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5孙忠元

名师在线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导图化学

孙忠元

(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模式,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基于高中生思维方式活跃,动脑能力强的特点,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并帮助学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体系。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它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发散思维的图形工具。思维导图主要是用图解的方式将一个中心思想或关键词以放射性形式链接与其相关的内容方式。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网络状图形的思路结构[1]。思维导图是集记忆、学习、思考等于一体的“地图”,它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高中的化学课程相比初中化学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比较分散且难度也加深了,一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吃力,主要问题是彼此孤立、零散的化学知识之间缺乏相互的联系,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2]。思维导图的应用改善了化学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更容易在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中抓住核心与关键,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知识内化结构。思维导图还可以运用绘图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课前预习就是提前熟悉要学习的内容,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课。但有的学生对课前预习不够重视,只是把教材内容浏览一遍。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课程在数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再加上每天完成作业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学生用于预习的时间很少[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绘制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对知识进行梳理,把握要点,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教师可以翻阅学生做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情况。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时,学生需要学习化学中的分类思想,并且将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分到同一类别中。虽然学生学习过分类整理,但他们刚进入高中,对化学物质的各类性质并未形成全面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课前预习时会遇到障碍,不知道如何预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材料中物质的分类介绍进行整理和汇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思维是发散状态,注意力集中在物质的分类上,脑海中零散的知识点犹如树枝般和核心相连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课后复习

高中化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化学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这些知识是学习的重点,所以教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是关键[4]。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高中化学复习课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由于复习课的教学内容依然是课本中的知识结构,是对以往知识的再现,有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大部分内容,没有新鲜感,复习时难免感觉枯燥、乏味;二是化学的概念知识过多,内容零散杂乱,难以记忆,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即便记住了某些概念,在应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如果在复习课上也采用这种方式,那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有较大的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复习时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是复习效率并不高。从学生的复习情况来看,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复习的效率自然而然就下降了。思维导图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各知识点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

例如,复习“化学方程式”时,由于知识跨度大、考点多、内容烦琐,学生很难全面细致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化学方程式”为中心绘制思维导图,化学方程式包括“书写和意义、守恒定律、应用”等部分,这些可以作为化学方程式思维导图的主干,之后学生可以细致划分各个知识点,如守恒定律可以分为元素守恒、电子转移守恒、质量守恒等。绘制思维导图,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完整、清晰地进行知识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三)课堂笔记

思维导图有固定的结构,有清晰的结构脉络,可以将烦琐的化学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愿意思考,对教师的板书一字不落地照搬照抄,这样很难起到记笔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记笔记。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连接起来,学生可以把教师讲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标注和说明,并按照自己在思维导图中列出的疑问进行知识点补充。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课堂笔记时,可以先让学生简明扼要地写下关键词,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知识的核心内容,还有利于他们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

结 语

总之,课堂上的教与学是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将零散的化学知识变得系统化和结构化,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推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导图化学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