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1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物理

汤 华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邳州 221300)

引 言

高中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阶段来讲,知识点之间的跨度变大、难度上升,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因缺乏知识衔接,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这也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从授课方式和授课过程中寻找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教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只需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少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目前此类情况虽然有所减少,广大教师也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没有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了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指标。尤其在高中阶段,有不少教师和家长认为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这样的观念下,教师和家长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味地注重考试成绩,不仅对教学过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这些落后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课堂反馈不全面

好的教学过程一定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的,在授课过程中,或者每次考试之后,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但是由于高中阶段的课时紧,学生学业负担重,很多教师存在课堂反馈不全面的问题,只是指出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没有对学生其他方面进行肯定和表扬,这种片面的课堂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学生的努力,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堂反馈的时候要客观公正,同时要让反馈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在指出学生不足之余要对其闪光点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1]。

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转变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对新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多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小组竞赛、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2]。

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理论基础时,学生很难弄明白万有引力和重力之间的关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对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异同点提出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发挥,在小组讨论完之后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最后由教师归纳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学会主动探讨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而且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趣又有激情,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生思考并做出实践才能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很多枯燥的理论知识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听明白,也会对单一的知识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或者组织科学实验,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明白理论的含义,而且会因为实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而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3]。

例如,教学“弹力与形变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要用到的器材,即弹簧和砝码。在上课时,教师先讲明实验的操作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然后用列表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最后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关系,但要注意所加砝码不要过多(大),以免弹簧超出其弹性限度。在讲解完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组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白弹力与形变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提倡科学实验比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检验物理理论知识的有效方式就是进行对应的物理实验。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课本上和学习成绩上,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多引导和组织学生动手实验、设计实验、参加实验比赛等[4]。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教育机构举行大规模的中小学科学实验比赛,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但是有的高中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校和教师更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这类比赛。学生通过比赛,不仅能够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也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同时,在比赛中,学生能够和同龄的参赛选手进行实验和知识交流,而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树立科学思维和理念

物理作为理科三大学科之一,不同于文科开放、发散的思维方式,严谨是其首要的特点,无论物理学科的考卷,还是物理实验,都不允许有一点偏差,尤其是实验,很多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更是要求实验人员慎重和严谨,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因此,物理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不能含糊其词,要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也要体现出科学思维和严谨的态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同时,教师应将这样的态度贯穿在每一节物理课上和每一次物理实验中,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结 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真相,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促进学生物理基本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