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深度数学

陈 雪

(江苏省泗洪育才启明学校,江苏宿迁 223900)

引 言

新课程标准对当代小学教学活动提出了诸多要求,如数学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开展深度学习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深度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显然,这句话对于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一定会使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深度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提供应有的保障。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将情境演变成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实践期间不但可以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而且能在无形当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强化精讲多练,开展深度学习

第一,对动手操作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所以,在开展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必要措施将感性认识有机地和动手操作结合在一起,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1]。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教师应当在上课期间展示一个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长方形有几个角;二是每一个角是多少度;三是4个角一共有多少度;四是倘若顺着对角线剪开会变成什么样的图形;五是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显然,学生在思考期间可能会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的结论。这种设想是否准确呢?教师还应当顺势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将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引导他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拼起来的图案是不是一个平角,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借助相关教学工具量一量是否是180 度。实践表明,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第二,科学选择教法。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对传统教和学的关系加以转变,并在充分结合具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这几道题让学生试做:如1÷9、10÷7 等,当除到小数点后五六位时,学生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此时,教师应当顺势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些数除不尽的呢?”学生们会说出除不尽的理由。紧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商有什么特点,同时指引学生总结出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不但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而且促使他们养成了深度学习的习惯,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重视学法指导,开展深度学习

第一,加大阅读指导的力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导学生在展开深度学习期间做到边看书、边理解、边动笔。不仅如此,学生还应当将做题期间不明白的地方用记号笔标记出来。显然,这种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继而促进其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这节课时,当学生通过比一比、举例等相关手段总结出“千克”和“克”的概念时,教师还要采取必要措施指引学生利用边读边画的方式探索出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第二,对小组讨论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要确保小学数学深度教学顺利进行,那么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便他们在讨论时可以畅所欲言。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状况设计以下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是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谁的表面积大?……显然,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频率,还发挥出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继而提升他们的深度学习水平。

四、创新教学形式,开展深度学习

第一,将数学故事渗透其中。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典型事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例如,在教学“图形与几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毕达哥拉斯的故事。传说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他认为每一个人都该懂些几何。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勤勉的穷人,他想教他学习几何,因而对此人建议:如果这个人能学懂一个定理,那么他就给这个人一个钱币。这个人看在钱的份儿上就和他学几何了。可是过了一个时期,这个人对几何却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反而要求毕达哥拉斯教快一些,并且建议:如果老师多教一个定理,他就给一个钱币。没用多少时间,毕达哥拉斯就把他以前给那个人的钱全部收回了。显然,教师通过这一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可以更加深层次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第二,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继而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几道口算题:150×2=?350×2=?……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解决问题。紧接着教师再出示这样几道口算题:145×2=?45×12=?并顺势引导学生在计算这几道题时总结计算规律。这时,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总结了自己在做题期间的计算规律。教师再做出最后的总结和评价。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从中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慢慢掌握深度学习的技巧。

第三,鼓励主动参与。教师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增强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促使他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深度学习所带来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图形道具分发给每一个小组,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平行四边形,并探讨其特点,让小组长负责将最终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鼓励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显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且能使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做到熟练掌握。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深度学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能促使他们深刻感受到深度学习所带来的趣味性,以此培养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现代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化,做好学法指导,积极开展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数学技能的强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深度数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