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测,开启阅读思维的动力——以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例

2020-11-25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八桥小学李道兰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0期
关键词:预测课外阅读文本

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八桥小学 李道兰

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不只体现在知识点的传授,还有高效率的阅读教学,这也是教师一直以来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科学使用预测阅读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其更加深入掌握文本内容,进而提高阅读质量。

一、预测阅读介绍

小学语文预测阅读,指学生在疑惑中,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课外阅读前,对文本进行初步判断,并在标题、插图和封面等信息中找寻答案,然后在开展假设、阅读、验证的时候,完成对阅读的深入理解。2016年,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统一使用部编版,其中对学生阅读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通过阅读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并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体现人文素养关怀,学以致用。作为新版本教材,在运用中需以单元内容为主,其中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就有一单元为预测策略,首次提出阅读策略。此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预测阅读,在已有学习经验基础上,以较高阅读热情,积极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科学指导,让学生将自己作为主体,进行合理猜测,进而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并在解答问题与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最终完成阅读过程。

二、课外阅读指导课中以预测开启阅读思维策略

1.借助教材文本

预测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形式,无论是课中还是课外,都能提升学生阅读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广泛。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展开,首先要依靠教材文本,如部编版三年级教材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文章,使用预测阅读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以往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即教师朗读,并直接将文本内容讲给学生,学生被动吸收,另外在文章中心思想讲解的时候,也往往只有教师一个人口述,学生参与感几乎为零。这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阅读效果难以加强。所以在部编版教材中,教师可以利用文章旁边的批注和插图的信息,让学生预测阅读。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阅读前,教师设置任务,让学生依据文章题目,预测文本内容,进而激发其创新思维,依照学生的学习经验开展想象。如“根据此题目,请你想象一下文中描绘的是什么内容,这个老屋到底会不会倒?”先以精准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探索。此时的学生就有了阅读热情,并在教师引导下开始独自猜测,并对后面的精读环节充满期待,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投入,提升阅读效果。所以当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引导,不能提出一次问题后就放手不管,而是多次引导学生预测,并关注其阅读的过程,让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发展,主动提出问题,令预测阅读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以此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除此之外,教师要利用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猜测。如《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文本中的插图十分有趣,这就是学生进行阅读预测的辅助工具。如教师先示范性地提出预测:“胡萝卜先生有很长的胡须,小男孩放风筝的时候,就会使用胡萝卜先生的胡须当作风筝线。”做出指引后,学生思维获得启发,就会自主产生猜测,并确定猜测正确性。以此,学生就能轻松开展阅读活动并快速融入。

2.以更多课外资源深化预测阅读

经历上述内容的阅读后,教师就可根据教材课文,开展阅读的延伸,即课外阅读,以此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学生课外阅读前要先向学生介绍预测阅读的方法,并鼓励其积极运用。学生在此次实践中,要主动操作,并能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将零散的阅读技能串联起来,构成完整的阅读框架,最终完成阅读目标。如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为其推荐《再见,不勇敢的我》和《十五岁的小船长》等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以预测形式,自主完成阅读。

针对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先各自选择喜欢的书籍,然后在小组中汇总整理,并由组长指派分书。此时教师可适当参与,如向学生提问为何选择此类书籍,每一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此过程可以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确定阅读计划。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参与,尽量帮助学生,从确定阅读计划到最终完成预测阅读,逐渐提升学生预测合理性,令预测阅读活动更加顺利。

综上所述,预测阅读是新教材使用后,优化阅读效果的主要手段,进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预测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空间,并能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可以在预测过程中,完成深度阅读,进而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预测课外阅读文本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