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性”理念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研究

2020-11-25

中国纤检 2020年7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纺织设计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经几代纺织人的探索、拼搏、创造,纺织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体经济部门和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这个时期刚建立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和完整的纺织机械设备制造体系。20世纪8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文化和服装产业也逐渐融合,国际纺织的加工开始转向我国,中国服装制造开始向世界输出。与此同时,高污染、高消耗也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突出问题。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纺织产业融入了全球供应链,人力成本也伴随着产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纺织服装行业的加工正在向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工业化发展较低的国家转移。由于我国前期一度追求快速发展而忽略了服装产业的可持续,所以现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正在从高污染、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向低耗能、低污染的技术密集型模式[2]”。

1 可持续性服装设计与产业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首次提出“可持续性”的是世界观察研究所的创始人莱斯特布朗。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合作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之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东京宣言》中又重新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广泛认可。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人类新的发展观和发展实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从很多方面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为可持续发展不仅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元素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3]。”

1.2 可持续服装设计概述

《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定义可持续是在不损害未来的情况下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其实,可持续时装设计是一种为服装产业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社会、经济、道德和环境问题,用这样的设计引导和维持消费需求的持续满足。由于西方可持续理念的不断植入,我国出现了很多以环保为企业价值的小型服装产业,而且可持续理念在不断渗透到各个纺织服装产业的很多领域和环节。其实,可持续服装设计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面料方面采用可以降解的有机棉花等一系列环保材料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满足个人需求同时,又不对环境和社会的经济造成负担。

近年来,服装界出现了可持续服装设计的思想,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他们在可持续服装设计的技术方面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可持续时尚设计有4个发展阶段: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产品服务设计和可持续设计。从1987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到现在可持续理论思想一直在提倡,威廉等人提出用生态循环的方式,把“从摇篮到坟墓”的旧服装生命周期评估,转移到“从摇篮到摇篮”的新LCA(Life Cycle Assenssment)中,[4]Salah提出“再思考转变观念、低碳研究、减少排放、再开发、再循环、环保、修补的7R黄金法则”[5]。设计师们以可持续性设计为目标,而服装设计师们更是把眼光着眼于服装设计的可持续设计,到今天为止,服装的可持续设计才被大家接受到现在广泛传播。

不管是纽约时装周,还是香奈儿时装发布会的太阳能概念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各大时装周都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但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局限性,比如:设计师和企业家都发起过旧衣服回收的方法,材料回收成本高;还有就是消费者对回收的材料做成的衣服在心理上有点不能接受,对物质的需求也阻碍了服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 以快时尚品牌为例分析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全球零售、快时尚的巨头品牌H&M和C&A,这两个可持续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快时尚品牌为例。根据麦肯锡咨询机构的数据研究,全球每年服饰的制造量是1000亿件,纺织服装产业的碳排放量“当之无愧”占全球碳排放量的10%,在服装行业中快时尚服装产业中使用的化学纤维占大多数,服装产业生产过程中对面料进行处理时使用化学试剂,对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服装产业中每年排放进环境中的金属元素达到8000种,污染了水和土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6]

H&M成立于1947年的瑞典,至今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有门店,从2013年孟加拉国服装制衣大厦坍塌后,国际环保人士组织对快时尚“改革”后,H&M率先发言进行环保、可持续发展。其实2002年H&M品牌就开始雇用专门人员从事相关环保材料的工作,H&M一直致力于选择低碳面料和低碳运输工具,减少碳排放量,并且促使合作伙伴可持续、低碳、环保,致力于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性消费,同时提倡穿着低碳环保服装。从2012年发布的碳足迹分布情况看,H&M专卖店用电碳足迹占50%,运输产生的碳排放量占40%,其中产品运输碳排放量占35%。

C&A是荷兰一家百年老店,2007年进驻中国,这个品牌对可持续发展也做出过贡献,而且被评为全球最大的有机棉采购商。除此之外,还通过试行山东的一块棉田,教育棉农进行有机棉的种植和培养,组织公司员工进入棉田近距离接触,近距离感受可持续设计。C&A承诺消费者危险的化学物品排放不会出现在产品和供应链中,而且这个目标会在2020年完成。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快时尚品牌可知,这两个快时尚品牌和其他快时尚品牌各有不同,从服装产业链看,服装织物的处理、生产加工和消费者使用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低碳环保的。

3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机遇和创新

3.1 纺织服装业的政策

为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在纺织行业中推行了各种政策法规和经济政策,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这些:2014年,《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2015年,《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再生化学纤维行业规范条件》;2016年,《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这些:1.《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是为了引导纺织产业开展境外合作,继续发展纺织服装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2.《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主要是为了加快推动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性能、舒适度、外观设计等方面。3.调整纺织工业和振兴规划,主要是稳定国内市场、提高纺织产业的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

3.2 纺织服装业的创新

3.2.1 纺织服装产业借“一带一路”实现全球化布局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生产规模和进出口数量等方面呈现下滑趋势以及国际订单的转移,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发展策略,从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有很长时间,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明显。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纺织服装的加工生产也从中国转向了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有很多都是在“一带一路”沿线,所以纺织服装产业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实现纺织行业的全球化布局。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在海外的纺织服装生产和贸易正在逐渐增多,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2.2 互联网+中国纺织的升级

经过长期摸索,服装网上销售和互联网行业共同得到了发展,互联网技术也正在改变传统服装生产,纺织服装产业的生产正在向智能化、区域化转变,逐渐转变成以消费需求为中心,服装企业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既缩减了交易成本,节约了资源,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供应效率。

纺织服装产业生产流程的过程中与种植业、养殖业 、石油领域的炼油行业、时尚娱乐行业都有关联性,目前还与物流和金融领域有关联。纺织服装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销售,以网络信息化为支撑,再通过纺织服装业的研发设计、促进品牌观念提升,发展好纺织服装行业的生态链。

3.2.3 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化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出现了产品质量差、产量过剩、资金周转等现象。若纺织服装企业想要实现好的业绩,就不能再依赖生产规模的扩张,这样很难实现服装企业去库存化。供给侧政策的提出对纺织行业去库存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供给侧政策提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能计划,避免浪费,这对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的升级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政策的提出能够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供给侧政策的实施对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想要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必须引进先进技术、使用高端设备、提高纺织服装品牌的创新能力。”[7]

3.3 可持续纺织服装产业链中设计师的新定位

3.3.1 对现有系统可持续重新设计

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流程一般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确定最后需要订购的原材料、之后开始投入生产、销售部门完成销售、成品完成后配送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使用后成为废品[8]。在这整个产业链中,各环节与生态的关系是有影响的,如果对自然生态链环节没有控制,对环境是有危害和污染的。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对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比如生产衣服,开始生产流程前水是干净的,但是通过加工后排出的水却是被纺织染料污染过的水,这也给环境带来高污染。

回顾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服装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的技术更新。理想化的可持续纺织服装产业是把可持续理念和技术相结合,产业以技术为支持,整个流程看似是个生态系统。在原材料和回收中与生态系统结合,比如:生产过程中高污染、高消耗的废弃物材料,可以被设计成没有污染的材料,这种材料通过处理,又能用到材料中。此时,设计师们需要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做出科学评估,考虑产业链中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生产流程中完成更新,保障工艺材料回收后能够再次使用,这也是改善污染的方式之一。

3.3.2 选择低污染的原材料

如今,大部分设计师不关心材料的来源,也只是在设计时负责材料的使用和选择,他们也不关心生产流程中能源的使用。作为可持续性的服装设计师,需要关心不同材料的使用来源,在保障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关注技术性的资源,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需要设计出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排放物的环境污染。当下的纺织服装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纤维材料的使用,面对环保和绿色纺织行业的要求,行业必须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可持续理念是整个行业的责任,所以应该让纺织服装行业各环节的参与者一起重新考虑纱线的选择。“目前纺织服装市场已有的纤维材料主要分天然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未来时装产业的新型纤维主要是开发可持续天然纤维和开发低碳环保的合成纤维[8]。”

4 结语

服装产业的可持续设计不仅仅是服装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行业对服装的需求。实现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对设计师以设计者的身份对现有系统进行可持续重新设计,还要求设计师以管理者的身份设计出可持续服装产品和消费系统,更加需要设计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宣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长远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服装产业的资源管理和转型发展,改变整个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等问题,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纺织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推荐一个设计师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