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策略探讨①

2020-11-25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院校高职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300)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的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体育研究方向的人才资源缺失。在许多职业院校,体育方向的教师缺乏,很多院校只能沿用“行政班教学模式”,师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都是以大班的形式来进行,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状态进行精细化的调整。同时,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课程安排较多,而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的管理上,相对就会缺乏对体育课程建设的热情和能力。另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师资薄弱现象还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技术领域,许多教师仅仅依靠比赛的成绩就能够担任课程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也缺少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单纯依靠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和管理。另外,缺乏对教学领域知识内容的更新和时代精神,教学观念陈旧,无法与当下的学生产生共鸣。

1.2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而形成的,而当下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技术性人才,需要职业院校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秉承了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吸引了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理念,形成了当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理念。但是,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及职业教学中课程的设置等原因,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体育课程缺乏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主要是以体育项目的技术和学生的自我训练为主,教师很少会对体育竞技的文化影响和体育精神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是通过学校安排的体能测试,而缺乏对体育理论和单项技能的要求。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体能测试上,而对其他的运动项目依然缺乏足够的兴趣。而且体育教学课上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和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如果学生想提高身体素质,完全依赖于体育教学是很难实现的。除此以外,激发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是高等院校和体育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还有利于激发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塑造一个更健康的身体、更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学生群体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非常少,教师群体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几乎为零。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师生共同参加体育竞赛来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课外体育活动数量不足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学校设置的体育教学课程课时较少且每节课程的时间有限,教师想要在体育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很难的,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教师在课外时间要设置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

1.3 高职院校体育设施和环境落后

高职院校受限于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在体育设施和场地的建设上所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这种客观上的约束给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限制,无论是在课程种类的设置,还是在学生的参与程度,都会大大的降低。另外,因为缺乏必要的经费,许多体育器材出现了故障和安全隐患,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事故,对学生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场馆的建设,甚至都没有标准的田径场地。对于体育教育来说,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是相互结合的,一旦无法开展实践活动,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内容也都只是空中楼阁。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2.1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要提高院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同时也要提高其教学质量。根据这种情况,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各个高校和社会范围内引进先进的体育专业的优秀人才,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本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鼓励年轻的教师继续攻读体育专业的在职学位,不断提升学历和自身的专业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到各个先进的高校或者体育机构考察和学习,开拓视野,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面。

2.2 完善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的建设

良好的体育教学的场地和器材,对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很强的动力,也是高职院校开设多种体育课程的基础。目前,已经有许多高职院校在城市郊区建立了新的校区,在新校区的规划中,学校应该对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体育场所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专业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进行其他活动的场地,对于学校文娱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对于体育器材的建设和维护,也应该加强资金和人员的投入,随时对体育健身器材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性。

2.3 完善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不完善,其次就是体育教学人才的不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都是在社会生产建设的一线岗位,有些岗位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对于学生的忍耐力和意志力都有很大的考验。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另外,体育课程建设也要强调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正规化的体育学习和运动中。

2.4 注重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教学的融合

体育教学内容在目前趋势下最大的表现形态就是课程教学内容,高校主流的体育课程内容是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等多项目的选修内容,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师生双向选择机制,有条件的高校根据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开设或增设了一些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目前主流的课程内容还是集中于三大球,在满足学生一定兴趣选择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优化。在面临人才培养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培养的内容应逐步发生转变,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有必要作出调整,将核心与重点放在与技能培养类似的渠道上,根据学生实操的身体素质要求,项目选择应倾向于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学生开拓思维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学校体育教学有自身的优势,以课程内容学习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手段、方式,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 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新时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下,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同时还对精神和体魄有很大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技术人才相结合,能够培养出具有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全面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