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2020-11-24梁国民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欠发达职业道德服务业

文/梁国民

在计划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下,以城市为代表的居民家庭规模逐渐向着小型化、空巢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家庭中内部提供的养老照料资源十分有限,且正在逐渐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从外部获取资源的方式进行养老,使得社会养老服务业需求不断增加[1]。社会养老服务是养老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其能够充分体现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的尊重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财政部门对机构养老的资金投入压力,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近些年,虽然随着全国各地开始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整体发展上来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数量不足、人力资源有效供给质量不高、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结构失衡等[2]。为了有效满足国家老龄化浪潮中迅速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业需求,本文开展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一、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数量不足

根据国际标准中关于失能老人护理人员配置标准3:1 计算,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某市为例,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人力资源缺口达到50 万人以上,而依照某市人口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市从事社会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2 万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该市每年在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政策扶持、免费培训等方面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导致人力资源供给数量不能与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

(二)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质量不高

养老服务业是一个对于人才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护理知识,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以提高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在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虽然重视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但与高质量、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老人居多,对社会养老服务人员需求量大、供给量低,从事养老服务业的门槛较低,在无监护人情况下个别缺乏职业道德的养老服务人员会出现虐待、辱骂、殴打老人的现象,无法保证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供给质量。

(三)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结构失衡

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以40 ~60 岁为主要人群,青壮年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数少之又少,人力资源供给年龄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另外,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大多数的老年人子女常年外出打工,无法经常陪在老人身边,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对于心理咨询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多,由此对从事社会养老服务人员的学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以中年人群为主,他们的学历普遍偏低,这种学历结构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

(一)政策机制不健全

我国不同地区对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者的相关政策的实施相对滞后,没有专业的资格认证,社会养老服务人员的考核方案也没有统一规定,导致人力资源分配不均。一部分专职养老服务从业者无法享有休假、社会保险的权利。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化也变相导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从业队伍发展缓慢,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

(二)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人力资源素质能力结构失衡

目前,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行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能力结构的改善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但专业设置更侧重于管理,一线的技能操作没有得到提升。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在岗期间缺乏教育,养老服务产业人力资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三、提升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业人才保障机制

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可划分为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两部分,其中专职人员是该服务业得以长时间稳定发展的主要人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有传统养老服务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地区养老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业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开展培养社会养老服务业人才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外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服务人员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当中,同时还能够留住现有服务人员,为社会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储备力量[3]。根据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分析,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完善传统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激励与保障机制,对于调节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起到十分有效的帮助,并可以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

志愿者是社会养老服务业中的补充人员,主要作用是在短期内弥补专职人员短缺问题。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注册志愿者的人数很多,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养老服务业对于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4]。因此,需要有关部门以及相应的领导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业志愿者的培养,使其能够发挥出志愿者对养老服务业的需求提供补充。

(二)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力度

PPP 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将充分鼓励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充分合作,并参与到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业也可采用PPP 模式,增加该行业中财政资金的来源渠道。除此之外,通过对希望工程的发展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希望工程能够获取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一定的社会赞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给予了希望工程项目的税费优惠政策。因此,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业,政府部门也可通过实施政策优惠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养老服务业进行财政投入,鼓励相关企业、机构或个人参与到养老服务业当中。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加强政府部门对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引导和支持,才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相关产业当中,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人力资源,保证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实际情况,合理统筹技能培训安排计划,在社会内部以轮流培训、讲座、聘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授课等方式,开展有关养老服务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当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聘请心理咨询专家以及法律咨询专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除此之外,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可推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模式,展开全新的养老服务,让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医疗护理常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细致、全面的综合性服务;其次,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还可以以所在社区为单位,实施一名指导人员带领多名从业人员的培养模式,通过经验丰富的社会养老服务业工作人员带动年轻的初学人员,进一步完善并壮大社会养老服务业团队,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员培训设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从业人员都希望养老服务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培训。因此,采用对从业人员一年培训一次,一次培训一周以上的培训模式,是适合当前社会养老服务的培训方式。

(四)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是当前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必然需要,每个行业当中均会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社会养老服务业也不例外。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社会养老服务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满足客户一切合理的需求。当老年人出现心理上的波动时,社会养老服务人员要有良好的包容力、应对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去应对老年人在生理上的不便。随着社会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兴起,更多的从业人员开始对老年人进行上门服务,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对于人力资源的道德品质要求会更高,这样就需要市场对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其职业道德的培训。针对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线上教育的方式,对养老服务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职业道德培养,保证每一位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可以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力资源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结语

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在学术层面,还是在市场层面,均将养老问题的重心放在服务方式上,因此必须对其充分重视。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希望对缓解社会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不足现状提供帮助。但由于研究能力有限,本文未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所有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因此研究内容具有局限性,后续的研究还将不断探究与养老服务业人力资源问题相关的内容,从而为实现养老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欠发达职业道德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