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2020-11-24戴洁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广告设计创造性思维

文/戴洁

一、广告创意思维内涵及类型

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广告成为主要的商品宣传方式,同时也是常见的社会视觉现象。广告的目的是广而告之,让更多人了解产品,从而起到宣传产品,拉动消费。然而,人们每天接触的广告种类繁多,如何让人们印象深刻,需要依靠广告设计创意。大卫·奥格威说过:“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产品,非要有很好的特点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很好的点子,不然它就像很快被黑夜吞噬的船只”[1]。奥格威所说的“点子”即为创意。因此,在广告设计时,不但要将产品的突出特点准确表达,还需在广告设计中充分表现创意,展现巧思。创意是广告设计的灵魂,直接影响广告信息传达的效果,触发消费者强烈的兴趣,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和长久的被记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广告设计者中,创意思维是其必备的核心素质。在当前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2]。

(一)广告创意思维的内涵

创意是指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思维是指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类去获得对问题新的理解,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3]。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一般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表现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创造性思维要有针对性,根据信息受众的思维模式、特征和规律进行创意构思,是一个先知彼后知己的过程,也是人类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体现。广告设计创意思维是设计师对广告作品创作对象中的广告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等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创意思维作为广告设计的核心与关键,也是当前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重要内容[4]。其主要特征包括:流畅、变通、独创和联动。如何提高思维的创造性和表现手法的灵活性,如何寻求、开拓创意表现思路,赋予广告设计作品灵魂,这些将会在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中慢慢摸索分析。

(二)广告创意思维的类型

在广告创意思维中,其类型包含。

1.全面思维。设计者要不断培养全面思考的能力,增强多文化内涵,设计作品要包含更多意蕴、统筹兼顾、整体性强。

2.重点思维。在广告创意中,主题鲜明突出重点,促使目标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记住某个点并购买产品。

3.深入思维。优秀的创意广告作品对设计者的专业素养有极高要求,需要不断深入思考,将产品和创意有效结合,形式有新意,内容有深意。

4.非常规思维。在广告创意思维中,打破传统常规思维方式,尝试从相反面深入探索,发现更多可能性。

5.发散思维。在广告创意中,发散思维突破局限性,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创意思维活动。

6.辩证思维。要求要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动态发展眼光看问题,立意要高、视角要新,有科学的辩证逻辑。

二、广告设计教学现状和创意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能力首当其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难度较高、时间周期长,且效果不显著。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教师自身出发,观念有待加强,特别是大龄教师,在传统思维观念影响下,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意识薄弱,在进行创意思维训练时,将教材内容作为唯一标准,缺乏个性化教学思考,教条式的思维问答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5]。

第二,教学中实践根基不牢,缺乏实践活动的理论,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学生不能深入社会生活中,创意思维没有实践的保障,严重脱离实际,无法检验实践效果,更无从积累经验,设计水平难以提升。另外,在平时课堂上,理论课程以及电脑操作占用大部分时间,课堂时间有限,使留给学生练习创意思维的时间所剩无几。

第三,虽然当前教学体制与方式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被运用并不多,比如,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校园实践等。教学内容依然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学生难以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脑得不到更多更有效的刺激,创意思维得不到有效激发。

三、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习惯

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无法直接形成,学生要在长期的练习和积累中形成。为此,要在多方面下功夫。

1.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

学生的求知欲,是他们从内心想要做好某件事、了解某些知识的欲望。只有学生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才能引导他们去发挥想象力,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具有创新性。

2.学会变换思维方式

要教会学生去变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加强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通过逆向思维,能够让学生思维更加具有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指学生横向思维和联想能力。如果在某个方面了解一些知识,可以通过全方位尝试去研究问题,能从不同角度寻求答案也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4.要加强思维的针对性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加强思维针对性。思维方式不是每一种情况都可以使用,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运用思维方式,让思维方式更加具有灵活性。

5.加强学生研讨能力

注重加强学生的研讨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讨论习惯,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学术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6.多让学生参加实践

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7.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创新思维往往来源于好奇心理,对某些事情比较好奇,会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积极性,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学生注意力会被吸引,进而培养出创造性思维。

(二)增强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优秀广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设计者在生活现象中探索新颖创意,从而使这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些作品中,充分体现创意思维的意义和重要性。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头和基础,学生缺乏有效创意思维,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细致观察,看待问题不全面,缺乏对事物的剖析能力,难以提取精髓和价值。因此,在广告专业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挖掘日常现象,增强学生图形设计能力。在不断头脑风暴和发散性思维中,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思维广度得以延伸,列举物品也从常见的转变为冷门,让学生养成了联想思维的惯性,促使学生快速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延展力。在这种练习中,能够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观察生活细节,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使基于生活为基础的创意思维获得快速发展。

(三)加强想象力创新训练

在创意思维发展中,想象力是主要支撑核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增强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质疑心理,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脱离课本的限制,但不能毫无约束、肆意泛滥,教师也要对想象力进行科学客观的引导。另外,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科技电影片段,帮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局限,提升学生思维意识。如《阿凡达》《星球大战》等美国大片,直观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想象能力,拓宽思维视野。教师作业布置环节可以结合目前信息化教学技术,通过手机APP,进行创意练习,完成后上传到群相册。也可以借助GIF 动态图模式记录创作步骤,方便展示,增强课堂效果[6]。

(四)拓展发散性思维练习

学生想象力基于发散性思维。因此,发散性思维的练习至关重要。发散思维主要是在大脑工作状态下,得出一种扩散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使用组合发散法,教师给学生带来一双筷子以及其他物品,学生进行挑选、组合以及创意设计,产生一个新的图案。比如,将筷子和帽子组合在一起,通过投影仪投射,最终得到机器人头部的图案。在实际课程中,让学生设计多个方案,打破学生固有认知,不断刺激思维,从而衍生出更多想法。

四、结语

在广告设计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身兼重责,不仅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摆脱传统思维束缚,还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与能力。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与特征,科学正确地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想象能力,加强学生创新训练,使学生在今后广告设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设计更多更好的作品。

猜你喜欢

广告设计创造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基于视觉传达艺术的地铁站广告设计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