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优化

2020-11-24黄巍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文/黄巍

在就业市场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为己任,向社会输送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对于近几年需求大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更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重要阵地[1]。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优化,不仅是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手段,而且是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经之路,本文将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的必要性与方法进行全面的探讨。

一、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必要的、不可不做的工作。除了学生自身,对于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提高学生就业率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加之当前社会上的岗位小于劳动力总体规模,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能在专业技术与能力上有所提升,则就业市场中的劣势会被进一步拉大,这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与长远发展。高职院校相比于本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实践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实践专业知识的有效方式。创新创业教育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创造一个更好的起点,提升职业生涯质量,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辅助以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学生适应市场的变化,把握市场对人才的动态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掌握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较注重学生的技术性培养,学生对知识好奇,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正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好时期,高职学生的短板在于文化知识水平不足,缺乏必要的学习技巧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劣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2]。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劣势,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给予学生创新探索的勇气,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专项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养成勇敢进行创新创造的习惯,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三)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整体扩大而不断扩大,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这也是高职院校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只有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传授学生真才实学。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有助于高职院校打造自身的专业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整体优化。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际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使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努力使自身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环节之一,能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满足需要、符合标准的人才,在社会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受社会认可的程度,帮助学生就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空间。

二、如何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优化

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明确的发展策略。主要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要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与认可程度;二是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之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三是要在课程构建上,建设创新课程;四是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和训练。

(一)提升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水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于专业的创新发展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对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正在发生的新变化知之甚少,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校学习时对创新的认识不足,按部就班地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课程安排学习书本知识,缺乏根本的认识与重视创新理念,加上许多学生缺少创新勇气,认为自己在本专业中基础知识尚且未较好地掌握,创新更是无稽之谈,这样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发展,也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打击。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改变自身的错误观念,重新认识创新的含义,以及创新在自身的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比如,通过增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成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通过开设的专门课程给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与引导,同时在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设置上,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内容,从而从根本上给学生了解和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提高学生重视,在后续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清除阻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重新整合优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效果,在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增加课时。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进行专门课程设置之外,还应该特别注意将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融合到日常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中去,依托在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创造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融合,避免创新理论流于表面,缺乏实践的问题。高职学生虽然在文化知识水平上稍显不足,但其在思维上是相当活跃的。因此,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为他们补充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使创新能力成为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特长。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将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具有的实用性与实践精神发挥到教学过程中。比如通过组织特色的、趣味的、接地气的特色教育活动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意识。

(三)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完成之后,将课程体系落实到课程实际中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落实才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所在,改变以往学生过于依赖书本,读死书的情况,使学生能在学校中就体验到创新与创业的乐趣,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磨炼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与平台,比如举办创业项目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在校园中提前感受到创业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能力,使书本上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创新创业教育最终是要落实到学生的求职与发展中,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毕业前的社会实习等,为毕业之后的道路选择与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特色课程,专门针对现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结合各种创业案例,与专业知识的讲授一同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思路与参考,并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关于创新与创业的专业能力。最后,学校可以企业进行合作,为本校的学生争取毕业前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国家创业项目的申报,帮助学生获得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真正落实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去。

(四)提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都是十分重视实践能力,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性,使学生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能力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为学生创办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结合课堂学习与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变成一种常态,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与创新活动时遇到的难题,切实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而且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学校要充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以及课程设置,同时关注和支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挥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