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路径创新研究

2020-11-24陈曦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0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产教校企

文/陈曦

当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高分低能已成为现代人才不被社会认可的负面标签。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技能,简单考试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专业英语技能是学生最基本要求[1]。因此,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转变高校英语教学基本模式,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产教融合教育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教学过程、生产过程相对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普遍。这是由于校企合作缺乏互惠互利基础,且合作模式单一。无论是“订单培训”还是“勤工俭学交替”的校企合作,双方均缺乏互惠互利的基础。校企一体化实践平台贯穿了多个层次、多个方位,以系统思维实现合伙人“如果不能从中获益,无法长期维持合伙的关系”[2]。

(二)缺乏信息互动平台,双方信息沟通不顺畅

英语专业与企业合作主要涉及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和企业。但政府与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商务英语专业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需要政府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双方合作。因此,政府应将高校优势资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地方经济产业相结合,在政策上进一步给予统筹规划和激励保障。

鉴于上述问题,在未来专业发展建设中,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学校定位、社会需求以及职业要求,转变传统办学模式,突出“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特色。产教融合应本着努力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就业导向”的反向培养思路和课程设计体系。同时,优化教学模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开展教科研活动,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将产教融合推向新高度[3]。

(三)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英语教学

和普通高校不同的是,技工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岗位人才的培养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等,很多技工院校开展英语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应对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企业岗位对于技术人员的标准进行定位以及诠释,将就业作为导向对英语进行全新模式的教学,以此突破传统教学的效果。技工院校的教师需要了解社会 企业的运行模式,对企业中涉及到英语的方位以及其中的职业特点进行分析。与此同时,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情况去改善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适应今后的就业环境。例如:当前很多企业对商务英语以及服务英语有着较大的需求量,企业在运行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和外界的交流,技工院校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加强学生们的商务 英语以及服务英语技能,加大课程的投入量,以此保证学生们英语学习的效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技工院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去体验实际的工作流程,同时让他们感受一下企业的工作氛围以及岗位的工作职能等。

(四)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多么媒体展开教学

由于技工院校英语课程的理论知识过于条条框框,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排斥的心理。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也别是一些电子类的产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开展英语的教学,比如微视频这个教学工具。教师在正式开课之前可以选择一些和英语相关的知识,等到上课时通过微视频去播放这些选取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视频这种可以添加一些当期流行的动画或者是其他短片等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全神贯注。另外,了解学生们的就业方向以及需求,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知识的学习。

二、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路径创新措施

(一)转变传统办学模式,突出“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特色

1.积极开办专业产业,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

产教融合或合作教育的定义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教与学。”因此,英语专业应积极开办专业关系度高、职业匹配度高的“双高”校办产业,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例如,开办双语幼儿园、商务翻译工作室、跨境电商服务团队、英语辅导中心、双语导游服务团队等,促进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校上岗[4]。

2.建立“课程超市”,推行“订单培养”,引进加盟企业,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1)资产互补。吸引企业加盟。在此过程中,学校出场地、出设备,企业带人员、带服务产品,双方结合,进行服务生产、人才培养。在生产中结合教学需要,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生产,在生产中学习技术。

(2)人才技术互补。外聘外贸公司、翻译协会、教育机构、外事服务等部门的资深从业者,作为专业特聘教师,讲解相关行业知识、案例。企业安排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根据产教结合教学计划,实施生产中的教学工作。学校安排有关教师跟班参加生产兼指导、辅导学生学习生产技术。

3.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多渠道多途径实现校企联合,以实习实践促就业

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积极配套大量实习实践基地,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基地、党政机关文献会议翻译基地、跨境旅行社、酒店、国家级景区的旅游英语翻译基地;与这些单位签订“校企共建翻译人才基地”协议,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翻译实践活动,通过在岗实训,为学生提供良好、稳定的实习基地[5]。

(二)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就业导向”的反向培养思路和课程设计

1.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正向实施”

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终标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的人才应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以此作为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的风向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最大程度上将学校教育和职业培养高度融合、无缝衔接,能够对英语专业的人才质量提高和就业问题产生积极影响。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立,以培养英语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使专业技能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低年级应强化语言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应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融合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培养,以切实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实现专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

2.教育目标和市场需求结合,设置英语实践教学内容

企业集团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应深刻理解和掌握英语专业相关知识的能力,参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转换用人单位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并反映在专业课程设计中。目前,社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主要包括商务、外贸、教育、翻译和自主创业。供应方面的人才培养改革,在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构成了“企业、政府和研究”的互动模式,避免专业课程教学和社会需求脱节,构建多元课程结构、校园,行业专家、政府职能部门、多元主体等专家和岗位部门应参与课程建设。课程目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目标的匹配程度能力、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认可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3.教学标准以及岗位用人标准的改善

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层次特点,针对特定服务行业的具体岗位,立足空缺就业市场,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能力的精细化培养。缺口就业市场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市场,尤其是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6]。应将重点放在就业市场上,高等学历不是主要衡量标准,专业能力的精细化是岗位用人的主要标准。通过校企一体化教育模式,使学生具备特定岗位能力。

三、结语

高等院校在培养英语专业高素质人才时,要详细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适度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特点进行课程的改革,并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交流,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实践以及就业机会,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路径不断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