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20-11-24于晓华

小学生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课文

于晓华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综合素养比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

一、充分讲解,挖掘人文元素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中要对课文进行充分的讲解,仔细挖掘人文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学会念课文、学会写生字,并对课文进行大概的讲解,然而这样粗略的讲解其实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作用不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知识内容丰富,语文教师合理应用教材中的内容,从中进行人文元素的挖掘,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加快讲解速度,而是要仔细、充分,从文章的分段到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以及古诗的意思,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课本中所蕴含的人文之美,让学生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不仅要让学生会念会背,而且要让学生了解整首诗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只会背但并不理解的情景。为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如水墨画般的寂静纯洁的人文场景,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在脑海中想象出来,这首小诗中“千山”、“万径”和“孤”、“独”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鲜明画面对于学生来说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这种人文元素的挖掘,对于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提升自我,增强人文指导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学生的执教者和引导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教师有足够的知识水平,才能够给予学生最充分的人文指导,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的学历往往不是太高,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这才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技巧,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充满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之外,教师应该广泛阅读书本和学习教学经验,这样教师自身的能力会提高,对语文教学中给予人文指导打下基础。

例如,若教师在讲述课本的课文时,对作者写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自身境遇不够了解时,就无法挖掘出其内在的人文元素及思想感情,在讲述时只根据表面内容去讲解,这样就会对课本中蕴含的情感表达不当,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足。学生作为知识的受众,绝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于教师,教师对课本内容把握不足,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无法体会到真实的人文元素。此外,甚至有教师始终按照自己一贯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从不注重于讲解课文或诗词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无法有效地培养人文素养。

三、开展实践,强化人文素养

只在教师教授书本时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被动接受,开展人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学习人文知识,强化人文素养。人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加比如书画大赛、读书活动、作文比赛等活动中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之外,要注重培养学生读书、写字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增加课外知识,同时,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语文素材,比如路上的标语、墙上的小诗等等。实践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人文素养。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活动、书画大赛、演讲比赛或者作文比赛,让学生们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仔细读一本书、写一篇字、画一幅画、创作一篇作文,学生们能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积极实践和探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积极落实,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对于读书活动可以让学生定期汇报读书情况并进行适当的鼓励。另外,教师也可以联系学校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让学生们在参加讲座时学习人文知识,不仅能够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也能培养学生们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要提升小学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本身的人文知识要很丰富,此外,教师要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挖掘课本中的人文元素,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为学生们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在课外可以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课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