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效体育课堂构建的教学评价策略

2020-11-24任洁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灌篮 2020年5期
关键词:口诀教案评价

任洁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一、课前准备工作的评价

课前准备工作的“评价”,应包括“课的设计方案与教案”“场地、器材、服装”等,当然,“评课”的重点应放在“课的设计方案与教案”上,方案和教案能够充分展示教师的能力。

(一)“课的设计方案”的评价

“课的设计方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对本课内容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对这堂课的整体把控能力。教学设计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特色亮点等。

(二)“教案”的评价

“教案”是实施课堂教学非常主要的依据。体育课教案的栏目构成、书写格式,不仅反映了特殊条件和体育教育的要求,而且也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因素的运用、创新与发展,教案的每一个栏目内容都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预设起到主导作用。一份完整的教案通常应该包括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执教老师、教学内容、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的类型、课的顺序、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运动负荷、场地器材、课后小结等。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教师教学行为对于课堂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来评定课堂效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和评定: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态”的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态”的评价,就是对教师在课堂中对待教学有责任心,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待学生有耐心和爱心,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教态,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喜欢老师,也就更愿意学习。

(二)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评价

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评价,就是评价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根据内容的要求安排和组织有效的、合理的、安全的课堂,以及对整个课堂的调控和把控能力的评价。准备部分的活动安排要紧贴基本部分,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服务,过渡要自然。准备部分要新颖,不能总是慢跑加徒手操,即使是慢跑也可以组织花样跑或各种图形跑。球类课可以安排大量的球性练习、球操。好的准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基本部分的内容安排要体现渐进性,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分解到完整练习得原则。还要考虑教材的内容的合理搭配,注意上下肢的配合。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适当,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结束部分主要是整理放松小结,要充分让学生放松,可选择舞蹈、放松操等,有效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要让学生期待下一次课。

(三)教师讲解、示范传授知识、技能的能力评价

对教师讲解、示范传授知识、技能的能力评价,即评价教师是否会做,是否会讲,有效的讲解、示范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讲解、示范要做到简单、扼要,要真正做到精讲多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运动技能。例如口诀的运用:

(1)口诀运用要与示范结合

例如:进入本课的主教材跨越式跳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先以“看谁触碰的次数多”的游戏过程,使学生体会上一步单脚起跳,初步的掌握走三步起跳,再以“看谁腿踢的直、踢的高”的游戏,让学生区分起跳腿、摆动腿,以及双腿摆直依次过小垫子的动作要求,两人一组练习。通过“看谁触碰的次数多”“看谁腿踢的直、踢的高”这两个小游戏,这时我提出问题:有哪一位同学能把这两个小游戏结合起来一起做,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尝试练习,学生边练习边动脑,然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练习,我就让这位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观察动作,我再学样示范一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提高的练习和演示,再让学生相互挑战,也自然而然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很好的先把跳高的两个重要技术环节助跑、起跳分解开来,使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跳过来,钻出去”的接力游戏,让学生学有所用。

(2)口诀运用要突出重难点

技术动作中肯定有重难点、关键点,而教师再利用口诀教学时,语调应该要有节奏,也可用单个字来提示,用力恰到好处,不需要每次都把所有的口诀都说出。

(3)口诀运用可贯穿于全程

例如在原地踏步时,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可以带领学生说“前后摆臂与肩齐,抬头挺胸有精神,大腿抬高121”,学生随之便检查自己的踏步是否正确符合要求。

(4)体育口诀练习的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口诀能起到认知、加深动作理解、巩固新知等作用。口诀教师说——学生说(激发兴趣)、学生说——教师练(讲解示范,建立概念)、教师说——学生练(检查新知教学的达成度)、边说边练等形式(巩固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错),适当地选择练习形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练并掌握教学内容。

(四)教师“教与学法运用能力”的评价

即评价教师是否“会教”,是评价教师在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之间相结合的程度,教师教学生知识和技能,带领学生参与身体练习所表现出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和文化素质的体现。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的评估,包括教师的口令,口令规范,内容的设定,指挥等能力进行评估。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要多样,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采用比赛法、游戏法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三、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将会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中,教师教学有法,就能更好为学生服务。因此,评价体育教学必须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发展效果”来分析与评定。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为了确保学生规范的常规学习,最有效方法是建立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标准。教师通过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和状态、课堂中的表现(参与练习是否积极主动,对所学技能是否有兴趣,同学之间的合作练习等),以及课后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协助老师做结束工作,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四、课堂中学生运动能力的评定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和练习,学生练习时是否有积极性,对教师布置的活动是否有兴趣,学生能否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中学生能否提高审美情操,都是对教师课堂把控能力、组织能力的体现。

(一)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明确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只关注和注重某些基础技术动作的教授,尤其是中高年级,甚至还会出现自由活动的教学模式,一堂好的体育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难点,否则学生仅仅是玩了一节课,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技能,课堂效果将会很差。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1-6年级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处于比较特殊的时期,对知识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全面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要吸引学生,实施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手段要多元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创新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创新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同时教师也能提升自我的能力。

学生喜欢新鲜感的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法很好地教学。教师示范或者展示挂图等直观手段展开教学,这些教学手段虽然直观但有些呆板。提高教学直观性,增强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得学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教学的资源要多样化,课堂效果有趣活泼,教学资源枯燥乏味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的教课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吸引学生。

猜你喜欢

口诀教案评价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巧记乘法口诀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三八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