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2020-11-24梁健标

小学生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管理

梁健标

以人为本最先是由我国一代名相管仲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正如其所言“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人是万物之灵,人才是世界的主体。这四个字放在现代社会,广义的说,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一切的管理和发展都要以人为主体,要对“人的地位”进行充分的尊重。这句话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来看,就是“以生为本”,重点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倡导当今社会对于教育方式的需求。虽然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改变了很多现状,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环节中,班主任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仍然是核心管理者,学生仍然是被管理着,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班主任以成绩排座位的情况屡见不鲜。多重因素的困难就让小学教育的进展十分缓慢。

一、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

(一)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忽略学生作用及地位 课堂的模式与师生的关系形成要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在这4000年中,无论是王朝的更迭还是教育的改革,始终没能撼动传统课堂的思想,即“老师讲,学生听”,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就小学教育而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智都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差,单纯的用传统模式进行知识传授,小学生被动的听讲,会让他们产生些许抗拒心理,掌握知识的效率也不高,对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对于班级管理上,老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小学老师对于小学生心理掌握很专业,但是实际管理的效果远远没有“学生自管”的办法好,这样不仅让学生的事情学生管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让他们有一个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起来,得到发展。而全部由班主任一人管理会对学生成长有一定的限制。

(二)学生缺乏个性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中,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大多数是灌输式、公式式和死记硬背式。这些方法的结果是让学生对于考试题来说,可以有法可循,但是学生实际的成长中,却会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限制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化受到束缚。早在前几年各国小学生进行个人能力比赛的时候,我国小学生与其他国家同龄学生相比数学算数能力的确很强,但是在生活能力方面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却远不及他国学生,最长听见的话就是“XX老师没讲过”,不得不说,这样的局面是教育的失败。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的责任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考个好分数,与之相比更重要的责任是让学生成长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际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应用方法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小学管理中开展多种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始终是一长一幼,一尊一卑的。对于老师的态度,敬畏多于尊敬。只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学习,有了问题也不敢和老师交流。这样很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以及不懂装懂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老师要转换自己的教育理念,首先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不能采用太过严厉的语言和态度,要始终以理服人,要使用引导性的语言来使学生意识到产生错误的地方,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错;其次老师要将权力转交给学生,让小学生自主管理一切事物,在碰见问题的时候也要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则在一旁给予引导和辅助,具体的可以在班里实行“轮流班长制”;最后,就能够在实践环节中多次举办此种活动,真正拉近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比如定期可以给老师写一封信,也可以举办演讲比赛,给定主题后,让学生自主的在课内外准备材料,自己创作演讲稿,这一活动既可以让师生间距离更近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见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班主任为学生服务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在教学生新课程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家先进行预习,第二天上课也不要急于讲课,而是给学生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之后进行分组讨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摆脱主导意识,建立服务意识。在学生有难题有困惑的时候,予以一定帮助和积极引导,最后老师可以选择某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前面给大家讲,这是一个展示的过程。在这一整套流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加强自学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对语言组织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正所谓“家庭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还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生家长一起给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们制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从每天电视新闻对于那些失足少年的报道上面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处在小学时期的同学们成为一个“问题少年”,那么通常原因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恶劣而导致的。就如今情况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早已变成了国内的一个焦点话题,现下阶段国内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没有父母陪伴的学生,他们在内心深处就缺乏父母亲人的呵护与关怀,所以其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缺陷,往往会呈现在他们的语言行为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这些留守学生通常有着较为奇怪的举止。其实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都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大量的重视和身边朋友的关注。身为一名小学时期的班主任,其最为主要的任务不只是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要适时了解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在知晓所有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以后,要在第一时间与学生父母开展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营造一个优质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也能让学生们在此种氛围中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知晓越来越多的道理。比如,对于班级中那些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班主任老师就要对多个家长进行有效化的沟通,提醒家长多陪伴学生,多关注一下学生,关注学子们的生活以及学习。在学校里面,老师还要提倡同学们之间要相互关爱,千万不要搞小团体或者孤立别人。

猜你喜欢

小学生班主任管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我是小学生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管理的另一半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