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博弈为什么让美国特别难受

2020-11-23

新传奇 2020年43期
关键词:价值观战略制度

当中国技术上升到接近美国时,美国的军事优势就会大幅度削弱。美国对此感受到更严重的威胁,比中国的国有企业超过美国企业还要紧张。在制度和价值观方面,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核心价值观给美国带来极大焦虑。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世界变化之际,别对中国崛起视而不见》一文。文章称,反华偏见令太多人迟迟看不到中国机遇,一些人曾说中国不可能成功。但如今,我们天天目睹的是中国的非凡成功。中美博弈更是令美国格外受伤?这是为何?其症结主要来自美国对中国的三个战略判断失误。

錯把解放军当国民党军

二战结束,美国坐上了世界第一强国的交椅,强大的美军也改变了看世界的角度。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那时美国人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开始有了正式较量的机会。

起初,朝鲜军队一路高歌猛进。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退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9月30日,周恩来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周恩来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再次表明我国的严正立场:朝鲜问题应该和平解决,而“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

对于周恩来的警告,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这仅仅是中国的一个“警告”而已,并非中国“国家政策的官方声明”。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作出了一个错误的战略判断——中国军队不敢出兵朝鲜!毕竟,当时制空权和制海权都在美国手里,再联想到一直对他们言听计从的国民党军队,而且解放军装备比国民党军队还差。因此,他们笃定解放军不敢出兵朝鲜。结果,中国在条件异常恶劣的情况下出兵了,而且一出手就战果不凡,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

解放军出兵朝鲜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关心过一个问题——解放军到底能不能打?当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拍着胸脯保证在感恩节前打到鸭绿江结束战争。这个判断,让美军陷入了失败的困境。整个朝鲜战争,美国在战场上的损失几乎是四年太平洋战争的2.3倍,并且最终在美国认为不是胜利的情况下签订停战协议。志愿军赢得朝鲜战争,仿佛是一夜之间,将中国打成了世界不得不认真正视的大国。显然,在朝鲜战争上,美国人把解放军错当成了国民党军,不敢出兵、不能战,是其对中国犯下的最早战略判断失误。

错把中国当日本

二战后,美国将日本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应该说美国的战略是成功的。中美建交后,美国的政治精英们也想采取同样“套路”,先允许中国同世界接触,然后在与中国的“接触政策”中,将中国拉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再加以遏制打压,企图实现对日本那样的控制。

很快,中国经过改革开放,逐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当中国迅速崛起但尚未接近美国总体实力时,美国并不把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看成一种真正威胁。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官方表态是支持“一个繁荣的、和平的、统一的中国”。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官方极少使用“强大的中国”的词汇。但目前,美国已经不再提及之前的对华定位,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中国正在接近甚至超过美国所可能带来的危机。其实,2017年12月,美国就正式提出《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中把中国定位为美国的首要威胁和战略竞争对手,把中国列在其他威胁之上。比如俄罗斯、伊朗、朝鲜、恐怖主义等都在中国威胁之后。

也正因如此,美国认为中国通过经济来实现崛起,那只能从经济上限制中国崛起。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彼得·纳瓦罗,他提出通过贸易战、技术战和金融战打败中国。纳瓦罗担任特朗普政府国际贸易政策顾问后,实际上策划了中美贸易战。

以前,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后,美国就利用贸易战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牢牢地将日本捂在“五指山”里。但实际情况是,对中国打贸易战,美国人没赚到任何好处。不仅如此,到今年年底,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经济规模比年初更大的主要经济体,而其他经济体都在萎缩。若美国想暗中破坏这个经济体,就是在损害全球经济,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错把中共当苏共

从冷战开始到苏联解体,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独霸天下的地位,美国也自认为找到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宝——颜色革命,以为中共会如苏共般轰然倒塌。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抵抗住了美国主导的西方社会攻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成熟,领导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越来越自信。

在综合国力方面,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有了极大发展,中国对外贸易远远超过美国,在世界占据第一,国内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基本上实现了全面小康。而中国体制并没有按照美国的想法发生根本改变;在科技领域,中国在某些领域赶上美国、个别领域甚至超过美国。美国是“技术决定论”,它在战略上是将技术和军事力量绑在一起的。当中国技术上升到接近美国时,美国的军事优势就会大幅度削弱。美国对此感受到更严重的威胁,比中国的国有企业超过美国企业还要紧张。在制度和价值观方面,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核心价值观给美国带来极大焦虑。这些制度、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实际上改变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制度的迷信,即不再认为美国制度是唯一的理想模式、唯一的制度选择。这种制度崇拜迷信一旦失去,建立在美国制度优越论基础上的美国霸权合法性就会动摇。以上因素加起来,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技术和军事力量赶超、中国制度的世界影响力扩大,构成了美国最大的担忧。

于是,在战略领域,美国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正式确定印度洋-太平洋战略,防止中国在印太地区确立海权优势。同时,美国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中国统一问题上设置障碍,加大对中国分裂势力的支持。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美国展开全面渗透,利用中国内部的社会矛盾、政府部门的某些失误,制造群体事件,通过网络散布谣言、动摇人心。在这次疫情中,美国对中国的所谓“追责、索赔”舆论战,就是这种意识形态攻势和内部渗透相结合的典型案例。然而,一系列举动都是徒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美国则至今身陷疫情泥潭而不能自拔。据美国路透社统计,过去7天中,美国有近5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据民间慈善机构统计,美国有5400万人可能很快面临食品短缺,这比疫情前足足增加了1700万人,令人触目惊心。

(《环球时报》等)

猜你喜欢

价值观战略制度
我的价值观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某些单位的制度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