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为何总让人觉得神秘

2020-11-23

新传奇 2020年43期
关键词:红楼手帕曹雪芹

《红楼梦》诞生200多年来,以精湛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爱,并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然而,纵观《红楼梦》,仿佛是一座曲折幽冥的迷宫,一直存在着数不胜数的难解之谜,这也使得《红楼梦》是说不完的,也是难说清的。

《红楼梦》是一座艺术宝库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不是单纯的一部文学作品,其内容超越了文学的范畴。从宏观层面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到微觀层面的家庭矛盾、饮食起居,《红楼梦》是全方位展现、多层次描绘。

《红楼梦》也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少有的一部“文化小说”。这部小说几乎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除文学、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管理、风俗之外,还广泛涉及了戏曲、音乐、美术、建筑、园林、饮食、医药、娱乐、节庆、典章、服饰、器用等。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红楼梦》让我们在惊叹它所构筑的艺术世界的辉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生、人性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红楼梦》还是一座艺术宝库。作者在书中几乎穷尽了所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把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现出文学艺术具有的神奇魅力,从而将艺术扩展到了文学之外的广袤空间。

当然,令人惊叹的还不只是《红楼梦》包含了这么多的内容,而是作者以高超娴熟的艺术功力,出神入化地将这些东西融为一炉,既有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笔法,使其成为一部充满着诗的浪漫与氛围的作品,读起来一点儿都不觉得生硬牵强、乏味无聊。

为何人们总说“一入红楼难出梦”

就小说内容而言,作者可谓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倾注其中。全书有许多匠心独具的构思,埋藏着许多“意在言外”的微妙细节。书中人物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小动作,一个再不起眼的语气词,都内有乾坤。

譬如书中第三十四回,宝玉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卧在病榻上,却依然惦记着黛玉,生怕黛玉哭坏了身子,于是找了一个由头,让晴雯送黛玉两条旧手帕。黛玉收到手帕时,一开始觉得十分不解,两条旧手帕究竟是何意?为什么是旧的,而不是新的?为什么不是一条,而是两条?黛玉一番思考,“细心搜求”之后,才“体贴出手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

像这样的含蓄笔法,遍布全篇,无疑提高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门槛。而越是这样,越是吸引人们反复阅读,不断解读。

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一部红楼懂人生。《红楼梦》既呈现了富贵之家青春、生活与诗艺的美丽,又表达了青春、生命与诗艺在当时环境中的无奈、苦闷和绝望。可以说,读懂读透了红楼,也就读懂了人生。

“一入红楼难出梦”,许多人有这样的感叹。著名作家马未都有一次作客一档节目说,读《红楼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差点儿“死”在了里面。当年,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演员,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都有着深深的红楼情结。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的人生遭遇,不知是她演绎了林黛玉,还是林黛玉演绎了她。

“红楼梦”是不是每个人在做的梦呢?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美女如云相伴左右,温柔富贵乡……大荒山青埂峰下一块石头的一场梦,同样也是我们每个凡夫俗子都在做的梦。“一入红楼难出梦”,我们每个人一入红尘也难出梦。梦当然是美好的,每个人都享受“梦”的过程,但更难得的是,梦醒时分,能否回头看清看淡尘世的纷繁杂陈,达到心静如水、宁静致远的境界。

《红楼梦》是说不完的,也是难说清的

《红楼梦》诞生200多年来,以精湛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爱,并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然而,纵观《红楼梦》,仿佛是一座曲折幽冥的迷宫,一直存在着数不胜数的难解之谜,因此,人们总觉得它很神秘。

作者之谜——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已争论了200多年,现在公认的说法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但也有人认为是曹雪芹在石兄《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还有的说“曹雪芹”是子虚乌有,不过是“抄写勤”的谐音。但是石兄是谁?抄的又是何人之作?一直也没有人得到确切的考证。

背景之谜——《红楼梦》到底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作者在书中没有具体交代。有人认为是明朝,有人认为是清朝,并具体到康熙和乾隆年间。还有人持“非明即清”的观点,认为故事不是发生在明朝就是清朝。其实作者在书中已借用空空道人之口说出“无朝代可考”,也就是有意留下一个悬念,成为千古之谜。

后四十回之谜——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后四十回是由高鹗增补的,其结局并不是《红楼梦》本来的面目。也有人认为曹雪芹已写完了一百二十回,只是后四十回没有最终定稿就去世了,高鹗只不过简单整理了一下,人们在传抄时便署上了他的名字。

此外还有背景写作地点之谜、大观园之谜、脂评作者之谜、人物数量之谜、主人公命运之谜……凡此种种,让很多人都摸不着《红楼梦》的底。

《红楼梦》是说不完的,往往也是很难说清的。每个人眼中的《红楼梦》都是不同的,同一个人眼中的《红楼梦》也在不断变幻。人们对它的不同理解,构成了无数个话题,形成了无休止的争论。

两百多年来,各类读者写的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和书籍,加在一起已超过这部小说百万字篇幅的成百上千倍。然而,大家仍然觉得《红楼梦》神秘无比。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和种种未解之谜,让很多人前赴后继地踏入到“红学”的洪流中,也让这部小说不断焕发着不一样的色彩与生命力。

(《三联生活周刊》等)

猜你喜欢

红楼手帕曹雪芹
红楼版非诚勿扰大型现场(一)
花花草草染手帕
洗手帕
四大名著趣解
手帕游戏1、2、3
曹雪芹邀棋
乍然
一句话妙解四大名著
曹雪芹送彩礼
穿透杯子的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