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具身设计

2020-11-23谢永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产品设计

摘要:目的:梳理具身设计概念,浅析产品设计视角下的具身设计分析思路方法:通过文献法,梳理具身认知概念与发展,提取重要理论如“认知是具身的”三个层次含义;借助比较法,对比不同领域的具身设计,人机工程学、多通道设计等不同理论视角下联系身体行为与产品的观念的定义与特征;参照建筑学中对于具身设计的研究,将产品具身设计归纳为3个层面,进而通过实例分析区分不同层面关注点的异同。结论:总结出产品视角下具身设计的共性特征,指出产品具身设计的案例分析思路。

关键词:具身设计;产品设计;具身认知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157-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09

一、前言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产品设计旨在依据需求实现产品功能,在功能、结构、色彩、材质等方面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使产品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产品设计追求的用户体验效果包括使产品使用体验舒适自然、方便高效、安全健康等。

近年来,具身认知这一概念在心理学领域逐渐热门,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认知与身体的紧密联系,而产品设计正是建立物与人之间的联系。产品设计的诉求与具身认知理论不谋而合,因此驱动了学者们将二者联系起来。同时,早在具身认知概念出现之前,设计界已经不乏对人的身体与产品之间关系的探讨,为当今的学者们研究具身产品设计奠定了基础。

二、具身认知理论简要

具身认知也译“涉身”认知[1]。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人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认知由身体活动及活动方式而共同组成。具身认知的学者们主张思维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和发端于身体的,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世界,决定了我们的思维风格,塑造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2]。

心理学家叶浩生对具身认知的内涵作了系统的阐述:认知是大脑、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心智、大脑、身体和环境交互作用,构成一个一体的自组织的动力系统[3]。“认知是具身的”这句话可以被进一步归纳为如下三层含义:(1)身体的状态直接影响认知过程;(2)大脑与人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在认知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3)认知既是具身的,又是嵌入的,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環境,它们构成了一体的系统。

因此,具身认知的一般性过程是在在环境与身体的互动中完成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同时运用到感觉通道与运动通道两种介质所形成的认知经验,时刻影响着人的判断。

三、具身设计概念

(一)建筑学领域的具身设计

基于建筑设计学的视角,2015年,清华大学学者李若星在《试论具身设计,一种身体角度的建筑设计方法》一文中解析建筑与身体的关联方式及意义,并提出建筑学领域的“具身设计”的概念[4]。李若星的“具身设计”的概念,是以身体的生命特性对建筑中人的精神影响作为出发点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

在具身设计研究中,李若星基于神经系统对感官刺激产生的知觉活动和行动活动这一研究成果,提出建筑环境给予身体的感官刺激会引发知觉感觉和活动行为,并且进一步将身体与建筑的关联分别命名为“感知层”、“行动层”关联和“认知层”关联。

(二)教学设计领域的具身设计

教学设计领域的具身设计研究框架由具身设计研究实验室(Embodied 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EDRL)的国际著名学习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多尔·亚伯拉罕森提出。该研究框架整合了认知心理学、生态动力学、现象学等观点。

亚伯拉罕森教授指出具身教学设计有两种类型:基于动作的设计和基于感知的设计[5]。基于动作的设计以学习者感知运动能力为基础,发展出策略性的用于具身交互的动觉惯例;基于感知的设计以学习者早期心理能力为基础,人在对现象的感知判断中推理事物逻辑。具身设计通常和具身交互相联系,通过与人造物品进行交互来创建、操作和分享意义,是一种能够将学习交互具身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三)具身交互

关于具身交互,有不少学者对此下过定义,其中MIT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具身交互关注于把人作为一个具身化的角色,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得的方式在物理世界中进行交互,这类方法和人机交互中的可触摸计算以及社会计算密切相关,它与周边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为用户创建出一种交互体验[6]。

四、与身体设计相关的产品设计理论

身体行为视角下的产品设计,有利于从使用方式上设计出更加满足用户行为、情感需求的产品[7]。因此,虽然基于具身认知的产品设计还没有专门的论著,但不乏有从身体行为方面对产品设计进行研究的观点。

无意识设计由深泽直人提出的,无意识设计强调设计要研究用户心理的方式,通过分析人们复杂的、深层次的行为动机,去满足用户无意识的行为需求。在身体行为研究方面中。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产品结构如何满足用户生理需求问题的学科,通过产品结构的科学设计满足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和效率等要求。在身体行为研究方面,人因工程学所探讨的人体尺寸和结构等因素对具身认知研究行为与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多通道交互融合使用多种输入和输出通道用最适当的方式传递信息,完成交互,满足用户需求。多通道交互将智能设备的通道和用户感官进行管理,根据具体需求,给不同的感官分配对应的通道,通道之间相互配合,即采用图像、语音、动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机交互,模拟真实世界的交互方式。

这些产品设计观点都是从身体行为的某个角度对产品设计进行研究,缺乏对身体认识的系统建构。但这些理论也反映着从具身认知以身体为研究核心,基于具身认知的产品设计符合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或为产品设计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五、产品具身设计分析

(一)身体与产品关联的三个层级

前面的研究可以得知具身认知理论是以人的身体为研究核心。身体与产品同为三维存在,它们的互动是产品使用中人類精神感受赖以产生的基础。因此,这里参照建筑学具身研究方法将影响精神感受的身体与产品的关联分为感知关联、认知关联和行为关联三个层面:(1)感知关联是身体的知觉系统感知产品;(2)认知关联是人类对身体的认知影响人类对产品的认知;(3)行为关联是身体感知的记忆和人类对身体能力的认知影响产品交互中人类的行为。

在感知层面,身体知觉与产品材料、产品表面肌理、以及信息传递相关。具体表现为:自然材料、手工痕迹材料和时间痕迹材料能够引发皮肤的触觉感受;位于接触面的产品材质和的肌理元素可将不同的质感融入产品,引发皮肤的触觉感受。

在认知层面,身体意象与产品结构和交互相关。具体体现为:界面、色彩和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产品的表面信息,使人们可以自然地认知产品形态的内涵;与身体尺度相适应的产品比例易于让使用者产生舒适感,并且触发联想。

在行动层面,身体活动与产品功能相关。具体表现为:特定的功能承载是场景与行为之间具体的对应关系,能够产生强烈的沉浸感;新的使用方式需要产品与身体尺度建立关联构成刺激,将身体尺度引入产品设计。

(二)各关联层案例分析

1.感知关联层

用户与产品产生互动时,身体行为会引起他们各种感觉和回忆。2012年在美国红极一时的Bubble Calendar气泡日历利用了很多用户小的时候喜欢挤压电器用品的塑料包装袋的童年经历,模仿塑料包装袋,把气泡纸覆盖到日历上。按压包装纸会产生啪的声音反馈,产生很好的体验感。用户挤压泡泡就像挤压塑料包装袋一样。在挤压日历时,回忆起童年时候的感觉,这种回忆是由触觉感知引发的连锁记忆。因此这种体验属于产品与身体的感知关联层面。

2.认知关联层

认知关联层的具身设计案例可分为正向和反向两种情况,对应两种设计策略。正向的具身设计利用人们对信息认知的由此及彼的正向顺序去构建交互逻辑,例如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互动艺术画廊Gallery One里的展示设计里设置体感游戏,让游客使用肢体语言去模仿艺术品的形态,运用体感技术捕捉身体运动轨迹,给予反馈从而实现有趣的互动效果,也使游客具身方式去认知艺术家所想表达的内容。一方面,反向的运用认知关联层的方法是将常规的信息传递顺序颠倒,同样是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另一个方向的设计是让游客自主作出一个表情,AI智能识别表情,推荐出与游客表情最相近的艺术品给游客观看,因此游客先有表达在收获信息,这样的体验是往常博物馆没有的。

3.行为关联层解析

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不同行为体验会影响用户接下来的行为,主观态度或后续行为决定会受到身体感知运动的影响。坂茂设计的方形卷纸卷纸中心的硬质支撑横截面被设计成方形,卷纸的形状也因此变成圆角四边形。用户在抽取这种卷纸时会比平时多用一些力,抽纸的过程变得相对费劲。这样的做法在于给用户行为造成的约束,即在抽取方形纸筒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影响着用户对要使用的量的控制,这种性质的制约影响着用户对后续行为的判断,实现由产品本身的特殊使用行为向后续行为与思考的进阶。

六、结语

本文通过文献法,梳理了不同领域具身设计概念,并结合产品设计领域的身体设计相关理论,提出产品设计视角下的具身设计分析思路,将产品的具身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感知、行动和认知三个层面的关联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一方面曾经的感知和行动带来认知,另一方面认知又影响未来的感知和行动,每一层面的关联都将人与产品的关系拉近。

参考文献:

[1]孟伟.如何理解涉身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75-80.

[2]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05):705-710.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04):153-160.

[4]李若星.试论具身设计[D].北京:清华大学,2014.

[5]王辞晓.具身设计:在感知运动循环动态平衡中发展思维——访美国具身认知领域著名专家多尔·亚伯拉罕森教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02):3-10.

[6]姚争为,杨琦,潘志庚,等.具身交互与全身交互的比较[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8,30(12):2366-2376.

[7]焦阳.具身认知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16.

作者简介:谢永(1994-),男,汉族,广西博白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
运用具身认知理论 开拓新型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