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端高路南北纵

2020-11-23供图河北邯郸涉县交通运输局

中国公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涉县天路槐花

文 / 供图 河北邯郸涉县交通运输局

涉县村民们创业的路径多了,守着家门口,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圣福天路入云端,南北延伸纵太行。天路最高海拔1290米,像一条巨龙盘旋回转,穿行山颠。它既是打通河北邯郸涉县中部和北部的一条风景旅游通道,也是吸引着八方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路通百业兴

走进老周背村,自然生态气息迎面扑来,山间鸟儿啼鸣,庭院花草争艳,文化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游客三三两两在村子中的林间道上漫步,这一切与四周如黛的青山融为一体,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这里白天碧空如洗,晚上星空闪烁,春日里鲜花簇簇。漫步在老周背村的青砖屋舍之间,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想必是十分惬意的。

享受当下惬意的游客们或许想不到,2017年以前,该村是一处被遗忘的角落。老周背村位于涉县北部,距离县城39公里,海拔1200多米,是鹿头乡海拔最高的地方。长期以来,该村山高沟深、沟壑纵横,散落在大山褶皱里,出村唯一的路就是盘踞山间的羊肠小道,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村民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人货皆难进出。村民有病送不出去,年轻小伙儿娶不到媳妇。“石头房、纸糊窗、躺在炕上看房梁,出门便是坎,抬头就是山,若要收五谷,只有背和扛”,这是老周背村交通状况一直以来的真实写照。崎岖的山路成了老周背全村百姓的痛,成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的“瓶颈”。

直到2017年10月28日,海拔1290米的山巅之上,20余公里长的沥青路——圣福天路穿村而过,竣工通车。这条路连接了偏城、鹿头、木井、西戍4个乡镇7个行政村,不仅方便了沿途居民出行,而且将附近山区通往邯郸市区的路程缩短了40余公里。

2019年3月29日上午9点,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基层连线活动在圣福天路日月峰举行,全国政协委员范社岭在现场介绍了圣福天路情况,各部委领导对该路给予高度评价。

涉县通过修路实现七方面振兴,即党建示范兴、精准扶贫兴,旅游发展兴、生态经济兴、文化体验兴、休闲养生兴和愚公精神兴。

“俺家到乡里不过15公里,原来一直不通公路。我从读书开始,每天上学要翻山越岭来回走3个多小时的泥巴路,遇到雨天路滑,经常摔得一身泥,到城里赶集来回要两天,还得在亲戚家借住一晚。”68岁的老周背村村民付彦廷说,“山里人吃尽了交通不便的苦头,盼了多少年,终于不用再走蚰蜒路了。”

“做梦都没想到9米宽的柏油路能修到俺家门口,以前的山路不通车,在外打工的儿子每年回家还得让父亲骑自行车来接,今年儿子打工回家,直接开车就到家门口了。”老周背村王大婶乐得合不拢嘴。

“路通了,农产品可以运出去了,村里都是原生态的好东西,坐家里不动就有人上门收购,而且还可以卖个高价。来俺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好多人都争着建农家乐,俺们村致富有门路了。”老周背村党支部书记邢娇娥激动地说。

圣福天路高路入云,风光旖旎,沿线山高峰险,风景独好,被当地人称之为“最美旅游通道”。

2018年,老周背村借助“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契机,以路为基,在短短30天时间内,通过修塘坝、造林场、建民宿农家乐、生态采摘园、党建阵地提升等工程,使老周背村生态景观越来越好、旅游业态越来越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看准了旅游通道带来的发展前景,村里不少人开始返乡创业,掀起了“凤还巢”的热潮。本来在县城经商的段关亮看到了圣福天路带来的旅游商机,把事业重心转到了村里,在村里建起了特色民宿。在外省经商的段海平回到家乡,改造古村旧址,把原本破败的老旧村落打造成了特色景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来休闲度假、观光采摘。“产业致富路”真正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乡亲们的心在携手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近。

刘家村地处深山,随着农村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太行山高速公路涉县段全线贯通,便捷的路网使美丽的刘家村成了游客的首选地。目前,只有600多人的刘家村,一半以上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旅游业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全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走进大洼,触目所及,一家一崖,一户一峰,房搭房、院叠院,俨然一座“石头王国”。大洼依托传统村落独特建筑风貌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主题民俗馆,全面激活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发展旅游之前的5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万元,大洼从过去闻名的穷村、乱村成了如今的美丽乡村。

圣福天路全线无危桥、漫水桥,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到位。

2018年,涉县率先在河北省实施“路长制”,实行了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

近年来,涉县根据地理、民俗、产业等现状和群众需求,依据镇村布局规划,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发展模式,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等相结合,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围绕“一村一品”,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同时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特色产业、农房改善等元素融入“山水画径”农路品牌。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在碧水蓝天间串点成链,带旺了产业,带美了环境,勾勒出“路畅景美”的乡村新图景。

绿水青山美

千岭槐花向昊开,万头攒动觅香来。每逢暮春早夏,十余里连绵不绝的槐花,如云似雪,流香满路。沿路的老周背、郭庄、董家沟等村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一片香雪海,面积达一万余亩。槐花串串玲珑如白玉,迎风摇曳,暗香浮动,尤以响石岭槐花为最。2019年5月,首届圣福天路槐花节迎客,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圣福天路在前期规划设计中,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沿线十万亩槐花林,必须移走的树木则实行保活移植。还对当地特有地质资源——响石岭地质公园进行原生态保护,扩容增量,提升观赏性。同时做好古村落老周背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道路的绿化美化则实现了两侧100米范围内,高中低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裸露山体藤本覆绿,游客目之所及,路畅绿廊花香,标识清楚、移步成景有靓点。沿线果蔬采摘园和乡村民宿让人享受田园味道,绿色美丽经济充满活力。

过去,圣福天路沿线村民出门没路走,现在是抬脚上公交。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圣福天路修建的底线。天路地处林区,全段沿山脊顺势而下。创新性地提出七条生态修路原则,即“宁可路绕十丈、绝不毁树一棵”“随坡就势、减少垫方”“宁可多垒堰,也要不劈山”“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车在林中行、人在花中游”“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个别路段曲径通幽”“保护和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涉县地方特色”。该原则迅速在全县千里乡村旅游通道建设中广泛推广,“尊重自然,让路和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涉县“四好农村路”的先决性发展方向。

在圣福天路生态可持续建设、运营的过程中,保护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文化底蕴。圣福天路不仅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还是一条倾诉着镇域发展故事的情怀之路。

修建圣福天路时,党员带头当先锋,攻坚克难,公路人不畏艰险、昼夜鏖战,啃下硬骨头的干劲成为新时代涉县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在天路最高处1290米的日月峰,打造了以党建教育为主题的新时代涉县精神广场、感恩台、奋斗楼等十余处景观,成为了涉县太行山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圣福天路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自然风景秀美、充满诗情画意。每年5月,沿线十万亩槐花树,花香浓郁,蜂蝶飞舞。眷侣们在这里漫步留影,这里成了“爱情路”;响石岭原生态奇石和老周背古村落旧址,被重新挖掘整合提升,人行其中,恍若进入世外桃源,这里成了“历史路”。圣福天路融红色、民俗、历史、地域等当地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的公路文化节点70余处,天路成为扮美乡村、记住乡愁的特色路代表,实现了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的转变。

物流服务忙

圣福天路不仅美在气质,而且美在内涵。综合服务功能齐全,响石岭路游驿站集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电商快递、特色产业等模式,实现“一站多能”,日均接待游客300余人,带动周边村庄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

涉县还充分利用场站、运力、人员、信息等资源,打造客货同网品牌。电商物流助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整合涉县既有企业的物流配送,提高农村物流效率、创新物流绿色配送业务、降低各项成本,直接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节省成本约143万元,促进城乡货物双向流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涉县充分配置资源,打造客货同网品牌,电商物流助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2019年6月,涉县交通运输局被中央组织部、中宣部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通过在乡镇村设立的交通综合服务站点为当地村民提供客运、电商、物流等服务,优化配置整合资源。通过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客运电商物流配送网点,实现县级有平台、乡(镇)有服务站、村级有服务点。鼓励农村商贸流通企业、供销合作社整合分散的货源,外包物流业务,加强探索适应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物流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客户在线下单、同城配送(上门取货)、车辆动态、在线结算、智能调度等,进一步完善平台网上交易、运输组织、过程监控、结算支付、金融保险、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功能。

如今,涉县的农民可以将自家产的特色农副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也可通过平台购买其他产品,再由镇级服务站配送到村级加盟店,真正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同时为农村人群解决网购难、送货难、服务难等问题,最大程度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截至目前,全县建成12个交通综合服务站、28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加盟1300多家城乡便民超市,累计通过电商创业培训待业大学生、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达2000余人,初步形成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客货物流三级体系。

脱贫奔小康

脱贫攻坚,道路畅安是基础。2018年到2019年,涉县完成96个贫困村40余公里道路建设、主街道硬化27万平方米。从县道与县道、县道到乡道、乡道到村道、村道到田间道、田间道到山间道、山间道到旅游路,路路相连,路路相通,路路通民心,路路助脱贫。沿线农家乐、采摘园、渔家乐就像鲜花在漫山遍野绽放,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400余家,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仅响石头岭农庄就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其中有一半是贫困人口。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发起了“旅游财”。涉县借力美丽农村路创建,打造田园综合体,构建了产、销、吃、住、游五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新格局。

目前,圣福天路已经成为集党建教育、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走廊。仅2018年就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次,圣寺驼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2000多元变成了现在的近7000元,同时圣福天路国庆七天乐、圣福天路幸福年、圣福天路首届槐花节等盛大活动游客爆满,为沿线老周背、董家沟、郭庄等村庄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涉县关防乡郝赵村红薯小镇、索堡镇鲟鱼养殖园区等一批产业纷纷落地。

目前,全县农村客运班线通车总里程达到2253公里,308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154部公交车中,绿色公交车占到90%以上。涉县将全域公交与全域旅游有效结合,开通了多条旅游专线,城乡公交实现了“零距离”换乘。2019年初,圣福天路旅游专线开通,路线运营安全可靠,全程设2处公交候车亭、10个招呼牌、1处路游驿站,运营4条线路8台车次,让游客和村民出行便利,走得好、看得美、游得乐。今年6月,涉县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

诗意圣福

响石岭槐花节有感(新韵)

太行闲人

高路绵延南北纵,槐花簇岭醉流云。

天遗累累通灵玉,逐梦红楼半恼春。

初夏赏响石岭槐花

于殿忠

白玲几世染红尘,夏令初来串串新。

零落山间谁识我,闲云对影秀纯真。

响石岭观花偶感(新韵)

那座山

山下花初败,岭头花正开。

一花两世界,花神如是栽。

响石岭赏槐花有感(新韵)

李现如

丽日艳阳照,响石岭上幽。

槐花存恋意,青杏欲搔头。

浮云无冬夏,草木有春秋。

再逢赏花日,辛丑待君侯。

槐花节记

陈双荣

夏韵悠悠乡土风,槐烟袅袅趣无穷。

香从响石岭头起,味入农家饺宴融。

响石岭观景有怀

杨勇领

牵词撷韵访春风,催老槐枝绿荫融。

怪石嶙嶙潜野径,群峰叠叠掩苍穹。

也曾牧曲青山外,尚想情游墨画中。

几瓣芳菲唇齿醉,还思那挂玉玲珑。

槐花香(新韵)

郝彦飞

驱车兴聚响石旁,山岭槐花分外香。

触景回联年少事,人皆摘采当食粮。

五月品槐花有感

一介农夫

圣福天路靓新装,遍野槐花郁外香。

五月人间催玉蕊,四方客旅聚郭庄。

纤纤枝挂冰丝气,朵朵白云宇界昂。

莫惧山高曲径陡,何辞辛苦众君徉。

临江仙·圣福天路奇幻槐花节

冯愧花

绕壁曲回魂不定,扶摇已上云天。

瑶台如梦庆歌筵。

梵音缥缈处,丽影乱香烟。

忘却俗身非是我,也随笙乐蹁跹。

由人笑做是疯癫。

尘缘抛不管,何似在人间。

猜你喜欢

涉县天路槐花
神奇的天路
槐花花开
赶路的槐花
涉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长飘带
天路无惧觉者攀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川藏天路六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