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研究*

2020-11-23任艳红

体育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少林武术体育

任艳红 刘 歌

改革开放40年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研究*

任艳红 刘 歌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改革开放40年来,登封市武术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正面临着新的转型。文章对登封市武术产业的种类进行划分,梳理其发展的特征,认为登封市已形成以武术教育产业为主,武术表演、武术文化、武术旅游、武术传媒产业为辅,武术器材为补充的产业格局,面临着武术教育产业过于集中,教育理念落后,武术用品品质较低,武术表演市场混乱,传媒产业滞后等问题。据此,提出教育产业应进行标准化建设推向全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武术用品应进行定制化改进;表演产业应创新竞演模式,革新表演内容;传媒产业充分借助互联网,扩大影响力等建议。

武术产业;登封市;少林;改革开放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消费明显增加。2014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到13574.71亿元,实现增加值4040.98亿元,占当年GDP的0.64%。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体育服务业比重稳步增长,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与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互联网等领域的互动融合日益加深。”可以说,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体育发展的重点,它标志着我国体育由过去依赖于国家财政补贴推进竞技、健身、学校体育的基本格局,将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其进一步为国家经济增长服务,进一步改善体育产品供给,改善民众的体育侧供给,为民众的体育参与与观赏提供更多的、更舒适的体育产品。

武术作为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在当前有着广泛的体育参与,据报道当前全球从事太极拳运动者已经达到1.5亿,庞大的武术人口带动着武术器械、武术教育、武术服饰、武术旅游、武术赛事等各种武术产业的发展。登封作为我国武术发展的重要地区,不仅在历史上少林武术具有“甲天下的美誉”,而且在当代,电影《少林寺》的上演,登封地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更是推动了登封武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登封是全国、乃至全球知名武术之乡,在教育、表演、旅游、用品等各方面武术产业的发展都很具规模。因此,对登封市武术产生进行研究就成为了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1 登封市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目前登封市武术产业的发展来看,正处于专业化、体系化的分类状态,即武术教育、表演、用品、文化、旅游、传媒等各自相对独立,虽然一些武术学校中存有专门的武术表演场馆,但其主体产生依然是教育培训,因此,以下本研究对各类型的武术产业进行分别论述。

1.1 由“个人化走向规模化”的武术教育产业

武术教育培训产业指以武术教育与培训为主,兼顾其他的武术产业内容,其主要代表是武术学校。登封市武术教育产业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大量青少年前来登封市学习武术,一些武术拳师开始竖起少林的牌子,办起了武术学校,随着少林武术的持续走热,一些个人的、家庭式的武术教学活动开始扩大规模,走上正规路线,成为了集住宿、文化课教学、品德培养与武术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学校。如登封市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其原所在地只是登封市靠近少林寺的一个小村子,因创办人刘宝山武术功夫精湛,前来学习少林功夫学生不断增多,武术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渐正规化,如今该学校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武术学校,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与塔沟武术学校不同的少林鹅坡武术学校,其创办人梁以全老先生先是当地村小学校长、后为登卦市体校总教练,之后瞄准少林武术热,打造了今天的少林鹅坡武术教育集团,虽然该学校规模不比塔沟武术学校,但因其创办人在武术界内的声望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如今鹅坡武术学校正走在改革的前列,不断更新着办学思路,使登封市武术教育拥有着持续性发展。当前登封市已经形成为几个大的武术教育集团,且文明全国。

1.2 由“功夫展示走向文化观赏”的武术表演产业

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方法,一种打击、打架、战斗的技术技巧,无论其演练还是展示都应当是以技击为其主要目的,但是在长期的演变进程中,武术不仅与艺术表演相结合,而且还演变出了专门用于表演的武术功夫,如相形拳。登封地区的武术发展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游客到登封旅游,武术表演便成为了游客们去登封旅游的必看节目,如普京到访少林寺,就特别为其安排了少林武术表演活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登封市不仅大的武术学校都有武术表演团,有自己的表演厅,而且他们还组团到世界各地巡回展演,成为了武术学校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如登卦少林鹅坡武术学校,自学校成立以来,每年学校不间断地组团赴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足迹踏遍东西欧洲、东南亚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1],同时随团带出大量的武术器材与文化产品,2004年该校学生还专门随温家宝总理赴国外展演。另外,以少林武术展演为主题的节目也颇为多见,如《生命之轮》《少林雄风》《箴言》《风中少林》等众多节目也是登封武术表演产业的重要体现。

1.3 由“内需转为外售中心”的武术用品产业

武术用品产业指在进行武术活动中使用的各类与武术相关的兵器、纪念品、工具等产品,包括刀、枪、剑、棍、棒、斧、越、钩、钗、脚靶、手靶、垫子、布饰、衣服、小摆件、观赏剑刀等各种各样的产品。自1978年以来,随着登封市武术活动的繁荣开展,大量游客前来登封地区学习武术、观光旅游、观看武术表演,不仅习武学生需要购买相应的武术兵器、器材等用品,而且大量游客在临走前也会购买一些纪念品。因此,在登封市内迅速催生了大量的武术用品商店,最初这些商店只是从外地进口武术用品,以满足需要,随着游客的增多、武术技术的改进,武术用品的模式、种类逐渐随着登封地区需求而进行针对性设计,换句话说登封市武术习练者直接参与了武术用品的设计,在《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武术器材研发中心”是打造“功夫之都”的3大中心之一。这逐渐使登封市武术用品产业成为了全国武术用品的中心,不仅在设计上领先,而且全国各地零售的武术用品大量从登封发出,使登封市的武术用品产业逐渐由内需转为外售。

1.4 由“零散到规范”的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2]可以肯定,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它本身即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为登封市文化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把武术作为一个整体时,武术文化产业则主要是指其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如少林寺品牌、少林武术功夫品牌、武术传统价值与精神等。长期以来,少林寺的商业化倍受争议,但实事上少林寺的将其文化产品以商业的手段进行保护,实事上,“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日本也在注册“少林寺”商标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拳法”等等含义也全部包含在内[3]。包括少林寺在内的,目前登封市的做法是将武术文化产业进行规范化运作。

武术旅游产业指把武术活动作为一种旅游手段的行为,或者游览其他活动、风景时所观赏到的武术活动。毫无疑问,登封市能够成为旅游城市,旅游人数如此之多,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其中都有着武术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不仅许多外国人长期在此学习,而且每年有大量的外国旅客前来观赏嵩山风景,观看少林功夫。如随着游客的增多,自1991年,登封市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际少林武术节,以使其规范化、规模化,2018年第12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参与人数达8.6万,其中国外境外参加人数506人,国内参加人数1706人,总人数2212人[4]。”

1.5 以服务为主的武术传媒产业及其它

武术传媒产业指以武术为主题的出现在影视、网络、电视节目等现代传播媒介中的武术活动。登封市的武术传媒产业虽然没有形成规模,但相关性产业却较高,如1982年,电影《少林寺》不仅是以登封市少林寺为主题进行的选材,而且影片场景大量在少林寺内进行拍摄。2011年电影《新少林寺》更是大量在登封地区选材并进行拍摄。另外,关于登封市的武术书籍、报纸、光盘等也颇具规模。其它产业包括,武术创意产业、武术服务产业、武术工艺产业、武术娱乐产业等。

2 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登封市武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得了很多成绩,为登封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是全国武术产业的代表和典范,值得许多武术之乡学习。但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可以得出在登封市武术发展中武术产业化错失的机遇和不足,如80、90年代武术热的同时,由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登封,使登封市治安情况面临考验,而此时正是全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城市治安管理有待提高。表现在武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方面,一些家长被骗、学生打架、酗酒、在学校被体罚挨打等事件屡见不鲜,以至于当下提到登封市武术学校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打人不打”,这些现状严重影响着武术教育产业发展。另外,随着我国重商主义的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登封市武术教育产业将面临着进一步挑战,那种以武术技术教育为主,只注重学生武术技术能力提升的教育方式将逐渐失去其优势,而义务教育的完善与提升,也会使以学生学费作为经济效益的学校失去其动力,需要进行新的转型。

登封市武术产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武术教育产业太过集中于登封,后续发展潜力不足;以武术技术作为教育重点,学生全面发展不足;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升级,而武术器材依然是规模化生产;武术文艺表演市场空间很大,缺乏对现有市场的整合;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价值挖掘不足,亟需新的形式和内容;面对互联网冲击波,武术传媒产业步伐滞后。

3 改进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的可行对策

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城市现代建设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信息革命成就显著,使我国社会与经济结构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具有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登封市武术产业应在已有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进行调整与变革。根据上对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登封市武术教育产业应进行标准化建设,将教育产业由传统局限于登封市向全国推广,同时应扩大教育领域,加入摔跤、舞龙、拳击、跆拳道等国内外的武术项目;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目标,避免学生只有武术技术的一方面,使其能够在社会中具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武术用品产业,应根据当前我国中产阶级的需要制订出高品味的武术产品;武术表演市场应进行整合与规范,使散落在各学校的武术表演团能够集中起来,进行舞台艺术的表演与竞赛,创造出一种新的武术比赛形式;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应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新的材料,创造更多的武术表演内容;武术传媒产业应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利用各种网络软件和平台,将登封市武术内容搬上荧屏进行快速传播,以占领市场,增加影响力。

4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借助已有的文化优势与经济发展大潮,将一个小县城打造成了文明世界的旅游之地、功夫之都,2009年仅少林文化复兴工程初步投资就达5亿元人民币,2011年登封市被河南省文化厅、发改委评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努力将登封打造为“中华文化圣山”和“世界工夫之都”。本研究对登封市武术产业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梳理了其发展的特征。认为登封市武术产业主要包括,登封市已经形成了以武术教育产业为主,武术表演、武术文化、武术旅游、武术传媒产业为辅,武术器材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其发展特征表现为:由个人化走向规模化的武术教育培训产业;由功夫展示走向文化观赏的武术表演产业;由内需转为出售中心的武术用品产业;由零散到规范的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以服务为主的武术传媒产业。问题为:武术教育产业过于集中,教育理念落后,武术用品品味较低,武术表演市场混乱,传媒产业滞后等问题。提出教育产业应进行标准化建设推向全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武术用品应进行定制化改进;表演产业应创新竞演模式,革新表演内容;传媒产业充分借助互联网,扩大影响力等建议。

[1]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学院简介[EB/OL]http://www.shaolinepo.cn/xyjs_xyjj.html.2018-12-12.

[2]转凤凰网:中国文化报. 各地创新金融模式力促文化产业发展[EB/OL].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2_09/20/17746698_0.shtml.2012-09-2.

[3]孙玉遐.少林功夫品牌需要保护[J].禅露,2004(夏):88-89.

[4]人民网. 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今日拉开帷幕[EB/OL].http://henan.people.com.cn/n2/2018/1020/c351638-32180748.html.2018-10-20.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Industry in Dengfeng City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REN Yanhong, etal.

(Jiaozuo Normal College, Jiaozuo 454000, Henan, China)

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性计划“百年武术发展中的文化自信与价值研究”(2019-ZZJH-444)。

任艳红(197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少林武术体育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我们的“体育梦”
张少林诗词选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