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警”机制破除情绪“暗礁”

2020-11-23赵凰合

劳动保护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全员管理者预警

文/赵凰合

心理情绪因素有时会被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忽略,没有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为安全生产埋下了“暗礁”。笔者建议,通过“五警”机制,有效防控负面心理情绪,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一是建制度强培训“示警”。企业应将情绪管理纳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以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实施内容,明确各部门(单位)管理责任,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实现一级负责一级。建立“关爱员”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重点关注人员“心理档案”“情绪清单”,每日做好动态跟踪记录,常态化做好心理情绪管控。

加强心理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心理调节能力,力争人人都是“心理医生”。组织全员学习心理情绪异常造成的事故,观看相关事故视频,引起全员对心理情绪的高度重视,通过全员大讨论、安全经验分享,进一步提高员工情绪管控意识。

二是细观察善摸排“预警”。企业高风险常存在于生产一线,因此应将管控重点向一线员工倾斜。车间或班组管理者应在员工上岗前进行安全讲话,提示包括心理情绪在内的风险。讲话时做好关注表情、倾听言谈、询问状态、观察举止“四诊法”,对员工情绪进行“初次预警”。在岗中加密巡查,应用“安全观察与沟通”对员工工作状态进行“二次预警”,对于“预警”中发现异常的员工立即阻止操作,并开展积极沟通。

三是自主化及时性“报警”。企业应做好全员心理情绪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员工每日对心理情绪“自检自查”,一旦发现自身存在影响安全操作的负面情绪时,及时向上级管理者报告情况。通过公开表扬等方式,鼓励员工主动沟通情绪问题,减少员工害羞心理,实现心理问题必汇报,情绪异常全收集,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四是善沟通巧处理“出警”。企业应充分挖掘企业人才资源,鼓励员工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心理咨询师考试,并给予一定奖励,培育企业自己的注安师、心理培训师等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组织参与编制《员工心理情绪异常现场处置预案》,建立例如:聆听—安慰—鼓励“三步法”等沟通方法,基层单位每年开展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提高基层组织的疏导员工情绪、调整员工心态的能力。

管理者在工作中注意说话交流方式,每天多传递正能量,在有效传达工作任务指令的同时,避免语气生硬,说话难听,让员工舒心接受安排,避免员工产生对立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导致安全工作不到位,甚至故意违章。

五是塑文化促和谐“布警”。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员工关爱战略,建立“线上+线下”多条关爱沟通渠道,党政工团部门开展“党员干部跟班行”“友爱互助对子”等活动,平时要做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困难员工雪中送炭,排忧解难,消除负面心理情绪的根源,用真诚融真情,用真情换真心,塑造“企业如家”文化,营造出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让全员建立信任感、传递幸福感,让企业温暖的阳光扫除员工心理情绪的阴霾。

猜你喜欢

全员管理者预警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