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儒家思想的融入研究

2020-11-22许馨元延边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儒家道德

■许馨元/延边大学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儒家德育思想融入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所改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经五千年沉淀经久不衰,是因为文化不断的发展,从历史角度看,文化不断的抛弃旧观点、加入新观点,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儒家德育思想相结合,能够在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提供历史借鉴的基础之上,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提供历史借鉴

青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主力军,是当代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精神面貌能够清晰的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任何时代的青年大都存在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力不强等问题,当今时代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儒家德育思想中包含了学、思、习、行等各个方面经典论述及相关典故,将这些经典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比空洞说教、灌输规范更能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

(二)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儒家思想是由儒家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相结合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儒家伦理思想就是道德行为规范的准则。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肩负着振兴祖国、服务社会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如何实现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课题。文化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影视剧、音乐甚至广告标语、服装饰品都能承载一定信息,表达某种文化。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日益加快,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不断地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这些文化看似新奇却也充满着危机,部分文化并不适合我国国情,盲目追求外来文化对学生、社会的发展只会起到反作用,任何国家和民族,想要发展就必须根植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三)有利于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教育视角看看,儒家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之一,儒家文化中的“仁人”境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儒家德育思想中以修身齐家治国角度出发,对修身做出了相关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从三个层面对做人、做事提出了期待与要求,将两者结合,可以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所学到的主观思想与社会所存在的客观现实相结合,更深入的理解全社会主流意识,提高自身道德认知。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儒家德育思想融入的内容

儒家思想中,德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履行等方面,它追求“仁人”修养境界,强调修养方法对社会治理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1、注重修养境界,建立理想人格

儒家道德思想中,将“圣人”作为最高人格“仁人”次之。《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不敢称自己为“圣人”,可见“圣人”是理想化的概念,是寻常人即使是经过努力仍不可企及的、至高无上的人格,而“仁人”则是一个相对比较具体的道德境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简而言之就是平衡人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同时也包括对人对“礼”的遵守。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同样是以培养人的合格品德为目标,它是促使大学生在学校道德教育下形成良好的思想方式,从而形成主流的是非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由此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祖国,实现人生价值。从继承的角度看,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儒家德育思想二者同样是以教育为手段,将人的道德品质作为前提,通过教育将人的本身道德品质积极发扬,以达到所能培养的理想人格,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品德优良、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与“仁人”品格一脉相承。

2、加强修养方法,突出行为习惯

儒家德育思想中,修养方法主要包括“修身”“养心”“内外”“知行”等方面。“修身、养心”是指提高道德的自觉性,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必要条件,儒家德育思想中,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主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后世所说的“修养”正是从修身养心总结而来。“内外”中“内”指思想认识,“外”指行为模式,儒家德育思想注重思想认识,约束行为习惯,追求内外统一。“知、行”同样是儒家修身方法的重要课题,无论是程朱学派的“有知而后能行”还是守仁学派的“知行合一”都肯定了“行”的重要性,指出道德不应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体现到行为方式之中。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将儒家经典的修养方法加以实例,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引导当代大学生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内心想法,按照道德教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教师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方式,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观,通过内心道德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道德教育注重实践教育,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是内外统一的体现。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儒家德育思想的发展

儒家德育思想传承至今历经沉淀有许多闪光的观点,但随着时代变迁及社会进步,其思想也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一些观点不完全适用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对儒家德育思想加强甄别筛选,选择具有时代价值的观点,科学严谨的制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案,培养优秀大学生。

1、明晰道德教育价值标准界限

儒家德育思想由于受到社会制度、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它将道德作为至高无上的标准,这种标准影响十分深远,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其影响广泛存在于人文、法律、经济、政治等一切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各项活动之中,道德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渗透到各种细节,这也直接产生了诸如“道德伦理杀人”的怪异现象。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儒家德育思想发展最为明确的一点就是,它明晰了道德教育价值标准的界限。儒家德育思想对德育的界定涵盖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在当时这也成为了无形的枷锁限制了许多人的思想和行为,高度的道德自律对人的一生乃至是人的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良性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走向极端的道德自律对人也有着较深的负面影响,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扼杀人性式的道德观点早已不能与时代相适应。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素质,它的侧重点在于道德修养以及道德行为,它将德育范围定义在个人道德行为内,德育内容更加偏重大学生“完全不能做什么”而非儒家德育的“必须怎样做”。相比儒家德育道德广泛应用于经济、法律、环境等各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更具有指向性,它强调底线思维,以法律为准绳,强调个性的同时寻找共性,消除错误观念,培养合格公民,教育方式更为直接,教育目的也更为明确。

2、构建道德教育教学体系

在儒家德育思想点中,强调更多的是德育的内在性,他的教育准则是孔子倡导的“仁”,它以个体道德感受为出发点激发内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没有明确的教学,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在内心的道德感受与外在的行为纠正这两者间完成的,这与当时的封建社会属性关联性极强,儒家德育思想更注重悟性与参透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已不适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儒家德育教学方式不同之处是它以公共伦理为基础,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儒家德育是自发的、内在的、主动接受的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外在灌输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德育,它除了人内心情感因素的熏陶外,更加强调以公共伦理为基础的理性规范。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功能是构成普遍而广泛的道德秩序,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每一个大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到达的思想境界。这种教育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更能促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新型人才。

三、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儒家德育思想融入的途径

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儒家德育思想融入对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重要意义,它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将儒家德育“仁”思想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中,树立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

“仁”是儒家德育思想中的核心观点,儒家思想对“仁”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中的美德和能力就是“仁”。正如儒家对“仁”未做明确定义一样,“仁”这一道德核心在师生传授过程中,也没有形成固定教学模式,更多的教育形式是受教者个人在生活中领悟、实践。儒家道德思想的教育方法突出受教者主体性,这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偏重外部灌输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互补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形成合力,起到树立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作用。

(二)将儒家德育“知行合一”思想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中,规范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儒家德育思想中“知”为思想、“行”为实践,知行合一就是思想与实践相统一,强调知行并重。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既要重视灌输道德认知,也要重视道德实践,侧重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实践,就会产生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对等现象,这种道德教育是不成功的。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可将“知行合一”思想融入到大学生道德实践,建立正确德育评价体系,将评分标准到细化到生活、学习、言行等各个方面,这能够起到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将儒家“自律”、“自省”思想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儒家德育思想认为,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依靠外在的约束,它强调自省、自讼、慎独等教育方法。将这种教育方法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就是要教导大学生应具有自我反省精神,对待自己不正确的行为应认真检查、自我批评、及时改正,不自欺欺人。

四、结语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凝练出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时至今日仍具有重大教育意义,有许多观点值得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学习,面对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糟粕,我们应学会区分,批判继承、开拓创新,使儒家德育思想在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焕发新活力。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儒家道德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