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地摊热”引发的思考

2020-11-20苗晓姿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商贩经营经济

苗晓姿 闫 明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地摊经济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繁荣市场经济,更弥补了老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它的兴起、衰落和复苏伴随了我国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全过程。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文明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城市考核内容。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一、地摊经济现状

为落实两会精神,成都、郑州、南京、青岛等城市都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允许有条件的餐厅外摆。支付宝也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截止至5月底,成都全市设置的临时摊点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就业岗位超10万个。江西南昌开放了100个夜市街道,饮食餐饮、服装、工艺品集市应有尽有。浙江永嘉瓯北龙桥夜市、舟山普陀东港内湖商 圈的520幸福街潮生夜市近日也开门迎客等等。电商巨头身体力行支持“地摊经济”。5月29日,阿里1688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将提供超过700亿元的免息赊购,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赋能,为超 3000 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京东、苏宁、美团、微信等电商巨头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进军”这一市场并提出相关扶持政策。政策支持,政府鼓励,电商帮扶等等让地摊经济拔地而起。“地摊经济”在发力保民生、稳就业上开局良好。

二、地摊经济热潮带来的正面影响

“地摊经济”具有低门槛、低学历、低风险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故有以下优点:

(一)促进就业

首先,发展“地摊经济”,一方面解决疫情防控之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摊主经营费用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铺面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既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也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因此,地摊经济既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同时也满足了人们降低生活成本的愿望城市。其次,地摊经济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流动商贩大都文化层次低,缺乏城市生存的技能,大量无业劳动者,为了生存需要,允许城市存在地摊经济,实际上就是给无业劳动者、低收入群体一个通过自身劳动改变生存状态的机会。自高校扩招以来的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的占比为21.9%,2013年为23.4%,以及2015年,2017年,2019年的待就业占比分别为12.8%,10.1%,12.3%。该数据显示的占比均为当年6月高校的状况(图一);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847万人。此外,留学归国的毕业生也在增加。2016-2018年归国学生分别为43.2万,48.1万及51.9万;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80%,通过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显示自主创业,国内升学,确定单位,自由职业,出国及其他的就业占比分别为2.3%,25.3%,37.4%,3.7%,4.9%,和6.6%。

通过历年就业状况来看,年底就业率明显高于高校就业率。由图可知,当下就业形势严峻。地摊经济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外来人口的生计问题,拓宽就业渠道。

(二)便民生活

地摊经济可以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便捷。摆地摊这种方式最接地气、最容易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于上班族来说,忙碌过后下班之际可以顺带买走所需物品;对在离市区较远的居民来说,在小区摆地摊,可以方便居民购物;对于儿女不在身边,上下楼不方便的老人来说,可以打电话让瓜果蔬菜送到家门口。地摊经济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丰富城市文化

城市的发展是多元的,城市的发展既要有高端的市场和个性化的服务,更离不开最接地气的地摊经济。地摊经济充满了回忆的旧时符号,更为城市增添了烟火气。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文化,更可以人们享受到人间的烟火气。中国的美食数不胜数,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属于自己的味道。让烟火气走进城市,让每个城市的味道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三、地摊经济热潮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交通受阻

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区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规模不等的夜市,一定程度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地摊经济大都存在于繁华地段,居民密集区,学校医院等人流量密集地。而为了盈利商贩大都在学生下课和居民下班时段摆放在道路两旁,道路狭窄,市场外溢,人车流量大而引发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而影响附近居民和学生的正常生活。

(二)实体受限

地摊物品大都价格较低,消费者可能会在满足了廉价的产品需求之后而打消了更多的消费需求,正规店铺如果在质量、服务、店铺氛围上没有竞争力,会受到地摊相同商品的不同程度损害。

(三)交易受损

地摊摆放的位置是灵活的,时间是没有固定的。由于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物品质量较低、产品和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以次充好为了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使得交易受到损失,质量得不到保证。

(四)周边矛盾

地摊经济的崛起有可能引发周边矛盾,各商贩之间为了争取摆卖地盘而引发的矛盾,周边商铺对损害它们利益的商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而引起的一定的社会矛盾。

(五)食品卫生安全

街边小摊,不受监管,一些无良商贩有可能为了利益而损害消费者权益,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就会损害消费者人身安全。

(六)环境压力

摊贩聚集,就会引发环境问题,首先,地摊商贩的自身经营会产生许多垃圾,一些商贩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只顾盈利,给环境卫生整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强,随手扔掉手中残余垃圾,给环境造成污染,给环卫工人增加工作量。

四、可行性建议

(一)基层治理,因地制宜

各有关政府对其基层治理要因地制宜的做好相关措施,一方面落实监管者和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对商贩实行实名制,对其贩卖的商品、健康状况等做好备案,杜绝出现投机者把“好经念歪”,以防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死循环,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另一方做好全方位的帮扶工作。从货源选择、货品甄选、资金扶持等多方面做好帮扶,让摊主有活干、有钱赚,释放政策善意,最大程度的惠及民生。

(二)加大宣传,引导经营

政府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等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商贩的经营方式,做好宣传、舆论等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媒体、抖音、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方式来普及卫生管理、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等内容;另一方面营造良好舆论的氛围。提高商贩经营的素质、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避免冲突的觉悟以及杜绝销售劣质商品不良经营能力。使得商贩的精神得到升华,文明经营,依法经营,规范经营成为地摊主趋势。

(三)加强监管,保驾护航

①建立商贩登记信息公开制度。商贩登记信息的公开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对摊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便于管理者对商贩进行管理。②规范商贩行为和时间。对随手扔垃圾、任意占摊位等不规范经营的商贩加大整治力度并明文规定相应的处罚办法,促进其文明经营;同时确定好商贩的经营时间,不能影响居民休息,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生活环境及经营环境。③监管好商品质量。相关部门担负起管理责任,坚决取缔假冒伪劣产品、缺乏诚信的商贩,清除地摊商贩毒瘤,杜绝扰乱经济秩序,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劣等商品,从整体上提升水平和质量来获得经济收益。④加强税收管理。征税标准要兼顾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合理确定,不增加摊主负担亦不放任税款流失。⑤管理规范要标准。相关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条例以保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多方良性互动

各城市大力发展地摊经济来促进就业增长以响应号召。城市发展的多元化要与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相适应。地摊经济的崛起不是一方的努力,需要多方良性互动。政府、组织、社会要一同努力,将原始地摊经济升级,打造出长远发展的地摊经营模式,对市场经济进行补充。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地摊服务经济,对城市发展而言不但可以满足高中低端需求,而且还可以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的管理部门,城管的职能和作用也在逐渐改变。多方良性互动,打造美好合法的地摊经营模式。

猜你喜欢

商贩经营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奇葩粽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推 销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