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终板裂口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11-19刘亚龙曾本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终板裂口X射线

刘亚龙,石 鑫,曾本强,白 林

(1.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a.放射科,b.骨科,四川 成都 611130;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好发于老年人,椎体强化术(PVP)是常用治疗方式,不过患者在接受了手术后,骨水泥存在着一定的可能会渗漏,这对于手术疗效会有着较大的影响,邻近椎体节段也极容易新发OVCFs[1,2]。受累节段终板裂口为主要危险因素[3,4]。有效识别终板裂口可减少骨水泥椎间盘渗漏。X射线、CT以及MRI等影像技术是骨科疾病诊断的主要诊断方法。单一影像技术的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多模态影像技术指将多种成像技术结合起来,将多种图像信息融合起来,是一种实现信息之间互补的成像诊断技术[5]。本研究拟采用多模态影像技术(X射线片、CT、MRI)诊断OVCFs终板裂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确诊为OVCFs并经治疗后的患者186例,纳入标准:经DR、CT、MRI诊断为由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骨密度<-2.5;压痛点椎体骨髓水肿;DR检查、CT检查、MRI检查影像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创伤、病理性等因素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本组男105例,女81例,年龄59~71岁[(63.24±4.97)岁],病程2~8 d[(5.02±1.54)d]。追踪患者手术结果,并通过电话随访患者骨水泥渗漏、术后CT、MRI复查结果,以手术所见、随访结果为准,本组186例OVCFs患者中共发生终板裂口106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1.2.1DR检查 GE 飞天6000 DR行普通X射线检查,按照拍摄标准以前后位以及侧位进行摄片。参数设置具体如下:球管电流100 mA,球管电压65~100 kV,单次拍片曝光量50~100 mAs,再根据每个患者的体型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对曝光条件行进一步调整。以正侧位片椎体上下缘骨皮质断裂诊断为合并终板裂口。

1.2.2CT检查 用SOMATOM 64排128层CT机,患者平卧,参数设置:管电压110 kV,管电流120 mA,层厚0.6 mm,螺距在本研究中设定为0.938。将检查获取的影像数据导入西门子重建工作站,再进行多平面三维重建。以矢状面或冠状面显示终板皮质分离或者上下错位为合并终板裂口。

1.2.3MRI检查 西门子0.35T永磁扫描仪,采用脊柱表面线圈,患者仰卧、平静呼吸,进行横轴位、矢状位扫描,扫描序列采取快速自旋回波(TSE)T1WI、T2WI以及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TIR)T2WI。没有合并终板裂口在此项检查中主要的表现就是矢状面显示清晰低信号,合并裂口在此项检查中主要的表现就是终板低信号带中断。

1.2.4图像处理方法 所有图像均上传至电子科技大学金盘PACS系统以备诊断、分析,所有影像结果由两名高年资诊断医师进行分析诊断,意见不同时经讨论达成一致后再确定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DR、CT、MRI对终板裂口诊断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并绘制ROC曲线。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射线片对OVCFs终板裂口诊断结果X射线片正确诊断终板裂口61例,正确率57.55%,灵敏度57.55%、特异度66.25%,X射线片与手术、随访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01,P<0.05)。见表1和图1。

表1 DR射线片与手术、随访结果比较 (n)

图1 OVCFs终板裂口DR射线片表现 a:腰1椎体术后24小时,可见骨水泥从裂口溢出;b:胸12椎体上缘椎间隙可见骨水泥局限溢出。

2.2 CT对OVCFs终板裂口诊断结果CT正确诊断终板裂口85例,正确率80.19%,灵敏度80.19%、特异度88.75%,CT诊断与手术、随访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2,P<0.05)。见表2和图2。

表2 CT检查与手术、随访结果比较 (n)

图2 OVCFs终板裂口CT表现 a:椎体上缘塌陷,偏右局部并见终板断裂,右侧缘部分折块撕脱; b:椎体前缘折块撕裂,后份终板断裂

2.3 MRI对OVCFs终板裂口诊断结果MRI正确诊断终板裂口92例,正确率86.79%,灵敏度86.79%、特异度91.25%,MRI诊断终板裂口与手术、随访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03,P<0.05)。见表3和图3。

表3 MRI与手术、随访结果比较 (n)

图3 OVCFs终板裂口MRI表现 a:腰3椎体呈长T1信号,上缘塌陷见终板局部断裂; b:椎体呈长T2信号

2.4 DR片、CT、MRI联合多模态影像技术对OVCFs终板裂口诊断结果多模态影像技术正确诊断终板裂口102例,正确率96.22%,灵敏度96.22%、特异度96.25%,一致性高(Kappa值=0.876,P<0.05),见表4。ROC分析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曲线下面积0.962,见图4。

表4 多模态影像技术与手术、随访结果比较 (n)

图4 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OVCFs终板裂口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创伤小,能够快速稳定骨折、强化椎体、缓解疼痛,在OVCFs有广泛的应用[6],术后多数患者见骨水泥渗漏发生,出现脊髓或神经损伤表现,导致支配区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截瘫和肺栓塞、脑栓塞甚至死亡[7,8]。相关文献报道,约66%可能会出现骨水泥渗漏[9],伴随PVP手术方式持续优化,这种情况依然无法彻底避免。危险因素为终板裂口,Koh等[10]分析采用MRI采集相应的影像,此类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三的患者同时有病变椎体以及终板裂口,患者同时存在着终板裂口的情况下,出现骨水泥渗漏的病变节段占比达到了50%,两者紧密相关。因此,终板裂口要尽早发现。

DR平片在骨科疾病中,是主要诊断方法,其对骨折、关节脱位和软骨损伤等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受解剖因素影响,对较轻、细微骨质结构改变敏感度低,因此对OVCFs患者终板裂口的诊断价值有限。本研究DR片对OVCFs患者终板裂口诊断准确率为57.55%,灵敏度57.55%、特异度66.25%,与手术、随访结果一致性较低。CT检查由于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清晰展现椎体关节病变位置、形态、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等,诊断准确率高[11,12]。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可提供优质的冠、矢状位图像,将椎体形态改变、椎体内骨小梁病变等显示出来。本研究CT诊断OVCFs患者终板裂口的灵敏度80.19%、特异度88.75%,与手术、随访结果一致性较好。MRI检查成像能够清晰显示椎体周围软组织等DR平片和CT无法显示的微小病变[13],发现隐匿性椎体终板改变[14,15]。MRI扫描更高效,MRI在OVCFs患者终板裂口诊断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16]。本研究MRI诊断OVCFs患者终板裂口的灵敏度86.79%、特异度91.25%,CT与手术、随访结果一致性系数为0.803,高于CT和X射线片,提示MRI比较高的诊断价值。

独立DR、CT、MRI对OVCFs患者终板裂口诊断效果均不理想,目前联合多种影像技术的多模态影像在诊断学发展迅速,对疾病的早期检出和准确诊断率的提高,都被证实。此次采用多种检查方式,大大提高对OVCFs患者终板裂口的检出率,说明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实现各影像技术优势互补,提高对隐匿性终板裂口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综上,多模态影像技术可提高OVCFs患者PVP术前终板裂口的检出率,对终板裂口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终板裂口的检出率有望得到更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终板裂口X射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CT参数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的价值
腰痛,不可忽视终板炎
经皮终板复位螺钉技术在A3型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术的应用
裂口太大的榴莲,别买
To forgive,to forget and to let go
天鹅座X-1——最容易看到的黑洞迹象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植株茎杆会出现裂口
准单色X射线机替代241Am放射源的测厚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