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020-11-19审签于秀娟审核李清分析员余卫忠

中国水产 2020年9期
关键词:虫病细菌性水体

审签:于秀娟 审核:李清 分析员:余卫忠

9月份,全国各地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增加,这一时期,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投饵量达到全年的高峰,池塘水质易恶化,容易诱发各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今年9月份全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 病情预测

(一)鱼类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水温在20℃~30℃时易发病,25℃~28℃为流行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流通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团头鲂、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4.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鱼类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5.刺激隐核虫病:俗称“白点病”或“海水小瓜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鯵、石斑鱼等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适宜的繁殖水温为10℃~30℃,最适繁殖水温为22℃~26℃左右,以胞囊及幼虫传播,传染速度快、具有高致病性和高暴发性,水质有机物含量高、水流缓慢、养殖密度过大情况下最易暴发。全国各海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6.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全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适宜水温22℃~29℃,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跑马病”。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在20℃~30℃时流行,经口感染是养殖对虾中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毒也可经对虾的卵进行垂直传播。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也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2.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等,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虾类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死亡主要发生在放苗30天~35天以内,常为急性死亡,而且死亡率高达100%,经口感染是该病原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可感染所有生活阶段的对虾,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水温24℃~31℃时感染率较高,水平传播是养殖池塘中该病原传播和感染对虾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此外,这一时期鱼类还需注意防控柱状黄杆菌病、爱德华氏菌病、赤皮病、链球菌病、锚头鳋等疾病,甲壳类注意防控偷死野田村病毒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症等病,爬行类注意防控鳖溃烂病等疾病的危害,以及因水质恶化、天气变化等引起的非病原性疾病可能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 防控措施

1.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过适量换水、增氧、调控水质。

2.加强养殖后期生产管理。勤巡塘,防止发生缺氧泛塘;及时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投饵时间和投喂量,确保养殖动物营养需求及减少残饵;控制合理养殖密度,使水体负荷适度;加强养殖动物保健与应激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3.做好台风、雷雨等突发性天气的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因突发性天气引起水环境变化的应急防范工作,同时做好减少水生动物应激反应的准备工作。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可在“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常见疾病栏目’)”查询。

湖北省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审签:温周瑞

审核:韩育章 分析员:卢伶俐

湖北省9月已进入夏末秋初时期,此阶段水温适宜水生动物生长,鱼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将有所减缓。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 病情预测

9月水产养殖常见多发病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草鱼出血病、鳖腮腺炎病等。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团头鲂、鲢、鳙、黄鳝、鳜、加州鲈等,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历年来对湖北省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全省各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2.烂鳃病: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是一种较常见鱼病。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危害对象主要有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等,应引起各养殖区域的重视。

3.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鲫、团头鲂、黄鳝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当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导致流行。

4.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1足龄青鱼。当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低下时,草鱼出血病易流行。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全省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鳖腮腺炎病:流行水温25℃~30℃,主要症状为病鳖全身浮肿,颈部尤其肿胀,背甲和腹甲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咽喉内部常充血;鳃腺灰白糜烂,胸腔和腹腔中有血块或鳃腺呈红色,胃肠道贫血,腹中积有血水。公安、京山等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 防控措施

1.定期消毒。通常每15天~20天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1次,防止病害发生。

2.池塘中经常加注新水,适时进行增氧,防止因水质恶化而导致病害发生;定期调节水质。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力。保证饲料新鲜,在确定好日投饵量后,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类进食等情况合理安排投喂量,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增强鱼体抵抗力。

4.细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结合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饲内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药(如复方三黄散、大黄精华素)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增强药效。

5.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减毒)疫苗。在发病季节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也可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有预防及辅助治疗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审签:江林源

审核:胡大胜 分析员:黎姗梅

9月,高温天气持续,加上台风频繁,各地养殖水质变化频繁,易引发病害危害。罗非鱼链球菌病、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赤皮病、流行性溃疡综合征、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将危害养殖鱼类,对虾偷死病等仍将危害养殖对虾,腮腺炎、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等将威胁养殖龟鳖。罗非鱼链球菌病和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将在局部范围暴发流行。

◎ 病情预测

1.养殖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偷死病等,有局部暴发流行的趋势,重点关注桂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域,同时做好预防台风的措施。

2.淡水养殖鱼类:罗非鱼链球菌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赤皮病等将在局部范围暴发流行,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桂东、桂北淡水养殖区域。

3.海水养殖鱼类:易发流行性溃疡综合征、链球菌病、肠炎病等,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桂南沿海海水网箱养鱼区域。

4.养殖龟鳖:易发腮腺炎、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细菌性肠炎病等,重点关注桂南、桂西、桂中、桂东、桂北龟鳖养殖区域。

◎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养殖对虾

(1)套养草鱼或罗非鱼或埃及胡子鲶,控制病虾病原体传播。

(2)每7天~10天定期监测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偏高,用硫代硫酸钠粉改水;适当补充碳源和镁、磷,稳定藻相;台风暴雨前后各用生石灰消毒养殖池塘周围和水体1次,保持良好的水质。

(3)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3天~5天,每天1次。

2.养殖鱼类

(1)适时加注新水,延长开机增氧时间。定期监测水质,水质状况不佳可用硫代硫酸钠粉改水,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

(2)每隔15天全池泼洒国标渔药氯制剂1次,暴雨前后各泼洒生石灰水1次。

(3)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和青蒿末3天~5天,每天1次,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4)加强疾病监测,每天巡查1次以上,发现异常及时分析病因,并采集病样送实验室检测,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及建议采取措施。

3.养殖龟鳖

(1)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大池养殖,每10天~15天泼洒生石灰水1次。小池养殖,每天换水1次~2次,每次换水应清洗干净残余饲料及粪便;隔天拌饲料投喂乳酸菌和酵母菌1次,减少氨氮排出,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

(2)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免疫增强剂3天~5天,每天1次,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3)引进苗种先在养殖场所外隔离养殖20天以上,监测无疾病后再放养入养殖池。

(4)每天巡查1次以上,发现异常及时分析病因,并采集病样送实验室检测,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及建议采取措施。

(二)治疗措施

1.对虾偷死病等

发生拟似病情,先停料2天~3天。第1天先用硫代硫酸钠改水,第2天~4天全池泼洒连翘解毒散,每天1次;第4天开始,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渔药或六味黄龙散加免疫增强剂,每天1次,连喂5天~7天。

2.链球菌病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3天。第1天用硫代硫酸钠改水,第2天~4天用国标消毒剂消毒水体,每天1次;第4天开始,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和三黄粉及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7天。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第1天用硫代硫酸钠改水,第2天~4天用国标消毒剂消毒水体,每天1次;第4天开始,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敏感国标抗菌药加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7天。

4.龟鳖腮腺炎等

发现病情,停料2天。大池养殖,第1天用硫代硫酸钠改水,第2天~4天用生石灰兑水泼洒,每天1次;第4天开始,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抗菌药加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7天~10天。一个疗程后,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免疫增强剂,每天1次,连喂5天。小池养殖,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加免疫增强剂,每天1次,连喂7天~10天。

5.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

发现病情,停料2天~3天。第1天用硫代硫酸钠改水,第2天~4天用国标消毒剂消毒水体,每天1次;第4天开始,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或板蓝根末或大黄五倍子散加免疫增强剂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7天。

江苏省

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签:刘肖汉

审核:方苹 分析员:倪金俤 王晶晶

9月份进入初秋,气温会开始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养殖池塘理化指标变化剧烈,加上残饵、粪便普遍较多,易引起水质恶化,水产养殖再次进入病害易发期。需注意防范昼夜温差变大和因池塘载鱼量加大带来水质变化等不利影响。若防控措施不当,管理不到位,麻痹大意,仍有可能发生鱼类疾病暴发或泛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 病情预测

1.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黏孢子虫病、中华鳋病、锚头鳋病等:淡水鱼高密度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2.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盐城等鲫鱼主要养殖区。

3.锦鲤疱疹病毒病:重点关注南京、徐州、南通等观赏鱼养殖区。

4.甲壳类烂鳃病、肠炎病、河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河蟹颤抖病等:重点关注宿迁、淮安、苏州、常州等河蟹高密度养殖地区。

◎ 防控措施

1.鱼类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饲养环境要彻底消毒,投放鱼种前用浓度为1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饲养用具。加强饲料管理,掌握投喂饲料的质量,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在饲养过程中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饲料添加维生素C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治疗可投喂大蒜或大蒜素粉药饵,并结合全池泼洒消毒药物。

2.锦鲤疱疹病毒病: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投放经检疫合格的苗种;采用聚维酮碘定期消毒水体、养殖工具,保持水质稳定、溶氧充足;投喂添加有免疫增强剂的饵料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一旦发现疑似锦鲤疱疹病毒病发生,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样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诊断,同时采取以下紧急控制措施:病死鱼采用深埋法或化尸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养殖场内所有工具和器皿、池塘尾水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水体中较高溶氧。条件允许时,采用提高水温(33℃左右维持24小时)或降低水温(15℃左右维持24小时)的办法,可治疗该病。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天然植物药物进行投喂,对该病有治疗效果。

3.鲫造血器官坏死病:(1)在该病流行之前,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免疫增强剂进行免疫预防。(2)针对鱼体上的常见寄生虫和从患病鱼体中分离的致病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精选高效药物。避免多次、大量使用各种药物对养殖银鲫造成的应激性刺激。(3)调节池塘水质,优化养殖环境。(4)发病后要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氯制剂等消毒药物,可采用内服维生素C及保肝药,用生物、化学制剂等调节改良水质、底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进行保守治疗。

4.河蟹的肝胰脏坏死病:外泼以碘制剂为主的消毒剂,针对肝脏损害,可使用水产用保肝护肝产品内服,逐步调节与恢复肝脏组织和功能,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及抗病力;加强水体环境的改善与修复,定期使用生物底改剂;在饲料添加免疫多糖、虾蟹多维,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

5.河蟹颤抖病:加强蟹苗产地检疫,培育无特定病原蟹苗;苗种放养前使用高锰酸钾浸浴,杀灭河蟹体表寄生虫、螺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弃除运输过程损伤的扣蟹;鲜活饵料投放前用高锰酸钾消毒。扑灭措施:冬季用漂白粉进行清塘,彻底杀灭颤抖病病原螺原体后进水至正常养殖水位,同时彻底杀灭池塘中残留下的可能有螺原体携带的扣蟹、克氏原螯虾。

6.虾白斑综合征:放养健康的虾苗,虾苗放养前要经过检疫检测,确保放养的是不携带特定病原的虾苗。平时勤开增氧机,提高溶解氧,连续阴雨天气可使用增氧剂,辅助增氧。脱壳前注意提高免疫力,防止脱壳期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怀疑虾类病毒病发生时,保持养殖水体的高溶氧、低氨氮和低亚硝氮状态,维持养殖水体的温度、pH和盐度等水质指标稳定,可减缓发病速度。发现养殖对虾有患病迹象,及时送县市级以上水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检测确诊。确诊患病的亲体、苗种禁止用于生产、流通和交易。应及时捞出病死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7.河蟹的脱壳不遂症:引起脱壳不遂的原因很多,除患病引起外,主要有:水中缺钙,水呈酸性;营养不全面,饲料中钙含量太多,而磷含量不足,从而严重影响磷的吸收;蟹的脱壳素分泌不足;水中溶氧低,水质恶化等。可定期遍洒生石灰、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饲料中必须加磷,而不要加钙,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种好水草,保持水质优良、稳定,提高虾、蟹抵抗力,在河蟹集中蜕壳时,加喂蜕壳素来避免脱壳不遂。

8.其他注意事项

(1)强化日常管理,注意调节水质。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科学使用增氧机,改善水质。平时多关注天气变化,遇到突发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谨防池塘水体缺氧泛塘,关注养殖动物应激性反应,增强其免疫力。

(2)河蟹养殖过程中,定时加注新水,适度施肥,多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改剂,调节水质,改善底质,保证水质活、爽。营造蟹池良好生态环境,以提高河蟹机体抗病力。

(3)9月份是河蟹育肥的时节,要根据河蟹摄食量多少和天气变化,多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以促进河蟹消化吸收,增进食欲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时清理残饵,在定点投饵食场进行消毒。

上海市

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科

审签:肖雨

审核:安伟 分析员:彭军辉

9月份,气温逐步降低,养殖水温也会在一定范围内下降,这将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摄食,各养殖场(户)应抓住时机加强投饲。另外,南美白对虾收获在即,养殖管理不可松懈,严防养殖后期的疾病暴发以及天气突变所引发的意外状况,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 病情预测

1.草鱼、鲢鱼、鲫鱼、鳊鱼等淡水养殖品种:易发生淡水鱼细菌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2.鳙鱼、草鱼、鲫鱼、鳊鱼等淡水鱼:易发生指环虫、黏孢子虫等寄生虫类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3.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近几年上海地区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任务中,肝肠胞虫和虾虹彩病毒均有一定的检出率,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奉贤、金山等南美白对虾主养区。

4.河蟹:要警惕肠炎等病害。重点关注区域为河蟹主养区。

◎ 防控措施

1.加强养殖管理:由于进入养殖后期,池塘中残留有机物积累较多,加之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层容易产生分层对流现象,因此要着重监测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变化,防止各类养殖动物浮头、泛池或氨氮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定期消毒养殖水体;定期换水加注新水,适量补肥,保持藻相平衡,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嫩、活、爽状态。

2.防治淡水鱼类细菌性疾病:定期在饲料中添加Vc、大蒜素等,以增强鱼类自身免疫力;可采用国标渔药氯制剂、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采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中草药制剂可用根莲解毒散、大黄五倍子散等治疗细菌性疾病。

3.预防虾类病毒性疾病:加强病害预防措施,养成后期要提高巡塘频率,密切关注虾类生长情况;注重调水和底改,适时打开增氧机,促进上下层水的循环,使整体水环境指标保持一致;及时捕捞出售达到商品规格的虾,缓解水体承载力,在促进对虾健康生长的同时保证养殖收益。

4.防治河蟹肠炎病:改善底质以减少有害菌的滋生;适量投喂新鲜饵料,减轻肠道负荷;发病期间,可在饲料中拌入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国标抗菌药物。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审签:李斌

审核:曹根宝 分析员:杨锐

9月份,养殖鱼类经过夏季的强化培育,水体中载鱼量迅速攀升,随着气温的回落,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塘底代谢物与残饵因池塘上下水层交换加剧,易造成水质恶化,诱发各种疾病。现将宁夏9月份水产养殖病情预测预报如下。

◎ 病情预测

1.细菌性疾病:易感染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疖疮病和打印病。关注区域为高密度养殖场。

2.寄生虫性疾病:易感染车轮虫、指环虫和小瓜虫病等疾病。关注区域为全区各养殖场。

3.非病原性疾病:易发生肝胆综合征,关注区域为全区各养殖场;镇朔湖、沙湖等大水面区域易发生三毛金藻中毒症。全区各养殖场注意防范缺氧症引起的泛塘。

◎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进入养殖鱼类生长中末期后,水体中的载鱼量仍然在增加,应持续关注水质变化,定期加注新水或适度换水。经常监测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控。每15天对养殖水体全面消毒一次,推荐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可有效降低鱼类粪便等排泄物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根据温度变化,适当延长增氧时间,预防浮头,保证养殖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

2.根据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科学把控投喂量,避免鱼类过量摄食。每15天增加伴饵投喂的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每天一次,连续3天,可以增强鱼体自身免疫力。

3.加强日常管理,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对离群独游、游泳失衡、摄食异常、体色发黑或死鱼等情况,提早诊治、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降低损失。

4.秋季是有毒藻类小三毛金藻高发时节。日常管理中一旦发现池塘或湖泊内野杂鱼类开始溜边,水质清瘦变黄时,应及时采样检测小三毛金藻。出现阳性结果,可使用硫酸铵等有机肥,控制养殖水体总氨氮含量稳定在0.5ppm~1.5ppm,能有效改善水质,增殖培养有益藻类从而抑制小三毛金藻,达到预防、治疗小三毛金藻中毒的目的。

(二)治疗措施

1.细菌性烂鳃病:外用刺激性较小的渔用国标碘制剂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备注:休药期内禁止出售商品鱼),按产品说明足量拌饲投喂。

2.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败血症:可用恩诺沙星(备注:休药期内禁止出售商品鱼)治疗,每千克鱼体每日2次、拌饵投喂量(100g:10g)0.3g,连用3天~5天。

3.赤皮病可投喂氟苯尼考粉或恩诺沙星粉(备注:休药期内禁止出售商品鱼)抗菌药饵治疗。

4.车轮虫、指环虫病: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5.小三毛金藻中毒症:发病时应及时使用硫酸铵等有机肥,控制养殖水体总氨氮含量稳定在0.5ppm~1.5ppm,有效改善水质,降低水体pH值,增殖有益藻类抑制小三毛金藻,达到预防、治疗小三毛金藻中毒症的目的。

6.打印病:可使用含碘消毒剂或氯制剂,按产品说明足量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次。

天津市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签:冯守明

审核:马文婷 分析员:林春友

随着气温逐步下降,池塘养殖水环境得到改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危害程度逐步减弱。但仍应关注以下疫病造成的危害。

◎ 病情预测

1.池塘养殖鱼类: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同时应注意锦鲤疱疹病毒病、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潜在危害。重点关注淡水、半咸水鱼类养殖区。

2.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易发生烂尾病、车轮虫病。重点关注海水工厂化鱼类养殖区。

3.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弧菌病。重点关注南美白对虾养殖区。

◎ 防控措施

1.养殖鱼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1)投喂免疫制剂,提高鱼体的免疫力、抗病力。(2)发病后,要做好对发病池塘的隔离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2.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烂尾病防治措施:(1)注意改善池塘养殖水体,防止因缺氧等因子诱发烂鳃病。(2)随着池塘水质逐步改善,养殖鱼类食欲增强,因此要严格控制投喂量,防止因投喂过量引发肠炎病。(3)对于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池塘,每半月泼洒一次国标消毒剂,防治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4)养殖鱼发病后,全池泼洒国标水环境消毒药物,内服国标抗菌渔药药饵。

3.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措施:(1)投喂免疫增强剂,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2)对虾发病后,用网具将病虾、弱虾捕出,减少疫病的传播。

江西省

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江西省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

审签:易建平

审核:田飞焱 分析员:孟霞

9月份,夏秋季节交替,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上下水层对流加大,同时池塘养殖生物存池量增大,水中污染物积累,易出现多种疾病同时发生的现象,尤其要注意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变化。依据历年发病特点及气候条件,9月份疾病预测如下.

◎ 病情预测

1.草鱼:9月还处高温期,但下旬气温会转凉下降,水温在27℃~32℃之间,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处于流行高峰期;草鱼出血病往年同期发病率相对较高;这时期还易发生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等疾病。

2.鲢、鳙:9月水温在27℃~32℃之间,是细菌性败血病的流行高峰期,另中华鳋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等,也是此阶段该品种易发的疾病。

3.鲫鱼:易发生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细菌性败血症、竖鳞病、指环虫病、孢子虫病等。

4.鳗鱼:易发生烂鳃病、腐皮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

5.中华鳖:易发生溃烂病、疖疮病、腮腺炎病等。

6.河蟹:易发生颤抖病、烂鳃病、腹水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

◎ 防控措施

1.9月仍是高温期,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加,上下水层对流加大,同时池塘养殖生物存池量增大,水中污染物积累,本期管理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变化,防止浮头甚至泛池或氨氮、亚硝酸盐中毒。注意补水,有条件的加大换水量,同时开足增氧机,避免缺氧和水质恶化。

2.注意水质调控。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天气闷热,阴天气压降低,暴雨过后、遇冷空气水温骤降等天气,要特别注意,加强巡塘,发现泛池立即打开增氧机,同时注入新水,减少或停止投饵。

3.草鱼出血病:苗种注射灭活疫苗,流行季节每隔20天~25天定期用消毒药物进行全池泼洒或食场泼洒,并结合内服免疫增强剂进行预防。

4.治疗细菌性疾病可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敏感度高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饵内服,同时配合中草药和维生素内服,效果更好。

5.若发生水产养殖病害要请当地水产执业兽医诊治。另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可参考“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

重庆市

重庆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签:王波

审核:陈玉露 分析员:高雅英

9月天气逐渐转凉,气温起伏不定,根据重庆市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趋势和预测分析,预计上旬仍可能出现2次~3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9月中下旬以后将进入华西秋雨阶段,特别在渝东北和渝东南降雨较常年要偏多,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和应对雨天对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

◎ 病情预测

根据近年同期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我市的重点养殖品种易患病如下:

1.草鱼:易发生肠炎病、烂鳃病、肝胆综合症。重点关注全市精养草鱼池塘。

2.鲢、鳙: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鲢中华鳋病,当年鱼种易发生车轮虫病。重点关注鲢、鳙养殖主养殖区。

3.鲤、鲫: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锚头鳋、指环虫病。重点关注全市高密度养殖池塘。

◎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科学投喂。按需投喂新鲜饲料;草食性鱼类(例如草鱼),可以配合投喂青饲料;可定期投喂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增强鱼的抗应激能力。存放饲料的空间尽量保证通风干燥,经常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不要长期投喂药饵。

2.注意水质调控。经过前期的生长旺季,鱼的排泄物较多,水质易恶化,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定期使用生石灰,保证池水pH值7.5左右;根据水质情况,选用合适的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定期充水换水,保证透明度,使养殖水体水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3.加强生产管理。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阴雨天气压降低、暴雨过后、遇冷空气水温骤降时,要加强巡塘;勤开增氧机,预防或减轻浮头;暴雨后,塘水过度浑浊可泼洒生石灰使塘水变清;及时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销售,保持合理密度;捕捞选在水温较低或溶氧较高的时候,捕捞前一天减少投饲量。

4.药物预防。可食场挂袋(篓),内服中草药,预防疾病发生。

(二)治疗措施

1.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用含氯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1.0g/m3~1.5g/m3水体;氟苯尼考拌饲投喂,用量5mg/kg~15mg/kg鱼,每日1次,连服3天~5天。

2.锚头鳋、鲢中华鳋病:用4.5%的氯氰菊酯加2000倍水稀释均匀后全池泼洒,用量0.02mL/m3~0.03mL/m3水体,7天~10天后检查锚头鳋虫期,根据复发情况决定是否再次用药。

3.肝胆综合症:减少或停食几天,改用低蛋白含量饲料,内服肝胆利康散,用量0.1g/kg鱼,连用10天,有条件可增加青饲料减少精饲料。

4.车轮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一次用量,每立方水体,0.5g和0.2g配制成合剂后全池泼洒。指环虫病用10%甲苯咪唑加2000倍水稀释均匀后全池泼洒,用量0.1mL/m3~0.15mL/m3水体。

5.登录新版“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http://www.adds.org.cn),该网站有值班医生在线看病,专家咨询诊疗,水产养殖管理技术和病害防控知识查询等服务,医生回复问诊及时准确、使用方便。

猜你喜欢

虫病细菌性水体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