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鲍德里亚早期思想为起点重新认识物

2020-11-18杜煜

速读·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消费

杜煜

◆摘  要:从鲍德里亚对“物”的关注和部分观点作为出发点,借用拉康的“镜像阶段”,提出作为消费商品的物的两个功能:一是人在“镜像阶段”反观和认识自身的功能,二是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具有中介功能的物。不论是人对自身还是人对他人的认识及相互影响中,人都赋予了看似间接的“物”以主动的主体性地位,人成了“有限的造物者”并对所造之物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和依恋的背后,是对自身主体性和自身称神的迷恋。在消费社会对物拥有无限权力的主体需要规限和反思。

◆关键词:鲍德里亚;物;消费;中介

一、物的镜像功能

“物品变成了系统中的符号,这种身份转换,同时也包含人与人间的关系的改变,它变成了消费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物品之中并透过物品自我‘完成和自我消解,而物品成为人和人的关系必要的中介者……”“我们看到,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指涉又是缺席,既被包括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而系列便是在呈现它。”《物体系》是当代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968年,在其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鲍德里亚从物 的消费又到符号消费,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消费文化理论。鲍德里亚看到了物(object)对人本性的支配与异化,也看到了其背后的“符号”消费。

在鲍德里亚早期的工作中,他“致力于探究符号秩序是如何终结了象征秩序(即,用乔治·巴塔耶的话来说,世俗世界是如何取代了神圣世界)。”在鲍德里亚那里,世俗世界的发展过程是物的权力不断增长和主体地位逐渐萎靡的过程。“同样的,今天所有的欲望、计划、要求、所有的激情和所有的关系,都抽象化(或物质化)为符号和物品,以便被购买和消费。”鲍德里亚认为,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们按照它们的节奏以及不断被取代的现实生活着。

实际上,鲍德里亚看到了物背后的意义,认为物就是一系列意义,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商品,令消费行为产生了更复杂的动机。从这里开始,可以看出物已经具备了人在“镜像阶段”反观和认识自身的功能。

镜像阶段(the mirror phase)的概念是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6至18个月的婴儿在镜子中观察到自己并且会觉得很快乐,这是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意识到了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有联系。这是一个无力控制自己行动、可能完全依靠着自身本原欲望的一种“无秩序状态”支配的婴儿将自己在镜子中的整体形象理解定义为自己的阶段。这是一次身份认同,拉康将这个阶段理解为“一次认同”(identification),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身份确认,从和镜子中的形象动作的不断同步不断确认从而表明那就是自己。“镜像阶段讲的是关于自我的构成与本质以及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而拉康自己也表明过,镜像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过程“会是人们所有派生认同的根源”。

消费的社会的物的种类和数量其丰富程度是空前却绝不是绝后。主体的个性表现在个人物品的定制化及私人化上,哪怕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想法都可以立即兑现成真。一个物的存在必定等于一部分被物化的主体的存在,因此,物的存在是主体存在的“镜像反映”,像婴儿从镜中确认自身存在一样,主体通过与之相关的物确认其存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物因此具有了反映、显示主体的“镜像功能”(the mirror function)。消费社会人与物的粘合性是不可剥离的,人与物的交互是时时的,这样的紧密连接与同步保证了镜像功能反映的准确性。就像现实世界的一切和其在镜中的一切一定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样,反过来,消费社会的物也一定对应着相应的主体需求和目的。

这种通过物对自身甚至他人的认识、反思和关照的深入和全面的程度是否代表了主体关照自身功能的异化?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类古老的原始社会中,或者是现代世界的某些与世隔绝的部落中,在物的种类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个体通过对方身上的服饰、标志甚至体型和外貌就可以判断对方是否是部落首领。而对于自身,则是根据自己的身形体格、能够捕获猎物的数量质量来对自身进行自我身份认同。这是因为迄今为止就我们可知的知识而言,我们的存在是由笛卡尔的“思想”和“广延”构成的,只要这种认识一刻不被打破,我们作为自然物的存在,就会和同样具有广延的其他自然物和人造物有无限的交集。

二、物的中介功能

作为主体的人先是被自然环境所包围,然后是无形的国家政权(保护同时约束)环绕,然后是居于中心的作为个体的人存在。现在在不计其数的“物”的裹挟之下,它们的野心是充满塞满除自然和国家之外的个体人身边的每一个缝隙。如鲍德里亚所说,物品成为了人与人关系必要的中介者。“物联网”的实质是“人联网”,象征意义与功能都融合集中在了物的身上,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借物识人”。主体被愈来愈密的物的网络包裹,寄居其中,而同时物也得到了主体的精神认可和需要,也反过来在主体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互联网赋予了看似没有生命的物以无限活力,从此它们睁开了眼睛,张开了嘴巴,正式介入了人与人之中,并广泛参与互动。物依然是为人所用的物,地位却有变化。物不仅变成了一面面镜子成为了反映照映一切的标准符号,也变成了一个个话筒和录音笔,无论主体授权与否,默默记录一切,使主体变成物的一种——单一扁平的数据。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在基于边沁(Bentham)的“全景敞视建筑(panopticon)”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个新术语“全景敞视主义(Panopticism)”。全景敞视建筑是一种建筑学形象,其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有着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的瞭望塔,环形建筑中布满小囚室。中心瞭望塔的监督者可以透过小囚室的窗户在被囚禁者不知道的情况下随时对其进行监督,而被囚禁者可以是“一个疯人或一个病人、一个罪犯、一个工人、一个学生”。哈贝马斯说,在对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为久远的。沿着现代性的道路一路走下去,全景敞视主义俨然已经变成了“全时全景敞视主义”(All-time Panopticism),纵观每个主体的一生,其从生至死的全部存在都被捕捉在、暴露在了全景敞视建筑中。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里,主体多了一种存在形式变成了数据,即物的一种。

在福柯的哲学辞典中,“技术”几乎与“权力”等价,消费社会对福柯的这种用法依然适用。“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影响力,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预定影响的能力,或者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权力的两端联结的是人,借助技术手段,全时全景敞视主义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物化中最典型、最广泛的代表。“全景敞视建筑应该被视为一种普遍化的功能运作模式,一种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确定权力关系的方式……甚至到了我们现代,它还会产生许许多多设计中的或已实现的变种。”事实上福柯对于全景敞视主义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早就做出了预判。

本节旨在通过论述全景敞视主义在时间、空间中存在的普遍性,因而成为了人与人关系物化的最典型代表,至于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如何施加影响以及施加什么样的影响则是沿着福柯的技术哲学继续讨论的内容。在全时全景敞视的情形下,人人都可能成为观察者,也可能成为被观察者,在监视的环境中得到的保护和受到的威胁同等增长。技术化的物在强化主体安保的同时也削弱了他的安全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步步地物化、技术化之后变得尖锐而敏感。之所以提出全时全景敞视主义在于强调主体所处的环境不仅是全景敞视开放式的,而且在时间上是终身处于随时可被检视的开放环境中。

三、主体的迷失和残缺

“在这种物的诱惑之中,主体将自己的所有能量都转移到了客体那里。”“在其唯心性格中,各个物记号相等同,而且可以无尽地增殖:它们必须如此,为的是随时填满一个缺席的现实。消费之所以无法克制,其最终原因,便在于它是建立在欠缺(manque)之上。”鲍德里亚勾勒的图景中物具有完全的自由和主动,而消费主体则倒退为物。

对于物的依赖,在于主体通过自己消费而拥有的物,不仅建立起了自己与他人的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关系,也使自己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深深的满足。消费行为的复杂性使人很难将物的扩张和膨胀归为消极或恶。越是依赖,镜像的准确性就越大,就越能够照见自身,确认自身与环境及其他人的关系;反之也是一样,主体越是希望从自身之外去寻求对自己的认识和认同,他就越是对物产生依赖,需要物对其自身的一切来背书。主体的思维、思想、与世界的关系等必须以消费行为及消费物的途经去传达,在物的数量和种类极端扩张的情形下,主体显得如此渺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始社会,我们通过自然物或者简单的人造物的认識和反思是模糊简单,是象征的,是单一标签的,最多能称作是一种原始符号。物对人的反映和映照是模糊的,是如此粗糙的,以致于根本不能将其称作“镜”。而物的极大丰富且重要的当今,其丰富程度决定了其是精准的,物的符号已然变成了语言,而语言的“所指”则还在不断地扩大中。鲍德里亚所担心和批判的即是,在物及其背后意义的不断扩张外延中人的主体性地位。而实际上,物的创造者是人,物背后意义的赋予者还是有“广延”和“思想”的人,物和人的关系此时就如同“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衔尾蛇(Ouroboros)一般。借用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提到的造物者创造的宇宙生命体的特性:“它是自己作用于自己,一切都在自己里头。造物者认为,自我满足者较之于依赖他物者要更好。”我们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自我满足者,通过物我们随时随地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广延化”。同时我们也实在成为了“有限之神”(《蒂迈欧篇》),“他是先造灵魂,使之更老练,更有能力,从而能成为身体的主人和统治者。”只是在这里,我们赋予物的精神和意义使其有了灵魂,而这“灵魂”又成为了物的主人和统治者。

我们对于被注入了精神的物产生了一种移情作用,与物共生会逐步丧失退行能力,如果依赖过于强烈达到了自恋的程度以致成为了跛子,摔倒就成了必然。艺术的思维和表达完全依赖消费物而存在,沉思也不再具有力量。“达到目的的手段可能最终成为满足本身”对被造之物的沉迷会导致对自身的迷失,或者主体已经迈入了一个美丽“新世界”。

注释:

物:文中在鲍德里亚理论中的“物”一般指消费社会的物,出现在其他地方的“物”除了指消费社会的“物”,还包括人造的一般物,与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未被人加以利用的自然物相区分。

参考文献

[1]尚·布希亚,林志明,译.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11):68-74.

[3]张翔.采取物的立场——让·鲍德里亚的极端反主体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Jean Baudrillard,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 & Structures[M]. trans by J.P Mayer. London: SAGE,1998.

[5]福原泰平,王小峰,李濯凡,译.拉康—镜像阶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6(148):24-27.

[7]Lacan, Jacques. Ecrits. A Selection[M]. trans by Bruce Fink.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2002.

[8]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9]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经济·管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

[10]Jean Baudrillard. Forget Baudrillard: Interview with Sylvere Lotringer,in Bau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M].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3.

[11]柏拉图,谢文郁,译.蒂迈欧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消费新经济
熔断机制
28
读者消费俱乐部
读者消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