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某水厂嗅味物质全流程控制技术应用

2020-11-18黄孟斌邵志昌张伟德

净水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原水水厂投加量

黄孟斌,邵志昌,杨 颂,张伟德,杨 峰,武 洋

(深圳市深水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1)

嗅味作为水质的物理感官性状,会严重损害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水的可饮性[1],用户饮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症状。人们要求解决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水源水的嗅味问题主要由水中的藻类代谢物包括2-甲基异莰醇(2-MIB)引起[3]。当前,我国自来水厂多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有限[4]。因此,探索通过常规工艺优化以实现嗅味物质有效控制的技术措施,是极其重要和紧迫的。

本文以2-MIB为主要控制目标,研究水厂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工艺、沿程非破壁除藻方法的关键技术,通过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集成,将研究成果在深圳市长流陂水厂进行示范应用,基本建立了以预处理(高锰酸钾、粉炭)强化混凝、石英砂过滤、加氯消毒的多级屏障嗅味物质的全流程控制技术,出厂水2-MIB浓度的控制得到了全面保障。

1 水厂概况

长流陂水厂位于沙井街道新玉路,占地面积为10.3万m2,设计规模为35万m3/d;分四期建设,一期为5万m3/d,二、三、四期分别为10万m3/d。水厂常规净水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长流陂水厂示范前工艺流程图Fig.1 Process Flow before Demonstration of Changliupi WTP

2 水质及水厂现状分析

(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pH值波动大,在6.89~9.76;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长期不合格;铁、锰季节性超标;耐氯片状菌群不间断出现,原水微生物指标严峻。

(2)水源高藻所致的嗅味问题

4月—8月,水厂季节性高藻暴发,最高达1.7×108个/L,产嗅藻类带来的嗅味问题突出。其中,优势藻种是假鱼腥藻和颤藻为代表的蓝藻类[5],约占藻类总生物量的50%~60%;属于产嗅藻的假鱼腥藻数量高达107个/L,导致近些年原水经常出现2-MIB异常增高的情况。原水中2-MIB浓度为40~60 ng/L,夏季最高可达98.82 ng/L。

(3)水厂投药系统设施落后

完善的药剂投加系统是保障水厂稳定运行的基础,而长流陂水厂现状加药设施简陋、布置分散,应对水质突变能力差;水厂无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和高锰酸钾投加设备设施,无法有效应对季节性高藻暴发时带来的水质问题。因此,增加优质的投药系统,以及与现有工艺系统耦合,强化对藻类的去除,是有效应对嗅味问题的关键。

(4)水处理构筑物效能差

斜管沉淀池效率低,管径为25 mm的传统型蜂窝斜管存在过水断面偏小、易跑矾花、斜管挂泥快、滑泥不顺畅和积泥多等问题;滤池反冲洗系统老旧,冲洗强度偏低,冲洗不彻底,导致藻类易穿过滤料层进入清水池,加氯氧化藻类后,释放嗅味物质;清水池混合效果差,现有三、四期清水池由于导流墙间距过宽(平均宽度为12.14 m)、长宽比较小(14.6),水流速度缓慢,存在死水区和滞留区,混合效果差,需投加更多的氯化消毒剂来保障消毒效果,从而加速了清水池中残留藻细胞破裂和嗅味物质释放。

3 前期试验探索

针对原水水质特点及水厂存在的嗅味问题,从活性炭吸附优选、氧化除藻以及生物降解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了适合水厂嗅味问题的联合处理技术。

3.1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

(1)选择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2-MIB类嗅味物质时应考虑:①活性炭的微孔特征,以微孔孔容为主要参考的筛选指标,建议采用微孔孔容为0.2 cm3/g以上的活性炭,如表1所示;②粒径对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也有较大的影响,粒径越小,吸附嗅味物质效果越好,适当选择目数较大的活性炭,建议采用250~350目的活性炭。

(2)活性炭吸附2-MIB的性能与其微孔特性(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显著正相关,与其比表面积及总孔容的相关特性不显著,这说明有较多微孔结构的活性炭对嗅味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综合考虑利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典型物质的效能及投加量,建议活性炭的孔容控制在0.2 cm3/g。粉末活性炭投加后的吸附时间宜控制在1~1.5 h。对2-MIB来说,可以利用其90%的吸附性能,在原水2-MIB浓度不超过100 ng/L的条件下,投加20~30 mg/L的粉末活性炭,保证出厂水2-MIB控制在阈值(10 ng/L)以下。

由图2可知,Ct/C0表示吸附量,2-MIB在90~12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GSM在30~60 min即达到吸附平衡,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吸附能力。示范工程因投加条件限制,投加活性炭的吸附时间能达到1~1.5 h, 2-MIB基本能够利用其约90%的吸附性能。

表1 活性炭吸附量与2-MIB相关性分析Tab.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2-MIB

图2 活性炭的吸附平衡曲线Fig.2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urve of Activated Carbon

3.2 氧化除藻技术优化

(1)以产嗅藻——假鱼腥藻为试验对象,研究KMnO4、Cl2、O3这3种氧化剂的作用效果,发现其破坏藻细胞后产生的2-MIB浓度各不相同。对Cl2来说,其破壁能力高于O3、KMnO4,3种投加量的Cl2在反应进行10 min时均已破坏,其胞外2-MIB浓度随着反应时间的上升而上升,几乎没有氧化去除。对O3来说,在0.2 mg/L的低投加量时,胞内外2-MIB浓度变化不大,对藻细胞无明显破坏;当投加量增至0.5 mg/L时,藻细胞被破坏,胞外2-MIB浓度逐渐上升,随着反应的进行,部分2-MIB得到降解,浓度有一定的下降。但是,O3通常作为深度处理技术应用,常规工艺条件下作为预处理,从成本上来说并不合适。对于1.0 mg/L的KMnO4,藻细胞基本没有破坏,胞外2-MIB浓度无明显变化,只有在高投加量条件下,胞外2-MIB浓度才会出现显著升高。因而,对产嗅藻类来说,KMnO4的氧化特性满足适度预氧化的需要。

(2)对水厂原水进行预氧化试验,发现与投加量为1.2 mg/L的NaClO和0.6 mg/L的ClO2相比,投加量为0.2 mg/L的KMnO4对藻细胞的去除率不高,但结合后续的混凝沉淀试验,KMnO4对藻细胞的去除显著提升,且无明显藻细胞破裂现象。说明,经过适度KMnO4氧化后,可以满足强化混凝去除产嗅藻细胞、避免嗅味物质释放的需求。因而,KMnO4投加量基本控制在0.1~0.3 mg/L。

4 示范工程改造内容

结合水厂的水质提升需求和嗅味控制工程应用示范的要求,对水厂进行升级改造。主要核心内容为吸附去除技术和沿程非破壁除藻技术,其工艺流程为:原水-预处理(高锰酸钾、粉炭)-机械混合池-隔板/网格反应池-斜管沉淀池-砂滤池-加氯消毒-清水池。

改造内容是预处理工艺的优化,利用KMnO4适度的预氧化作用,达到强化混凝的效果,避免藻类胞内嗅味物质的释放;通过粉炭吸附,去除大部分胞外的嗅味物质,利用后续的沉淀混凝和过滤工艺,实现对藻细胞的截流去除;通过沉淀池及滤池系统的改造,实现反冲和排泥的优化,降低藻类及嗅味物质二次进入工艺池的风险;优化消毒投加工艺,防止后续加氯消毒过程中嗅味物质的释放,从而实现嗅味物质的多屏障控制技术示范功能[5]。升级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改造后示范工程工艺流程Fig.3 Process Flow Chart of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after Reconstruction

5 示范工程技术设计

5.1 吸附去除技术

新增1套一体化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设计投加量为50 mg/L,储存量为35 t,配药浓度为10%,投加点设置在原水总管。试验确定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30 mg/L,接触时间保持在60 min以上,从而吸附去除原水中已有的嗅味物质。

5.2 沿程非破壁除藻技术

(1)替代Cl2预氧化技术:采用KMnO4替代Cl2预氧化,投加量控制在0.1~0.3 mg/L,配药浓度为3%,减少预氧化引起的藻细胞破壁情况,从而降低细胞破碎产生的致嗅物质释放。

(2)强化混凝沉淀技术:采用新型U型斜管代替传统蜂窝型斜管,优化自控排泥方式,进一步强化混凝效果,提高对藻细胞的沉淀去除,同时减少沉淀池积泥引起的嗅味物质释放。

(3)滤池反冲洗系统改造:新增反冲洗水泵2台,流量为1 400 m3/h,H=11 m,变频控制;罗茨鼓风机2台,Q=100 m3/min,变频控制,代替原有流量偏小的反冲洗水泵和鼓风机,改善滤池反冲洗效果,保持滤池良好的过滤效果,提高滤池对藻类的截流作用。

(4)清水池消毒工艺优化:改造清水池的导流墙,导流墙间距平均宽度为7.7 m。水流廊道长宽比为59.7,L/D>50,提高了消毒效果,控制氯化消毒剂的使用量,可避免藻类细胞破裂;优化NaClO投加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改进常规的PID控制器,使NaClO投加自控系统稳定性更好,可精确控制NaClO的投加量,减少过度投加而加剧藻细胞破碎。

6 技术应用运行效果

(1)通过全流程非破壁除藻、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应用,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改善明显,其去除率平均值为90.27%,较改造前提高了48.9%,出厂水的2-MIB浓度基本上低于5 ng/L。

由表2可知:改造前出厂水的2-MIB浓度长期超出标准(10 ng/L);改造后稳定运行的出厂水2-MIB浓度低于5 ng/L,符合要求,表示示范工程对2-MIB起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

表2 示范工程前后的2-MIB去除效果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2-MIB Removal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2)通过优化预氧化工艺,采用KMnO4代替Cl2预氧化工艺,藻细胞基本无破碎现象。因此,经过预处理后,2-MIB含量基本不变,KMnO4预氧化基本不会导致藻细胞2-MIB的释放。

(3)改造斜管沉淀池和优化沉淀池排泥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除藻效果。改造前后,沉淀池除藻率提升了10.06%,出厂水总藻数下降了80.0%。

(4)本次示范工程单位制水成本为0.069 3元/m3,相比同类型水厂、同等规模的工艺,改造成本较低,表3所示。

表3 单位制水成本费用明细Tab.3 Unit Costs List of Water Production

7 结语

为控制嗅味物质2-MIB的产生,长流陂水厂通过工艺优化升级改造,以沿程降藻为核心,以活性炭吸附技术为主要手段,以不破碎藻体的除藻工艺流程为导向,从粉末活性炭选择优化、产嗅藻强化去除、消毒工艺优化等方面着手,形成了1套多级屏障嗅味物质的全流程控制技术。采用全流程工艺强化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嗅味物质的控制,充分保障了水厂的供水水质安全。

猜你喜欢

原水水厂投加量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磁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矿井水实验研究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反渗透淡化水调质稳定性及健康性实验研究
原水大阵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NaOH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水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