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

2020-11-18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钟林洁黄小红唐单单韦德恒

营销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零售额支配消费品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韩 谦 钟林洁 黄小红 唐单单 韦德恒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稳中有进的发展阶段,国内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国外的国际环境局势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不可控因素如疫情等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央明确表明我们应做好长期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不可控因素如疫情等会对我国的出口产生巨大的影响。消费往往与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相关,但是消费的增长的作用机理复杂,统计口径不一,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尝试以消费品零售额作为消费的量化指标,从浙江省人口规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旅客周转量、城市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写方面,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与分析。

二、模型选择与建立

(一)确定变量

1.浙江省人口规模

消费的基础就是人口,人口需要生存就会产生消费,人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消费,一般来说,人口越多,家庭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所需要的消费就越多。本文采用浙江省统计年鉴中1990年-2018年人口规模作为观测值进行研究。

2.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衡量市场物价的指标,其中涵盖了居民生产所需的大多数物品价格,能够很好的反映社会物价的变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越高,代表物价越贵,相应的居民消费欲望和需求就会降低。

3.旅客周转量

旅客周转量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旅客无论是以旅游为目的还是以公务、探亲为目的,都会产生不少的购买行为,产生大量的消费,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消费品零售额的上升。将旅客周转量纳入研究范围,会使消费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拓宽。

4.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收入水平是拉动消费的根本动力,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现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我将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开研究,来探寻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和城市、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看出城乡之间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

(二)模型设定

表1 变量设定及其含义

根据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设定,并且为了避免数据的异常大幅波动,将其取对数,然后设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

三、模型参数估计与回归结果分析

(一)模型的参数估计

用stata分析,得到初步模型为:

(二)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表明X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每增加1%,y减少1.1%,可能是由于新增人口会产生育儿成本,家庭需要牺牲一个壮年劳动力用于照顾孩子,医疗,教育等支出导致消费品的需求降低, X2代表物价水平,与消费品零售额具有抑制关系,符合经济意义检验,X3与消费品销售量呈正相关,旅客在旅途中会产生购买行为,对消费品销售量具有促进作用,这符合经济意义检验。X4、X5分别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增长会促进消费的增长,这符合经济意义检验。

(三)统计检验

1.可决系数R2=0.9993,说明拟合优度很好。

2.F检验:F=3691.41大于临界值3.02,且其伴随值为0.0000,明显小于0.05,说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3.T检验:X2和X3的t值小于2.093说明其对模型没有显著影响,X1、X4、X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y)有显著影响。

(四)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设置的模型有五个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相互作用对解释变量产生影响。因此,每个解释变量之间均可能存在相关性,利用stata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图,其方差膨胀因子均值>100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接下来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修正模型:

(1)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由于人口是社会和经济的基本,所以将人口的解释变量保留,逐步将其他的解释变量引入模型,故先建立Y与X1的一元基本线性回归模型。

(2)逐步回归

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个引入模型,经过反复的引入—检验—剔除,最终确定理想模型为:

2.统计检验

(1)判定系数

R2=0.9992,说明被解释变量的99.92%的变动可以由解释变量的变动解释,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

(2)F检验

F=6379.76,查表得临界值3.29,远大于其临界值,其伴随概率0.0000,远小于0.05,表明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3)T检验:浙江省人口数(lnX1),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lnX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lnX5)的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2.11,表明这三个解释变量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lny)有较强的相关性关系。

3.自相关性检验

(1)D.W检验

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取n=19,K=3,查DW检验 表,dL=1.08 dU=1.53, 而 DW 值 为 1.119,dL<DW<dU,则DW检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2)LM检验

利用之后一阶的拉格朗日检验,得到Prob > chi2=0.05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利用滞后2阶的拉格朗日检验,得到Prob > chi2= 0.0618,不存在高阶自相关。

(3)异方差检验

对修正模型进行White检验,以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性,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图中可以得到prob>chi2=0.2512,表明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存在异方差性。

(五)模型结论

最终模型:

四、结论

(一)模型结论

1.显著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变量有3个:X1、X4、X5。浙江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城市人均收入水平对消费品零售额的影响大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对消费品零售额的影响程度,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对于消费更加积极。浙江省人口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增加,但人口数量增加,养育新生人口的经济成本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家庭的必须性支出例如医疗,教育等开支项目的增加,导致家庭可用于消费的资金减少,这符合社会经济规律。同时,城市中养育孩子往往会牺牲一个家庭的壮年劳动力,这会使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使得消费品零售额下降。

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影响不显著的变量有2个:X2、X3从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负面影响,旅客周转量X3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影响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二者均不显著。从经济意义来看,这两者的经济意义符合经济规律,不显著可能是数据搜集的局限性或模型设定问题导致的,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二)刺激消费的办法

根据以上得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可知人口,城市人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对消费品零售额的影响,并可以得出以下刺激消费的方法:

1.模型得出人口的上升会对消费品零售额产生抑制作用,我们需要降低生育成本,或者实行更有效率的社会化抚养,解放在家照顾小孩的壮年劳动力,使得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消费。

2.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品零售额有刺激作用,我们可以从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刺激消费,例如加强职业教育,加强高等人才建设,加大力度搞扶贫,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3.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品零售额有刺激作用,但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品零售额的刺激作用没有城市的刺激作用大,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理财观和消费观,和农村消费品种类不够齐全、网络购物对农村的渗透率不够,农村对消费品的需求量不如城市对消费品的需求量那么高,可通过健全农村销售系统,提高网络购物和快递下乡的便利性,加大力度落实惠农政策和加大力度搞扶贫,让农民有钱花、愿意花、方便花。

猜你喜欢

零售额支配消费品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2020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开幕
云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跟踪导练(四)4
2016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近9000亿元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最畅销的玩具是哪些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