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架起连心桥 家校合力育栋梁

2020-11-17杜树扬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长

杜树扬

不可否认,学校和家庭之间教育的“不同步”,至今对有些学校来说依然是大问题。曾经,在每周一的班主任例会、学期中的教师论坛、教师漂流随笔中我们经常听到、读到这样的话:“我请专人、专车接送你上学,为你操碎了心,你就考这样的成绩?”“老师,我得忙工作,孩子交给您我就放心了!”甚至,有的家长振振有词地辩解:“我要是什么都会,还用老师干什么……”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解决孩子学习缺乏动力,自主管理能力差的问题?如何避免 “5+2=0”的尴尬?如何化解家校矛盾,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谈到,“家庭教育由于具有启蒙性、个别性、生活性、随机性、隐潜性等特点,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我们深深认识到:学校教育必须获得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教育的引领才能实现和谐共赢。

一、 建章立制破难题

我们认真研究上级通知精神,结合新教育实验家校共育行动路径以及市县的“新教育十新”项目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出台了相关文件政策。怎样让家校共育的美好愿景落地?我们经过调研,真正了解到家校教育的瓶颈所在,真正了解到我们学校家庭教育的问题。大家达成共识,组建家委会,成立家长学校,在家校之间打造一座沟通共生的桥梁,让彼此听到对方的心声,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

学校设立家校共育研究室,下设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聯谊会,形成了家、校、社 “三位一体,立体联动”的多元育人体系,从班级到年级再到校级的家长工作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构建了三级家委会管理网络,搭建起了畅通的交流通道。

家长校访,可以直接进入教师办公室交流,可以进入教室听课,可以巡视校园,也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规范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协作教育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十年来,家委会经历了四届校级委员换届选举,但因为参与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每位家委会成员都自觉成为学校工作的宣传员、协调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智囊团,成为联系学校和广大家长的桥梁与纽带,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年轻的父母希望能采用新型实用便捷的沟通模式,我们从刚开始的博客到微信、CCTALK网络直播,音、视、听全方位服务,内容从理念引领到方法指导,去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更大效益,让家校携手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让每个生命更精彩的办学宗旨真正落地……

四年级莹莹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太好,学习成绩不理想。爸爸妈妈经常对着我大发雷霆,发完火之后,就又各忙各的。自从他们去学校上了几次课,我觉得他们好像变了,他们放下了手机,离开了电脑电视,能够陪我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了……脾气也变好了,发火的次数慢慢少了。当我做错事时,他们能耐心地开导我、鼓励我……我觉得爸爸、妈妈更爱我了。”我们欣慰地笑了,家校共育终于绽开绚丽的花朵。

二、 家委会活动成为校园常态

我们通过家委会对家长的职业、特长进行调查,建立家长资源库,成立家长讲师团,学校成立教师家育讲师团,外请专家定期培训,发挥家长职业特长,定期开展“家长乐真讲堂”“家育沙龙”等活动。“家长大讲堂”活动弥补了学校资源不足的现状,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出现了孩子督促家长做“乐真优秀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乐真好少年”的可喜局面,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度、有序、和谐发展。成长的不只是这些父母、孩子,还有我们的老师。我和另一位老师被聘为县家育讲堂的宣讲员。每年十月到十二月底到各学校、社区宣传家育理念,传授育子之方。

三、 遵循教育规律,有法可循

为了提升家长育子智慧,我们将家校共育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积极研发家育文化课程,以情商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公民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走进莒国》地域文化传承、义工体验等六大领域作为突破口。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开设《走进小学第一步》,六年级毕业课程《感恩母校放飞梦想》《喜悦读乐成长》《好家风育英才》《亲子沟通技巧》《提高学生注意力训练》《赏识我们的孩子》等微课程,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注重孩子的个性特色。

四、 多彩活动开启新天地

一个学生、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生活在校园,仅仅生活在课堂,仅仅阅读教科书,仅仅做参考题,听不到窗外的声音,看不到窗外的世界,这样的老师和学生是难以真正成长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家委会精心谋划、细致安排,开启红色研学之旅、植绿护绿、圆梦蒲公英、爱老敬老、传家风立家训、爱运动爱生活、喜阅读乐成长等一系列活动。每年的读书节上课本剧展演、跳蚤市场、好书推介、诗词大会、新父母读书论坛、百家讲坛等如火如荼。他们倡议大家行动起来,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全面推进书香家庭建设。

学校、教师、家庭间建立起立体的读书网络,形成了学校带动教师、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区的全民阅读模式。

行动就会有收获,坚持就会有奇迹。慢慢地,家长的教育方式逐渐改变,亲子关系得以改善,育人环境得到优化;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学生素养得以提升,学校教育更精彩。家委会筹划组织的毕业课程微电影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我们的课程荣获2016年度、2019年度卓越课程,家校携手让身处“教育磁场”中的孩子们,在家校共育的合力中,绽放生命的最大能量,共生共赢!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