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日昌抗洪救灾二三事

2020-11-17李玉林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决堤水潭水灾

李玉林

丁日昌(1823—1882),广东丰顺县客家人,清朝洋务运动巨擘、军事家、政治家。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在江苏、福州等地从事过抗洪救灾的活动,解救百姓于倒悬之中。

清水潭堵口

1865年,丁日昌被升任为两淮盐运使,11月到江苏扬州上任。

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高邮湖水势暴涨,东堤岌岌可危。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先后启放车逻、南关坝之后,水势未见消落,东西岸皆漫塌过水。二十九日,清水潭迤南二闸之墙被水冲塌,带塌堤身,决口長186丈。里下河平地水深丈余,田庐被淹殆尽,人畜漂溺无数。4名官员(其中道员、同知、千总、标协各一人)被摘去顶戴或撤职,漕运总督吴棠也被“交部议办”。总河张子万会同江督李鸿章相机堵塞,并奏派两淮盐运使丁日昌就近督办。

清同治五年九月(1866年10月),正是深秋季节,丁日昌马不停蹄赶到江苏清水潭决堤处。这个堤坝在滔滔洪水中,日崩竟达三百丈。丁日昌在此安营扎寨,筹资督修。

一天,丁日昌带着随从来到清水潭决堤口的巩家庄一带,实地考察决堤情况。但见沿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走进村中一看,到处是被水淹没的田园和断壁残垣,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村中父老看见丁日昌到来,纷纷向他哭诉水灾情况及当地吏胥们乘机催逼租税,害得民不聊生的惨境。丁日昌目睹灾民的痛苦,心急如焚,以沉痛的心情写下了《决堤叹》这首长歌:七月七日大雨倾,潇潇嘈嘈至五更。七月八日河堤决,浩浩荡荡田庐灭。百丈红涛破地流,登山未得且登楼。楼头顷刻被水覆,百万生灵齐一哭。水哉水哉将奈何,平原万顷成沧波。一连五日流始息,髑髅白骨堆荆棘。这首诗描写了决堤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和不幸,田园受淹,颗粒无收,满目凄凉。而更可恨的是决堤之后,官府依然收租,诗的最后写道:“吏胥催租急如虎,推门无人室无釜,空堂时时出饥鼠。”读来令人心酸。

丁日昌发现,由于地方官府的腐败无能,不关心江河水利的治理,导致酿成决堤惨祸。他对地方吏胥倒行逆施、催逼租税的罪行极为愤恨。抱着对灾民的无限同情,丁日昌带领各级官吏深入灾区指挥和安排抗洪救灾工作,和广大百姓一起抢修堤坝,加固堤围。他虽然身患重病,仍然脱下官服冠带,“躬亲畚锸数月”,亲自和民工扛泥沙、石块堵塞河堤。由于工程浩大,丁日昌夜以继日操劳,加上睡眠不足,他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脚肿到膝盖,以至于呕血病倒。

在唐家湾有一段堤坝,一连几天,丢下的石块立即被激流冲得无影无踪,堆积的泥土也经受不住湍急流水的冲击而坍塌,许多人为此感到泄气。这天晚上,丁日昌独自在岸边的帐篷里踱步沉思。猛然间,他想到一个办法,马上招呼随从,一起到附近村庄找老人商量。第二天,丁日昌组织民工上山砍毛竹,编成肚大口小的笼筐,把大石块一个个填入,令人抬到堤坝合龙处待命。天公作美,当夜大雪纷飞,平地雪深两尺多。丁日昌乘河水结冰之机,冒严寒组织众多民夫下河,抛掷竹笼、石块等,终于完成了堵口合龙的艰巨任务。

清同治五年十一月(1866年12月),终于完成了唐家湾堤坝工程,众人欢呼雀跃,盛赞丁日昌的妙招和毅力。为了纪念丁日昌修堤的功绩,当地群众将这段堤坝命名为“丁公堤”。

福州救水灾

清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丁日昌被任命为福建巡抚兼船政大臣。

清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至五月中旬,福建省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水灾。洪水漫到福州城里六尺深,古老的万寿桥部分被冲垮。地势最高的北门,水也涨到一二尺。闽县、侯官两个县衙门都被水淹了,城乡民居,田园住宅,道路桥梁,都在一片汪洋之中。西门外的36个乡村,地处低洼,成为泽国。幸而未被淹死的,则呼号奔泣,惨不忍睹。少数人则趁火打劫,恃强凌弱。丁日昌一到任,立即登城,亲自指挥,一方面开设粥场赈济灾民,一方面令船政局和福建水师把各处被水围困的百姓用小船解救到城墙上或者高山上的庙宇内,又派轮船到各处运大米,张贴安定民心的告示,严惩趁火打劫的歹徒。丁日昌在城楼连续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全城文武官员和兵勇总动员,被解救的灾民多达10万人。他们感激而泣,说:“活我者,丁中丞也。”

对此,《万国公报》是这样记载的:“城厢(福州)内外,四顾茫然,竟成泽国,数百年罕见之灾也。幸近城之民,蒙丁抚军催令阖城文武官员及兵勇胥吏,设法援救,雇大小船两百余只……援至城楼或各炮台山上者,不下数万人,施以粥饭,以全民命……”

不到一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五月,福州又发洪水了,且比上一次水灾情况更为严重。当时,丁日昌正在病中,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出门。听到洪水又发,他让几个侍卫搀扶着,登城指挥抢救,命令调几百艘小船,往来接送灾民,亲自巡视各城楼,遇到因水淹而思家,因饥饿而啼哭的,均含泪安慰,发给食物,每到一处,哭声随之。整个福州城的文武官员,也都随之尽力援救。丁日昌四天没有回府署,因为日夜劳累,病势加重,但还是坚持抗洪救灾。

洪水退后,丁日昌仍然勉力支撑,和督臣以及司道等商量善后事宜,大力组织救济与帮助灾民重建家园,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加强防治水灾的能力。

当时的多家媒体均称赞他“真有爱民之心”,为“实惠及民之大员”。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七月,丁日昌因为足疾加剧,报告朝廷请假回故乡疗养,翌年四月获准。丁日昌离开福州时,众多百姓挽留他,高呼:“留中丞,活百姓。”

猜你喜欢

决堤水潭水灾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七夕
无题
菲律宾遭遇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