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理念的荧屏表达
——试论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有效策略

2020-11-17薛晋文

中国文艺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魅力观念民族

薛晋文

电视剧既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又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和民族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堪称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生动形象的社会文化日记。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时代的主要矛盾,召唤着电视文化建设必须有所作为。然而,在电视剧创作领域存在着的文化不自信现象亟待扭转。一些电视剧创作远离生活现场、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电视剧历史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迷惘,真正反映社会历史演进规律和史诗性变革的作品不多;一些电视剧的泛娱乐化和泛物质化倾向尚未根本扭转,有的创作者试图以庸俗和媚俗遮蔽雅俗共赏,以娱乐功能覆盖审美和教育功能,种种问题都反映了电视剧创作领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

一、民族文化和传统审美是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源于对自身社会实践和文化历史的书写与传承,可以说,民族的社会实践遗产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社会实践与时俱进的硕果。回望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大名著改编的老版电视剧可谓经久不衰。电视剧《三国演义》以刘备、诸葛亮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内涵,将仁、义、礼、智、信、勇等进行了生动传达。电视剧《西游记》借助唐僧、孙悟空等人物形象,诠释了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坚韧不拔的文化传统精华,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九死不悔和奋发有为精神的浓缩和写照。这些电视文化是民族文化精华当代影像化呈现的集中代表,凭借电视媒介实现了优质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代表了当代电视剧文化在一个时代可以达到的高度,是大家公认的高峰之作。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富特色和最本质的文化,优秀电视剧是民族文化大地上盛开的鲜艳花朵,是一个民族最优质的文化凝聚力、时代最高的想象力以及充沛的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无论是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的热播,还是以《成长的烦恼》为代表的美剧的流行,都证明了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电视剧,才能够穿越时空而不朽,唯有在时代视野下创新演绎传统文化的电视剧,才能成为引领民族文化前行的火炬和灯塔。

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须讲好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故事。无论是以《篱笆·女人和狗》为代表的经典“农村三部曲”,抑或大家公认的优质电视剧《渴望》《北京人在纽约》《新星》,还是当下热播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希望的大地》《最美的青春》,本质上都是对传统乡土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改革创新文化的当代呈现。比如,《篱笆·女人和狗》中的茂源老汉就是传统文化转型中的代表性人物,饱含着创作者对民族象征、农耕文化与历史化身的深层思索,这是一种农耕文化的人格化审视和观照,也是对背负着沉重包袱的中国农民的一种充满焦虑的剖析和洞察,反映了传统文化与改革文化遭遇蜕变阵痛后的可能走向,以电视剧的形式向民族文化革故鼎新的成长仪式致敬。这些电视剧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归根到底源于从形式到内容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的当代化契合了时代心理和社会情绪,为时代发展起到了引领及纾困的良好作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守望着华夏文化的精神家园,带来“文化应当给人以信心、给社会以正气,给民族以力量,真正担当起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引领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的职责”[1]张德祥:《影视创作,亟待破解三个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8月12日,第20版。的重要启示。

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需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理想。现实主义电视剧不等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前者是一种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后者是一种当下性的题材视野范畴。现实主义电视剧的思潮和类型始终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但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品位、现实文化责任、现实批判情怀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大家热议的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外交风云》《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典范。《可爱的中国》依托主人公方志敏传达了革命文化的初心和使命,真实客观地再现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外交风云》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进程,以及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国外交的艰难曲折和历史成就进行了如实的呈现,从整体上阐述了外交强国和强国外交的本质和规律;《一个都不能少》全景式地呈现了西部贫困地区丹霞村通过脱贫攻坚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战胜贫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在社会历史的总体性中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体现了现实主义电视剧对社会历史的忠诚、责任和担当。这些电视剧不是单纯依靠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技巧取胜,而是揭示了中国社会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规律和文化内核,反映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普遍特质和必然趋势,这是优秀电视剧文化能引发强大社会共鸣的根本原因所在。

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需秉持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总和,具体体现在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心理、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之中。它是维系社会和个体正常有序运转且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是抵抗外来殖民文化侵蚀的基本防线和底线。然而,有的电视剧却在剑走偏锋中故意解构和颠覆基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比如,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后争议很大,创作者对家庭传统落后文化观念的批判值得肯定。然而,全剧围绕苏家三位子女与父亲苏大强的赡养问题展开,过度讲述个人主义对于血缘与情感共同体文化的非理性对抗,这种极端的艺术追求实际上是在瓦解民族文化的根基。家庭观念的革新是必然趋势,但取消家的存在、颠覆民族伦理文化观念,故意制造两性不和谐就陷入了误区,“西方立国在宗教,东方立国在人伦”[1]王元化:《思辨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页。,事实上,“家比天大”的文化观念千百年来早已深入人心。

新时代电视剧创作需要特别警惕泛娱乐化和泛物质化两种不良倾向,它们对电视剧的文化自信构成了很大威胁。比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试图以一堆杂乱如麻的三角关系推动剧情发展,基本的伦理文化道德底线、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在本剧中土崩瓦解,这样的电视剧不仅掏空了民族文化根基,而且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了隐蔽的内伤;《时间都知道》则将泛物质化崇拜演绎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人物的三观设置,还是剧情文化价值观取向都扭曲变形,毫不掩饰尽情兜售伦理道德文化的负能量。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艺应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心,倘若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文艺的本分和天职,那么以文化自卑的方式反映生活其实就是电视剧文艺的失职和渎职。譬如,以《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为代表的宫斗剧在张冠李戴和断章取义中讲述宫廷故事,为了娱乐功能最大化,不惜肢解和臆造历史文化,失去了起码的文化认知底线和审美底线。可见,电视剧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任何以资本逻辑和娱乐逻辑取代文化自信的文化观都是错误的,文化自卑、文化堕落和文化迷失会由此而来。

二、发掘独特文化魅力是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有效策略

文化魅力从显性层面看是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从隐性层面看是一种格局境界与认同塑造的力量。电视剧的文化魅力很重要,文化自信是文化魅力的根基,文化魅力是文化自信开出的花朵。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方面,文化魅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电视剧对内实现文化引领,对外实现文化传播的必备元素,这种魅力既有社会历史的实践性品格,又有面向全球文化的建构性功能。例如,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成功打入欧美主流市场令人振奋,李小龙身上携带着侠肝义胆、永不言败、自强自信中国龙精神的独特魅力,既是西方社会了解中国功夫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人物。这个人物身上蕴藏的文化魅力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体,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和代言人。人物形象浓缩的文化魅力成为了电视剧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大优势,这是电视剧创作者发掘独特文化魅力、弘扬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红遍了非洲大地和中东地区,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缅甸引起了轰动,都是借助文化魅力体现文化自信的典型作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从早期的‘四大名著’等作品输出起步,国产电视剧所呈现的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独特价值、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大‘利器’,为外国受众从感性上认识中国、接受中国和喜爱中国提供新的载体和平台”[1]蓝轩:《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成就、挑战与愿望》,《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第50页。。可见,优秀的电视剧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独特的吸引力,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塑造力,既能够为世界文化提供智慧和启示,又能为他乡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梦想,帮助他们形塑更好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启迪他们畅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前景,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榜样,其中蕴含的共享文化精神、共享审美情趣、共享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电视剧文化的最大魅力。民族文化的这些魅力因素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美誉度、综合形象的标志性符号,对于促进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广泛深度传播意义重大而深远。电视剧创作应加以充分发掘,积极探索借助民族性实现世界性的可能,这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本分,也是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有效捷径。

其一,围绕中华文化的深广性和厚重性打造“史诗性”的高峰电视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绵延不绝,中华文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较好地保存了古老文明的完整性,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这是民族文化不曾断裂的重要原因。历史告诉未来,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对先进文化的建构、认同和实践,是骨子里的自然流露、习惯性的创新和创造、开放包容的引领和塑造。譬如,电视剧《大秦帝国》《汉武大帝》《唐明皇》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它们的成功就在于抓住了文化自信这个根本来进行电视剧创作,以艺术的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文化长度和厚度中呈现民族的文化魅力,具有黄钟大吕的质感和美感,又将“信史”“文化史”“魅力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典型的示范和榜样作用。秦始皇、汉武帝和唐玄宗的塑造都非常成功,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初兴到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在纵向层面反映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脉络,在横向层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三位历史文化人物置于封建社会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之中进行全面反映,抵达了“史诗性”电视剧文化的高度。可见,精心塑造一批承载社会历史文化深广度的代表性人物,是打造“史诗性”电视剧的一条捷径。中华文化特有的韧性和魅力,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自我革新的优秀品质,实际上是依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走向胜利的结果,正是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螺旋上升中不断飞跃发展,才创造了属于特定时代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秦汉帝国、大唐长安、北宋王朝都是公认的世界文明中心,强盛朝代文化软实力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东学西渐”的过程,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历史性的根基,这些都是打造“史诗性”电视剧的重要资源和切入点。

其二,聚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独具特色的魅力打造本土王牌电视剧。中华文化的内容魅力主要体现在独特性、地域性、包容性和民族性等方面。首先,独特性主要是指具有独树一帜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特性。例如,中国的功夫文化就具有独特性,以金庸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雪山飞狐》《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以郭靖、杨过和张无忌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充满了儒释道的文化内涵,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精准阐释,又有对民族文化的辩证思考,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和审美趣味的深刻体悟。电视剧表面谈的是侠义故事,但核心是讲述中国文化。以天才般创意的武侠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表达,是金庸小说最大的创新和贡献之处,同时也为电视剧传承民族文化魅力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次,地域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标志性方面,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的电视剧具有鲜明的标签特征。例如,以《黄土高天》《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电视剧具有陕派电视剧的地域文化品格,以《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一村之长》为代表的电视剧具有东北电视剧的地域文化特征,以《芝麻胡同》《渴望》《茶馆》为代表的电视剧具有京派电视剧的文化风味,这些各具风格、风俗和风情的作品,构成了中国电视剧五彩斑斓的地域文化魅力,可以说,这些地域性魅力是民族性魅力的具体表现,民族性魅力是地域性魅力的普遍升华。再次,包容性主要指我们的文化具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善于在革故鼎新中不断开拓新局面,“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上海:中华书局,2013年,第276页。的深刻内涵正在于此。例如,电视剧《外交风云》《走西口》《鉴真东渡》是体现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并为我所用的优质作品,这种开拓进取、求同存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与今天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一脉相承的,发掘这些包容互鉴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魅力,有助于中国电视剧文化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此外,民族性主要是指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相通的民族审美价值,显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诸如《成吉思汗》《格萨尔王》《尘埃落定》彰显了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坚实文化根基,这些民族英雄的文化观念、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是多民族国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与时俱新的体现,在个体英雄和历史实践的互动中传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其三,借助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打造本土电视剧的文化主导权。论及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归根到底要落在文化观念强国和文化价值自信这一点上。我国的中医文化、易传文化、曲艺文化、茶陶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别具风情和韵味,然而,当下电视剧创作对此的发掘力度并不够,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佳作屈指可数,创作质量和文化资源数量明显不匹配。这些文化资源或体现了天人合一、侠骨柔情和刚柔相济的处世哲学,或体现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人感应思想,或彰显了“性与天道”“食与天道”“美与天道”息息相通的寄寓方式,或内蕴着“道法自然、修齐治平”等诗意的哲学魅力。这些充满诗意的栖居方式是中华文化的主要魅力之一,其中散发的刚健、美善、亲民、抚慰和担当抱负精神弥足珍贵,是新时代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宝贵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对内创造出引领民族前行的时代文化观念,对外创造出主导全球文化走向的世界性文化观念,是中国电视剧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任务。可以说,融注了这些文化魅力和文化观念的电视剧,才可能引导我们的电视剧走出去和走进欧美文化的核心圈,从而取得全球文化的话语权。

三、构建共享文化观念是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必然趋势

电视文化是社会历史生活的视听符号客体,电视剧文化观念是电视剧的重要软实力。欧美电视剧强国的实践证明,电视剧文化创新的质量与内涵、电视剧文化的融合性和开放性、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程度和高度是衡量电视剧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尺。换句话说,共享文化观念是衡量文化自信的最高标准,构建共享观念要求电视剧为全球提供共享精神、共享价值和共享模式,这是确立电视剧大国地位的捷径,也是检验国家文化创新活力和创造实力的主要标准,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牛鼻子”,这是电视剧创作弘扬文化自信的根本动力。

守正是创新电视剧文化观念的根基,创新文化观念是电视剧守正的未来。电视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退场,而是依托新的传播媒介再度登场,借助媒介文化实现传统的再造与革新,这是电视剧文化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因为“媒介文化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反动,而是更新”[1]陈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基于此,我们倡导电视剧文化守正创新,本质上是在守护中华文化的正脉根系,是在呼唤传统文化“恢弘而光大之”。我们不妨回到创作实践现场,例如,韩国电视剧之所以风靡全世界,重要秘籍是其找到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最佳媒介载体,借助生活化、仪式化和风格化的韩剧,实现了传统儒家文化、太极文化、人本思想的当代创造性转换。再如,《惊世情缘》《发际红》《情债》等印度电视剧别具一格,传统文化的现代视听传播是印度电视剧的看家本领。印度本土的歌舞文化、伦理文化、励志文化是电视剧叙事中的主要文化观念,尤其是现代女性个性解放及人权回归的文化观念引发了广泛共鸣,在全球传播中具有极高的认同感和共享性。可以说,印度电视剧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逐步形成了具有全球流行品质的印度大众文化模式,为印度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传播崇尚日常自然,规避价值教化的人为斧凿痕迹,形成了印度电视剧特有的文化观念和创作模式。由是观之,一些电视剧文化强国摸索出了一条富有共享文化观念的创作和传播模式,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抛弃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约而同地为本土传统文化插上了现代视听媒介的翅膀,实现了影视媒介和传统文化的化学反应,对于国产电视剧共享文化观念的构建具有现身说法的启发价值。事实上,我们从电视剧大国走向电视剧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孵化培育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文化观念,锐意提升文化的原创力,积极贡献共享文化观念,善于创新共享文化表现形式,我们才能实现弯道超车。为此,电视剧增强文化自信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人应敬天等传统文化中挖掘共享文化观念。这些传统文化的根脉和精髓有待在电视剧文化中深入挖掘,这些共享文化观念抑或能够帮助解决当今时代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只要赋予恰当的表现形式,就可能唤起全球性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实现从地方性到世界性的文化传播。比如,我们最近遭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及21世纪初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可以看作自然对人类的一次警告和惩罚。化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有效对策,离不开传统文化介入其中并进行纠偏和校正,需要电视剧艺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创造一系列精品力作警钟长鸣,以艺术的力量启发和告诫人类守住生态底线。遗憾的是,“非典”疫情结束后,这方面的电视剧基本是空白点。医疗剧必须走出“医疗搭台、爱情唱戏”的娱乐怪圈,应有基于传统文化的大视野、大情怀和大担当。借助传统文化精神资源解决“都市病”的电视剧同样不多见,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和《最美的青春》是这方面的探索之作,试图从生态美学和生态文明的审美理想出发,重新思考和校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表达了共享生态观念的主题,初步实现了“中国生态故事”的影视化表达,但是作品的全球视野和共享文化观念还有待提升,面向全球共性生态问题的文化自觉还有差距,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中西共鸣的共享价值和观念。

其二,从伦理修为和家国情怀的文化资源中凝练共享文化观念。负载这些文化观念的电视剧,能够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找到恰当的社会坐标,有助于对号入座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这是电视剧文化存在的重要功能和使命。比如,以《宫》《大长今》《加油!金顺》为代表的韩剧广泛流行,它们是依托家庭伦理故事建构共享文化观念的典范,我们从韩剧中看到了如此美好的景象:对事业的忠诚、家庭的温馨、人性的柔软、伦理的和睦、国家的美好,实际上都是在表现民族文化谱系的传承性和归属感,用电视媒介讲述了古老而现代的文化生活故事。这些共享文化观念的源头都在汉唐文化的范畴之内,与我们孔孟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等传统思想同宗同源,我们的电视剧文化中像韩剧那样聚焦伦理道德建构主题的电视剧偏少,家庭伦理剧缺乏历史文化认知和信仰,不善于在个体德行修为的来龙去脉中建构共享文化观念,不擅长借助共享文化观念建构社会文化和民众心理结构,两性情感的人间烟火味和共同信仰观念有所欠缺。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文化离开实践就会流于空洞和口号,今天我们对孔孟等诸子百家文化形式主义的传承居多,知行不一或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居多,造成了文化资源和当下生活实践的脱节和脱轨,致使我们的电视剧艺术在凝练共享文化观念方面底气不足。同时,传统而现代的文化观念能够帮助我们向全球阐述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以来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当代文化融入全球文化浪潮提供经验和智慧,这些共享文化观念也是世界读懂中国和建构中国形象的最佳抓手,“影视领域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影视手段进行建构,这个策略性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1]胡智锋、刘俊:《影响力:中国影视软实力提升的主要目标》,《艺术百家》2017年第6期,第3页。。这方面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作出了榜样,讲述了浪漫的韩国现代生活,凸显了大韩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和浪漫性,试图以充满现代开放气息的韩国都市文化引领全球文化潮流,将传统世俗生活和情感童话进行了巧妙编织,成为了年度流行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其三,从民族互鉴和国家战略中提炼富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观念。新时代以来,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是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当代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为解决人类发展困境提供的中国方案。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与异域文化联系的桥梁纽带,伴随着茶叶、丝绸、瓷器的输出,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和共赢的文化观念随之走出国门,丝绸之路上写满了汉唐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带一路”沿线的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1]参见邵培仁、周颖:《重绘电影地图:突破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胡焕庸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0期,第41-53页。。丝绸之路上发生过许多中外交流的故事,电视剧艺术讲好这些民族交流的中国故事十分重要,既能让世界认同“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又能有效传播民族的文化观念,有利于降低倡议的杂音,消除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疑虑,传达友善和平的中国之声,激活我们既有的天下大同思想,为人类社会共同繁荣服务。例如,电视剧《文成公主》《丝绸之路传奇》是这方面的探路之作,从对外传播效果来看,我们的作品对共享文化观念的挖掘重视不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讲述难以引起异域观众的强烈认同,没有找准传统文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共鸣点,需要深度思考什么才是中华文明价值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殊贡献,这是电视剧作品进行精准创作和有效传播的基础,也是提炼共享文化观念的关键所在。可见,唯有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共享观念,才能帮助我们在全球文化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也是电视剧弘扬文化自信的必然趋势。

客观而言,电视剧离开文化自信就会出现缺钙现象,电视剧繁荣发展不能没有文化自信。只有坚持和弘扬文化自信,我们的电视剧文化才能与人民的梦想相一致,与先进文化的使命相一致,与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相一致。

猜你喜欢

魅力观念民族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坚持系统观念
MINORITY REPORT
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传承 民族 文化
魅力展示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