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文化经济学的赋能路径

2020-11-17桑子文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经济学文化产业

桑子文

文化形成于创意阶层生产与消费的互动中,是支撑文化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文化经济是基于政府对文化产业管理、行业协会治理、文化企业经营、社会效益反响以及产品生产销售而实现的。本文认为,通过深化文化经济学研究、创新其范式方法,必将赋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意义

传统经济学基于生产资源稀缺的前提,研究以生产消费行为为核心的市场是否经济均衡,将文化创意作为生产消费的附庸;文化经济学则基于文化价值稀缺的前提,研究文化资本对商品生产服务的价值塑造及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动能,强调文化创意对生产消费的决定作用。

1.理论意义

文化经济学源于文化研究及其相关实践,是文化研究与经济学融合的产物。

(1)对文化产品价值的重新定位。随着商业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传统的经济学工具已经难以解答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经济现象。“文化产品创作如何获得长久的市场生命力”等问题促使人们亟需利用文化经济学对文化产品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其中,作为流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学颇具代表性:一是网络文学IP①的估值超越了写作劳动本身的价值。因而,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时间投入已无法解释和计算这一类作品的知识产权价值。二是网络文学IP的价值差异巨大。一方面,有些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估值可达上千万元,且被改编成网络剧或大电影,而有些作品则无人问津。另一方面,部分商业机构基于传统的资源思维囤积了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以期升值。但这类作品需要不断地被阅读、被关注、被改编才能维系或提高其商品价值。否则会导致其失去用户基础和商业价值。

(2)对经济术语的深层次探索。传统经济学理论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话语体系具有高度理论价值,但缺少兼容性。因此,文化经济学对传统经济术语进行了深层次探索。一是对“创意”的理解。创意所具有的估值难使得传统经济学忽略了对创意进行分类研究。文化经济学通过分析认为,创意主要分为艺术创意、科学创意和经济创意三种。其中,经济创意涵盖了传统的商业创新、产品升级和体验升级等;科学创意以各类科技专利为主要载体;艺术创意作为包括想象力和产生原始创意的能力,通过声音、文字和图片等方法解释世界。二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文化是由领导团队决定,在企业发展中逐渐产生的组织生态,而文化经济学则认为企业文化来源于市场文化生态,由用户主导的文化偏好所决定。同时突出了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文化生态的决定性影响,认为文化产品补贴、负面清单和扶持政策等都将对文化企业经营及文化生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理解修正了企业文化的传统理论定义。

2.实践意义

(1)促进文化主体蝶变。一方面,网络文学作家、APP创作程序员和写作自媒体博主等创意主体兼具消费和生产的属性。另一方面,劳动力角色的视域扩大了。传统经济学中,大部分劳动者只具有从事单一社会分工的特质,专业狭窄且替代性高。而在文化经济研究中,劳动者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以电影解说短视频的Vlog(视频博客)博主为例,其需要同时具备电影审美、撰写解说、剪辑视频、更新内容、培育团队、媒体投放和客服咨询等多重技能。

(2)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体现在具有时代意义和民族特色的产品设计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内容创新上。通过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支持,可以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意义深远的中国文化精品、中国文化品牌和中国文化形象。

建议

如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依然存在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各类主体发展不均衡、更高形态的文化消费模式尚未建立、文化供给的产品和服务不够充分、资源依赖现象较为普遍以及产业发展避难就易等现象[1]。而文化经济学的正确运用可解决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因此,我们须在文化产业走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其发展路径。

1.发挥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作用

文化经济学的应用常借助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营销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思维,但往往缺乏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及对核心问题的界定。如网络文学IP的巨大版权价值已经凸显,但在影视转化过程中,其价值评估难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其原因有二:一是混淆了IP“价值”与“转化价值”的概念与范围;二是现存的价值评估体系均以IP“转化后评估”为前提,类似于IP的品牌价值评估,而非交易前的转化价值评估。因此,建议通过传统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筛选并围绕市场成本(跨媒介转化时的市场需求)、用户价值(用户购买力)、用户的获取成本(用户重合率和转化率)等核心指标,建立转化价值模型,明确网络文学IP评估的立足点应在于其跨媒介时的转化价值,而非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

2.基于行业数据挖掘文化经济动因

文化经济学研究在传统田野调查、实证分析基础上,必须深挖统计数据背后的文化经济动因。以阅读方式更新为例。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出现和发展将人们的阅读场景进行了解构重组,阅读不再受时空的约束。对移动阅读研究领域的统计方式也随之改变:一方面,可以通过移动阅读平台的年报、定期发布的阅读数据、用户画像报告和百度指数等进行数据统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问卷星等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进行使用体验主题的大规模统计,获得一手资料。通过对基础数据进行挖掘,解构移动阅读产业或知名作品发展过程存在的核心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其赋能经济价值的路径研究。

注释:

①IP是指互联网IP(Intellectual Property),意为知识产权,主要由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个部分组成,一般是由投资者通过购买互联网文化产品版权,并用于开发电影、游戏等。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经济学文化产业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