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用人之“五湖四海”

2020-11-17曹应旺

当代贵州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央组织部五湖四海中央党校

陈云曾说:“一个中组部,一个党校,一个中纪委,这三家是管干部的。”中央组织部是从组织上管理干部的部门,中央党校是从思想上和党性教育上管理干部的部门,中央纪委是从纪律上管理干部的部门。延安时期,陈云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达七年之久,并兼任了三年多中央党校校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陈云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达九年之久。像陈云这样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中央纪委这三个部门一把手的位置上都工作过多年的,实为党的历史上所少见。陈云在这三个部门的多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干部政策思想,其中第一条是用人要用五湖四海。

晚年陈云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提拔干部要注意五湖四海。我新到一个地方工作,经常是不带什么干部的。解放初,从东北进关以后,我是就地取材。姚依林、吴波同志都是华北的。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五湖四海,再加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我们提拔干部的大方针。”这里陈云三次讲到五湖四海。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被毛泽东称为“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之所以这么重要,不仅在抗战问题上批判了王明依附蒋介石的抗日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抗日路线,而且在组织上确立了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会上,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用干部要走“‘任人唯贤’的路线”。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会前在抗日军政大学作《论干部政策》的讲演,专门研究和阐述了干部政策,即用人之道的问题。这为六中全会确立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当时延安是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许多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从五湖四海奔赴延安。陈云说:“今天许多人归向了共产党,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今天我们抗大就有几千个学生,再加上陕公、鲁艺、党校,在延安就有一万多个学生……不怕艰苦,不远千里而来延安。”陈云认为革命要搞成功就要汇聚五湖四海的人、使用五湖四海的人。他分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几天之内全国就有十几个省起来响应,“原因之一就是他气量大,什么红枪会、哥老会,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要,不论党派成分,各种人都要,所以能做大事。我们也必须善于用人,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要用,只有这样,才能成大事业”。

用五湖四海,是指选拔和任用干部的范围,与只用跟自己亲近的人,或只用自己山头的人,或只用自己熟悉的人,是根本对立的。陈云根据毛泽东六中全会报告的精神,在中央组织部确立了挑选干部的四条标准,即: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与群众有密切联系;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守纪律。他明确“反对私人拉拢,搞个人系统”,认为这是害党害己。

王明教条主义,在干部路线上存在与用五湖四海根本对立的宗派主义倾向。陈云在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决定后,立即行动起来。为反对对外的宗派主义,他写了《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是党的重要政策》,指出:“打破宗派主义,即打破‘你们’和‘我们’之间的人造墙壁。”为反对对内的宗派主义倾向,他在《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中指出:“世界上一切事业实质上都是合作办成的。干好革命就是大家商量出来的。”“人们如果都不合作,都在个人小圈子里打转转,可能都成为蠢人、野蛮人。”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任中财委主任时,第一项工作是物色干部。他物色和选用干部的范围就是五湖四海。据焦善民回忆:“一开始,华北的干部用得比较多。以后,又陆续增加了各个大区的干部。另外,陈云同志还特别注意选用有经济才能的党外民主人士。”这个用人的“五湖四海”是中财委能发挥财经统帅部的作用、全国财经工作能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中央组织部五湖四海中央党校
李政成:集名家名剧同堂,聚五湖四海之友
彭清华同志简历
加入全球汉诗总会有感
湿 地
数读
人无完人
走近党外干部“中央党校”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