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治理能力

2020-11-17魏霞

当代贵州 2020年18期
关键词:物资基础设施防控

魏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分析系统、贵州政务服务移动端、贵州健康码、贵州110便民服务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多维度全方位掌控全省疫情防控信息,使疫情防控指挥决策有了精准详细的参考依据,筑牢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

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如火如荼。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基础性技术和前沿热点技术加快迭代演进,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入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迸发创新活力,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治理模式。近年来,我国在5G、量子通信、语音识别、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正在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在线购物、机器人制造等蓬勃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进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提供了基础。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优势凸显,为减轻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和影响贡献了力量,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内首个发布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省份,近年来,一大批企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不但实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且在这次疫情期间发挥了强力支撑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分析系统、贵州政务服务移动端、贵州健康码、贵州110便民服务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多维度全方位掌控全省疫情防控信息,使疫情防控指挥决策有了精准详细的参考依据,筑牢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中国联通贵州公司、贵州航天云网科技等云服务商,在疫情期间免费为全省工业企业提供视频会议、防疫管理、协同办公等云服务产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提升全省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中,我们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更好地研究解决并加以改进、完善,进一步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增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治理能力。

加强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支撑能力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是架构在以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为代表的物理基础设施之上。数字技术出现后,网络和云计算成为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一些治理方式正在随之发生变化。为增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能力,要突出基础设施高水平供给,高标准、高起点推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高质量部署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对通信网络建设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数字资源的交互效果,为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以5G建设为抓手,推动5G和千兆光纤宽带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加快建设骨干产业互联网,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领域融合,加快推进能源、交通、物流、制造业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具备感知、连接、存储、计算、处理能力的新型基础设施。

加快赋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交通、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发展,加快形成更加适应数字经济、智慧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和信息普遍服务,促进市政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加快建立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产业生态圈,加强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提升网络供给能力,努力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促进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切实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医疗卫生系统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大数据防疫体系,促进传染病例基础数据自动化采集和信息直报,为疫情监测、分析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运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构建精准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治理模式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加快构建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协同智能中枢平台,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运行生命体征感知、事件预测预警功能,创新各类智慧应用服务,为群众和企业等提供一体化政务服务。充分发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居民生活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推进协同智能中枢平台向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拓展,推动构建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健康医疗、防灾减灾、市场监管、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信用、社保就业、教育文化、交通旅游、城乡建设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撑医疗、远程教育、线上办公、视频会议、重点物资调配和服务保障。

推动实现远程会诊、实时病例数据采集、自动监测分析、病患移动轨迹追踪,建立个体关系图谱、进行传播路径精准定位、病毒基因测序、病例诊断、疫苗和药物研发、大规模病例筛查、辅助诊断。

推动实现智能红外成像体温筛查仪、智能护理机器人、送药服务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在多场景部署应用。

推动实现云办公、线上经营、智能化制造、无接触生产、“互联网+”运用。

强化组织领导、增强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治理能力

增强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治理能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联动,强化力量统筹,努力形成上下一盘棋。

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组织领导,完善各相关领域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整合汇聚各方面数据和资源,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力量统筹,加快研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探索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孤岛,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作为全面支撑,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做到关联信息及时更新,平台化指挥精准调度,实现监测及应急响应的智能化联动体系,不断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统筹物资调度平台。要加强抗灾物资、医疗救护、防疫物资等统筹储备,重点着眼于省级物资储备的统筹,做到用储结合,建立基于电商模式的动态物资储备系统,按品种和数量动态质押在电商仓库,实行有进有出、售储结合,实现良性动态平衡。借助电商库房地区分布及物流体系,及时有效地实现应急物资快速调用,保质保量满足要求,避免占用财政资金静态采购、堆积不用、过期报废等造成浪费。出现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要加强对抗灾物资、医疗救护、防疫物资等的统一调度,有效指导抗灾物资、医疗物资、防疫物资等的合理配置。

进一步完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借助智能监控平台、直报监测系统、智慧应急预案的技术支撑,设置科学、客观、明确的指标用于自动预警,确保及时启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干预和层层请示,做到早预报、早防控,把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要及时通过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发布,正确回应社会的关注。

猜你喜欢

物资基础设施防控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