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探究

2020-11-16吴杰汤泳山蔡耘

数码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吴杰 汤泳山 蔡耘

摘要:在线教育的新浪潮为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内涵出发,分析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难点,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究在线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在线教学;计算机基础

2020年上半年,全国各所高校都实施线上教学。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在线教学,同时也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改革。然而,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无论采取何种授课模式,教师都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何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是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注入德育元素,构建多维立体的教学体系,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是我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通识类必修课,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是计算机基础通识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这种结合首先要把握系统性,即科学规划总体教学目标,构建系统框架。其次要注重實施过程,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到课程思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项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系统性项目。

2 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难点

2.1无法面对面交流和互动

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并非易事,而在线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元素,难度更大。因为实体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使得课程思政的情感交流比较容易发生。而课后,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通过直接交谈解决问题。但是,受限于“隔屏交流”,这些在线上教学模式中都不容易实现。

2.2在线教学的特点制约思政实施

在线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要求。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在线教学模式,或完全跟不上教学进度,或学习效果不佳。对这部分同学来说,课程思政的效果甚微,甚至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帮助这些学生化被动为主动,顺利适应线上教学,也是课程思政需要考虑的问题。

3 在线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3.1巧妙设置融合点,促使课程思政自然而然发生

课程思政的一种最佳境界是“润物无声”,即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自然融合、无缝衔接。为了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效果,笔者分别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从预习课件、教学内容及作业设计等方面精心设置融合点。

3.1.1课前

本学期讲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采用网课形式。笔者采用“雨课堂+腾讯会议”的方式授课。开课前夕正值三月初,各地医护人员继续驰援武汉,防疫工作仍在有序进行。如何在课前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价值观?笔者利用雨课堂推送课前课件“写在开学前的话”,其中选择了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以及约翰.多恩的一段话,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思考这两段话的内在意义。为了增强与学生的情感联结,我为课件做了配音,朗读了以上两段文字素材,激发学生的感悟。

3.1.2课中

融汇思政元素的课堂教学,可以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热点事件、社会现象、人文知识等,通过场景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在思政层面上的思考。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章关于“信息编码”的内容时,引入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创建“汉字词源”网站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可以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弘扬中国文化,从而激励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信息大,既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内容,也包括面向专业的知识技能模块,即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或多媒体应用技术等其中一个模块。开展本课程线上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挖掘那些能够与思政结合的融入点,并且调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表1所示。以“使用Photoshop设计太极图”线上实验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在腾讯会议中进行视频直播,分享往届学生制作“太极之美”的精彩作品,让学生领略到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可以衍生出众多的变化。然后通过屏幕共享,介绍Photoshop选区绘制太极图的操作方法,并让学生结合本实验的教学微视频,以太极图为基本元素制作抗疫必胜宣传海报。学生在线开展实验操作,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除了可以在腾讯会议的聊天区或QQ课程群上提问,还可以直接利用屏幕分享功能展示遇到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给予即时在线解答和点评。

由此可见,在线教学模式下实施课程思政,只有用心巧安排,才能保证融合点设置合理、教学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到位。

3.1.3课后

做好课程思政,教师要尽可能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多引导、在价值观上加以指引,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讲究方式方法,把“润物细无声”真正落到实处。对任课教师而言,以什么方式度量学生是否真正体会思政教育的内涵相对不容易。作业是其中一种评价方式。在讲授“Word长文档编辑”的内容后,笔者设计如下“周作业”:

自新冠病毒蔓延发生以来,举国同心协力抗疫,当中有许多微小之处显大爱的事迹和镜头。请上网搜索素材,并学习“毕业论文排版”微课,按照排版要求使用word制作一个篇幅在6-8页的长文档。

除了“周作业”可以融入思政元素外,课程大作业也同样可以渗透思想教育目标。结合课程教学评价要求,笔者设计了如下大作业:

2020年的春天,我们经历了武汉封城、紧急驰援、全民抗疫,见证了最美逆行、守望相助和人间大爱。制作一份时长为1分钟的视频短片致敬那些在战疫中作出奉献的人们。

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无论是周作业,还是课程大作业,绝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用心进行素材的搜集和筛选,甚至自行撰写感悟,精心设计视频的字幕台词。对他们而言,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一场思想磨炼和精神升华的过程。

3.2充分利用網络优势,打造课内与课外联通的思政大课堂

课程思政并非止步于课堂之内,课外也是思政教育的延伸。为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学校要求每门课程都需要创建课程QQ 群。这样,QQ群就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阵地。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程QQ群的沟通交流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支持策略。对于自学能力特别强学生,可以“提拔”成为助手,让他协助教师在群中答疑或整理问答资料。笔者物色和选拔了教学助理后,不仅对助手的答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还在QQ群中鼓励其他同学向该同学学习,鼓励大家要乐于助人和主动分享。在线教学中,单单依靠任课教师的力量,难以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较好提高答疑的效率。同时,也起到促进学生互帮互助,营造良好学风的作用。

对于基础较弱且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应顾及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通过私聊的方式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相应的帮扶和鼓励。还可采用“以点带面”的策略:将每次作业的优秀作品整理出来,分享到QQ群文件,一方面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学生学习借鉴,有助于学生共同进步。

3.3积极提升教师个人思政素养,增强课程思政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例如多看书读报、坚持访问“学习强国”平台等等,从中获取与课程结合的思政素材。其次,教师需要保持极大的教学热情和正能量,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笔者会将本班学生的优秀作品分享给讲授给本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并把这些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反馈到课程QQ群上。同时,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内部也弘扬乐于分享的好风气,经常共享一些好的教学资源。

正是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人格魅力等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价值观的传导才能得以完成。再者,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用心做好教学设计,实现思政与课程的自然交融。

4 结语

随着全国范围线上教学的热潮掀起,思政教育与在线教学的融合也面临新的挑战。笔者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在线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实现路径,取得较好成效。“互助互帮”的良好学风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势头日趋激烈。绝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本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产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好。有不少学生还积极参加了各项校院级的计算机技能比赛,例如抗疫海报设计大赛、心理情境剧大赛等等,并在其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总之,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的、持久的工作,需要承担课程思政的教师下足功夫,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内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把思政教育落实落地。

参考文献

[1]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 3 ):59-62.

[2][5]张广才.课程思政推行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J].昌吉学院学报.2020(6):30-34.

[3]朱凡微,吴明晖,颜晖.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搜索引擎技术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4):10-13.

[4]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2-3):54-59.

[5]曾永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实践——以高职学生相关地质专业课程为例[J].科技风.202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州大学教改项目“新课程体系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Y20195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