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莒县:“四个到位”助力代表履职为民

2020-11-15王伟峰

山东人大工作 2020年1期
关键词:莒县工委人大常委会

□王伟峰

莒县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保障基础工作到位、学习培训到位、创新服务到位、平台建设到位,推动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代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基础工作到位,保障履职基础

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最前沿。换届以来,莒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基层人大工作实际,规范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阵地、组织和制度建设,确保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为代表履职提供良好保障。目前,各乡镇(街道)普遍设立了专门的人大办公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配齐了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同步配齐一名较高素质的人大工作人员,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实现了有地办公、有人干事的良好局面。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指导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建立人大代表活动登记簿、小组活动登记簿、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登记簿、代表来信来访登记簿、代表先进事迹登记簿和代表花名册“五簿一册”,实现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代表编组、代表分布标准版面“四上墙”,制定了关于培训学习、视察调研、联系选民、办理代表建议、代表小组活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常委会还把指导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开展活动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代表活动县乡联动,把相关工作及时安排到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组织开展。目前,莒县基本形成了县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每三个月组织代表开展一次视察调研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代表活动的经常化、多样化。此外,常委会注重加强代表小组建设,把小组建设作为代表工作的“细胞工程”来抓,结合代表分布实际,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便于选民监督代表“三便于”的原则,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编成191个代表小组,推选出382名政治素质高、工作热情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大代表担任小组活动召集人。在此基础上,强化小组阵地建设,确保每处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重点建设好1至2个规范化的代表活动小组,固定办公场所,建立健全各项活动制度。常委会还专门下发了《莒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的建议意见》,要求代表小组每年集中活动不少于4次。良好的基础建设,为代表履职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习培训到位,提升履职能力

加强代表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代表履职意识与能力,是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换届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抓紧抓实代表培训工作,针对换届后新任代表多的实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就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基本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提高代表对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代表更加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掌握执行代表职务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步骤。2018年8月份,县人大常委会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专家和住莒全国人大代表就人大代表如何履职进行了专题培训。去年,常委会又组织县人大代表就如何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作了专题培训。此外,抓住每年冬季相对农闲时节制定代表学习培训课题,组织乡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及时为代表“充电”。三年来,各级人大代表不仅接受了必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还根据工作特点接受了专题培训,如农村一线人大代表对乡村振兴知识、城镇人大代表对就业和社会保障、企业届人大代表对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深入学习,代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依法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服务到位,激发履职热情

人大工作的主体在代表,活力在代表,潜力靠代表。为此,莒县人大常委会突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这一重点,以“两个强化”为抓手,着力为代表履职注入动力。

强化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是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集中联系与日常联系相结合,推动代表履职热情提升。固定实行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联系代表制度,每年七、八月份,由常委会主任带队分片联系人大代表。在日常联系中做到“五个一定要”,即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到乡镇(街道)一定要走访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分工包村一定要走访住村的人大代表,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一定要走访所到单位的人大代表,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大代表一定要在有关节假日或纪念日期间专门走访,对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一定要面对面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常委会制定了《莒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双联双通”实施办法》,确保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了县级人大代表联系全覆盖。实施联系代表制度,一方面让代表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当人大代表的光荣感,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责任感;二是面对面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使代表知情知政,同时推进有关工作开展;三是在“双联”过程中全面了解代表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代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于提高代表履职的使命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强化代表议案建议提报及办理。衡量代表工作的成效,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要看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数量、质量和落实情况。为此,常委会坚持实施代表建议提报前置和建议办理督察工作机制,即在每年人代会召开前一个月,专门下发通知对各代表团代表建议提报工作提出要求,在人代会召开前七日,以代表团为单位将代表拟提建议提前报送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进行预审把关。同时,强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举措,出台了《莒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暂行规定》,明确议案建议办理的流程、主体及责任。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实施重点建议跟踪办理与全面集中督办制度,保障代表建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换届以来,常委会组织对县人大代表提出的16件重点建议进行了督办,去年,常委会主任带队就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75件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集中全面督察,较好地推动了有关建议的落实。实施代表建议提报前置和全面督察工作机制,极大激发了代表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人大代表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议案建议的数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换届以来,全县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150余件,县人大代表在县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267件,乡级人大代表提出建议1100余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平台建设到位,增强履职实效

莒县共有各级人大代表1566名,充分发挥好代表作用,对于凝聚智慧合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莒县人大常委会以引领代表建功立业为主线,着力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推动代表作用充分发挥。换届以来,结合全县“对标先进、革除障碍、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大活动开展,常委会相继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带头革除障碍,争做解放思想的模范;带头激情创业,争做促进发展的模范;带头转变作风,争做维护大局的模范;带头履职为民,争做关注民生的模范”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为切实增强活动实效,常委会将活动内容细化为代表提出建议、助力招商引资、创办领办项目、化解社会矛盾、为民办实事好事等5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实行量化管理、绩效建档。通过参加主题实践活动,人大代表加快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干事创业的气魄越来越大,骨干带头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明显,全县涌现出了大批建言献策的专家、带头致富的榜样、帮贫扶困的模范、争先创优的典型。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县人大常委会对行业贡献突出、履职优秀的42名县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表彰,有效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猜你喜欢

莒县工委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中共梧州城工委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
静安:三个“坚持+保障”推进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
“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