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幻类型电影创作与工业化发展策略

2020-11-14杨贝贝

电影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流浪科幻

杨贝贝

(中国传媒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一、绪 论

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自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之后,在社交网络迅速形成刷屏之势,并最终斩获46.5亿元人民币票房。在海外,《流浪地球》是第一部以IMAX 3D形式上映的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万美元,成为近五年来华语电影的北美票房冠军。《流浪地球》的意义在于不仅弥补了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空白,验证了中国电影市场对承载着中国文化价值观念、想象奇特、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的国产科幻类型片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提供了重视觉效果科幻类型电影创作、生产经验,培养出一批兼具电影工业化思维和专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国产科幻片的缺席,国内学者对科幻类型电影的研究主要围绕经典好莱坞科幻大片开展,研究内容主要有类型定义与划分、案例解析等,其目的在于通过中外对比,发现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缺位的根本原因,并从我国的电影市场机制建设、类型电影制作观念等方面提出可供借鉴的国产科幻的发展对策。

吴振尘在《论科幻片的类型定义》一文中从科幻片作为一种类型片的整个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对科幻片的定义进行了尝试性界定。沈国芳的《观念与范式——电影类型研究》借鉴了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一书中的观点对科幻片的类型做了较为清晰的论述。刘藩在探讨中国奇幻电影与科幻电影的不同之处及其创新路径时提出,科幻片以科学理性前瞻性地进行科学幻想,且呈现的是宏大叙事,它的虚构世界中各元素之间不存在矛盾,严格自洽,是具备内部的逻辑统一性的。学者李亚在《中国电影缺类研究之科幻片》一文,对中国科幻类型片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电影传统的生产惯性、电影人的知识结构、科学文化环境、 观众接受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并制约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金丹元、张咏絮在《一种不该被“忘却”的类型电影——对中国科幻电影实际上的缺席之思考》一文中,深入总结了科幻电影的魅力,详细阐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尴尬境地,并从意识形态的历史局限、功利主义的创作态度和好故事缺乏三个方面解释了中国科幻片缺席的原因,并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除此之外,国内学者对《寻龙诀》《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狼图腾》等国产大片或中外合拍片在电影工业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解读,从研发创新、重视效样本、项目化运作与管理等层面总结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若干成果,为科幻类型电影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总体来讲,由于研究样本的缺失,学界关于我国科幻类型电影的研究重点基本停留在总结国外经验、分析国外影片或具有中国元素的科幻合拍片以及探讨国产科幻片缺席的原因等层面,以国产科幻电影为研究对象,对电影的立意、创作、拍摄、后期及数字视效等制作过程开展的研究尚待深入。《流浪地球》的出现为国内学界开展国产科幻类型片的研究提供了样本,同时电影类型学、叙事学及电影工业化理论为《流浪地球》案例的深度解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国科幻类型电影指出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国产科幻类型片的发展困境

(一)科幻类型片的类型特征

据考证,中国科幻文学始于晚清,因而有“百年中国科幻”之说。然而2000年之前,我国科幻文学到科幻影像的转化成果乏善可陈,包含科幻元素的影片数量虽有所增多,但质量却未见大的提升。2006年,号称中国首部 3D 动画科幻巨制的《魔比斯环》最终仅以 300 多万人民币的票房惨淡收场,《长江 7 号》《机器侠》《全城戒备》《未来警察》等影片也始终未摆脱科学设定“元素化”的痼疾。

科幻片,作为一种类型片,有其独特的类型定义和特点。沈国芳在《观念与范式——电影类型研究》一书中关于科幻片的定义,基本包含了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应该具备的科学性、想象性、虚拟性、故事性等特征,故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科幻电影类型特征研究——“科幻片是以已经揭示和尚在揭示中的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通过艺术家的神奇想象,在营造的幻想虚拟世界中,展现某一戏剧性事件的影片。”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科幻电影的类型标准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但是,学界以及资深“科幻迷”就科幻电影的类型特征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

首先,科幻电影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或科学设想创造一个迥异于日常生活的,自律、自洽的虚拟世界并赋予这个世界以完整、系统的生活逻辑和崭新的世界观,同时,崭新的世界设定对推动故事的发展、戏剧冲突、人物的成长起到动力学作用;其次,叙事时空常界定于幻想中的未来宇宙、太空,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能够反映艺术创作和想象的科学理性,具有一定的科技前瞻性;再次,科幻片通常聚焦于拯救人类、生命至上、正邪对抗等宏大主题,表现人类社会底层情感,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通过表现遥远过去或未来的想象世界,间接传达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诉求,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夸张;最后,科幻电影通常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惊人、奇异的影像,给观影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二)《流浪地球》的科幻类型电影属性

以上述科幻类型电影的定义与特征,观照我国首部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可以发现,无论从影片的世界设定、主题立意、家国情怀,还是从电影本身呈现出的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的电影质感来看,《流浪地球》都是一部优良的国产科幻类型片:完整的世界设定在影片中每个角落都对故事、人物产生了影响。地球可以在宇宙中流浪,且是被人力推动的,而这种推动在影片中居然给出了具象化的兼具结构力学和工程学逻辑的表现形式,侧面论证了由人力推动地球流浪的现实可能性。包括点燃木星的情节同样给出了逻辑清晰、步骤鲜明且无法被证伪的危机化解方案,将整部影片的科学理性感知和审美感知进一步推进。科幻片里的科学支撑作用在于“让人想象到其现实合理性,让人觉得好像可能成真”,只要能构造出这一想象就是成功的。

具体来看,作为一部由科幻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流浪地球》基本上保留了原著中的太阳氦闪、利用重核聚变使地球停止自转、引力弹弓效应、“刚体洛希极限”等科学原理或科学设想,并以此为动力展开一系列节奏安排、冲突设置和角色塑造。影片通过集中刻画运送火石的一个中国杭州小分队的惊险历程描述了未来人类在面临世界问题、应对全球危机时应该秉承的团结一致、勇于奉献的精神内核。

电影将叙事时空界定在公元2075年地球改变公转轨迹和自转规律后的“地木关系”格局之中,使空间成为支配电影叙事的原动力。“一方面,空间成为故事危机的根源,从根本上限制着主人公的行动、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另一方面,空间参与意义的建构、空间中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电影的故事建构具有开放性。”

电影以“流浪地球”而非“逃离地球”的全新视角和范式,提出了应对全球危机的中国方案,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园理念和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解读世界科幻命题的独特想象和解决方式。影片不仅以国人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英雄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深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引发了国内观众的强烈共鸣,更以宏大的场面、精致的细节、震撼的视效为中国观众呈现了一场国产科幻的饕餮盛宴。

(三)“后流浪地球”时代国产科幻类型片的发展困境

目前,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将《流浪地球》对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俨然已经把《流浪地球》当成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范本。然而,仅仅依靠《流浪地球》一个声音无法建构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独特文化观念、审美心理和价值体系,更无法对中国电影工业在制片管理、工业流程和专业人才方面的落后状态进行系统的改观。朔方等编著的《流浪地球电影工作手记》以及媒体发布的关于电影主创的访谈资料中提到,《流浪地球》在生产创作过程中主要受到了三个方面的制约:

1.科幻电影文化。由于科幻类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好莱坞科幻大片在中国电影消费者观念中建构起了包括视觉符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接受习惯在内的一整套科幻电影文化语境与体系,且短时间内无法被国内的电影人打破与重构。中国文化失语以及消费者对于国产科幻电影存在的天然的质疑是《流浪地球》面临的最大难点。

2.电影制片管理。首先,电影的资金问题,包括投融资机制、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都是贯穿电影始终的难点;其次,作为电影工业中的重工业,科幻电影的时间周期与成本呈正比例关系,制作周期越长,其成本越高,在有限的制作周期创造相对最好的创意和质量成为科幻电影制片管理的重要目标;最后,受限于电影的预算、制作周期以及科幻类型电影本身重技术和重人力的特点,科幻电影的制片管理,尤其是工业化的流程管理成为电影制片管理的关键环节。

3.生产经验与专业人才。国产科幻类型片的长期空白使得国内科幻类型电影的生产经验严重不足,国内电影人普遍缺乏对科学和科幻的深度理解,电影策划人、编剧、导演、制片人、美术、场景、道具、后期剪辑、音视觉特效等科幻电影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构成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科幻电影策划、制作、制片管理的水准也有待提高。同时,国内当前的电影管理模式下,很多人在原有的职业与专业上无处可走,于是做编剧的想要当导演,其他所有行当的人都想成为导演,一线从业人员行业地位提升的通道处于半封闭状态,造成本行业人才结构严重失衡,其生产创作能力远无法满足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的强烈需求。

上述局限不仅是《流浪地球》创作团队过去曾经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生产制作在未来依然需要面临的困境。

对于电影预算和时间周期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流浪地球》初步获得市场验证之后,客观上会推动电影投资机构对国产科幻的投资兴趣和热情,短期之内或将掀起国产科幻电影相关项目的投资热潮,对改善国产科幻的投融资环境、促进投融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产生利好。同时,《流浪地球》获得的票房佳绩不仅给电影制作者、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更为中国自己的科幻类型电影争取到了发展的信心和耐心。因此,本文将从中国文化语境构建及电影工业化两个方向出发,在对《流浪地球》案例深度解读的基础之上,将本土的科幻类型电影生产创作经验转化为知识体系,为中国科幻类型片的未来发展提供方法论参考。

三、文化语境构建:科幻类型电影的中国表达

可以说,除了大胆严谨的科学幻想和让人大开眼界的视觉特效,电影《流浪地球》最触动中国电影观众的莫过于影片细节呈现出的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影片整体传递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亲情、土地、家园的独特观念,以及宏观展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自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文化语境的概念,对于文化语境的研究贯穿文学、语言学、电影学等诸多人文学科。20世纪80年代林年同先生就曾指出,中国电影并不是西方电影学派的某一个分支,中国科幻类型电影亦是如此。在想象奇特、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的好莱坞科幻大片长期裹挟之下,国产科幻片在中国电影观众的评价标准中贴上的粗制、劣质标签挥之不去,只有通过中国的视听符号讲述基于中国传统行为模式、中国价值观念、中国式思维逻辑的中国故事,建构独特的中国文化语境,才是国产科幻类型电影创新的根本路径。

(一)视听细节的中国呈现

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而视听语言作为基本元素是一部电影艺术作品的重要部分。

对于电影艺术来说,作用于观影人心理的要素“先是视觉,后是听觉”,电影理论家林格伦也认为电影中的视觉更丰富、更刺激、更能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事物。电影《流浪地球》中墙上的红色福字,出入平安的红色地标,学生身上的蓝白配色校服,回答老师“什么是希望”的小姑娘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语调,吊销执照扣除12分的交通规则设定,以及“路有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略带社会主义风格的广播提示,都是中国表达的细节呈现,而由此带来的或幽默、或紧张、或轻松的情绪氛围,成功地将观众带入电影叙事,完成特定情境下的传—受互动过程。

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文化体系在语言、文字、饮食、建筑、音乐、绘画、戏剧戏曲、医学、宗教、民族服饰等方面为中国科幻电影的视听细节贡献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任何一点巧妙的使用都会成为独特的中国呈现和中国表达,并以中国人共有的生存模式与共通的情感为基础,建构起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主体间性特征,消解国产科幻类型片长期缺位所导致的“受—传”之间的紧张关系。

(二)“中国故事”的“经典叙事”

抛开“中国故事”的国家话语体系和政治传播语境,单就艺术创作而言,“中国故事”的构成有三个必备要素:故事发生在中国人身上;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表达中国人的情感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捕捉中国样本的特殊性。”而《流浪地球》原著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太阳不断老化,科学家通过各种数据得出太阳短时间内即将氦闪,而宇宙太空尚未发现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流浪地球”和“逃离地球”两种解决方案的倡导者经过激烈争论,最终以中国为代表的“流浪地球”派获得大部分人支持,人类开始建造大型行星发动机,并开启了地球的流浪历程……

根据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和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尔特的互文性理论,文本之间的相互转化需要克服文本显示出来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电影《流浪地球》在处理原著小说的改编上同样做出了取舍与创新,以弥合小说与影像艺术在叙事上的巨大差异。

为便于叙事,影片《流浪地球》只选取了刘慈欣原著小说中的一个小片段——公元2075年,地球在流浪过程中途经木星附近,木星引力激增,人类突然遭遇了巨大危机:数千台行星发动机故障熄火,全球地震、火山爆发,岩浆吞没地下城,人类凭借智慧和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努力化解了地球将与木星相撞的危机。不仅如此,电影《流浪地球》的世界设定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对所截取的片段进行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详细描述了2075年地球的自然环境状况,人口、政治、社会分工等人类社会状况以及行星发动机、运载车、外骨骼装甲和宇宙空间站的技术状况,更是为电影整理了跨度100年的编年史,为影片创作阶段的剧本写作、角色塑造、叙事节奏以及拍摄制作阶段的场景设计、机械置景、特殊道具、物理特效提供了系统的参考依据。

“经典叙事”是好莱坞电影工业标准化体系在剧作阶段的重要体现。《寻龙诀》的导演乌尔善在一次访谈中提及,对于类型电影来说,叙事技巧、叙事能力和效率非常重要,是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生产面临的难点之一。中国电影人以往的创作多强调感觉、意境,缺乏系统的叙事技巧和利用有限的时间以合理的乃至程式化的结构完成叙事任务的能力。“经典叙事”的叙事模式为:开头一般是平静温情的“日常”生活,转而出现危机破坏了这种和谐和平静,为英雄出场做铺垫;随后英雄出场,经历了种种艰辛困苦,排除一个又一个困难,直至解决问题。无论是善良战胜邪恶,还是英雄造福于民后死去,目的都是推动全片的节奏和观众的感情走向高潮。这种叙事模式大体可以分成三幕:第一幕,交代面临的问题,以危机和主要冲突的预示来结束;第二幕,主人公与其面对的问题或危机进行系列、持续的斗争,结束于英雄接受更为严峻的考验这一节点;第三幕,呈现主人公对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

悉德·菲尔德曾经对这种“三幕剧作结构”的功能重点进行强调,认为它是一部影片的基础、脊柱和故事的骨骼。电影《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够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绩,与影片在叙事上对“经典叙事”模式的借鉴不无关系:开篇前25分钟分别简要交代了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影片的基本场景并由空间站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发出危险提示;开篇30分钟前后,“地木相撞”危机正式来临,片中主要人物悉数登场,“运送火石”救援任务正式开启;随后,救援小分队分别在上海冰山峡谷、楼梯内部、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等地一一克服困难,其中不断伴随亲人或同事的牺牲,直至影片第80分钟救援小分队面临终极任务——“点燃木星”重启,为即将到来的高潮铺垫;最后,影片随着主要英雄人物刘培强自我牺牲携空间站冲向木星达到高潮。

(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立体表达

近年来,中国的本土工业、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在经历着快速发展,好莱坞科幻大片的超级英雄群体中的中国面孔也在不断增多,侧面印证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然而,中国元素的增加无法对科幻类型电影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产生实质性改观,意识形态过重、口号式的“刚性话语”不仅无法帮助影片实现价值输出的目标,反而极易引起市场受众的心理排斥乃至强烈反感。因此,只有通过宏大的主题、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精致的画面和震撼的视听效果立体诠释“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才能构建独特的中国文化语境。

首先,“主题是一部电影作品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一部电影的主题只有提倡社会正能量以符合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表达真善美与人类美好情感,才能谋求与受众心理的良性互动,提高电影的审美文化属性”。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主题立意奠定了基调,困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经济发展、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战争动乱、跨国犯罪等,也为中国科幻类型电影提供了多元化的题材选择。同时,宏大的主题还需要情感细节的传达以及对艺术节奏的控制。

其次,人物体现主题。矛盾冲突、情节安排、场面调度包括细节的选择与应用,这些都以人物为依据并围绕人物展开——人物的活动、人与人之间动态的变化关系共同构成作品的情节元素,人物的生命轨迹或成长曲线则形成作品的叙事框架,而作者对生活的感触、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人生诸多命题的理解则内化为影片人物的思想。同时,塑造人物的演员也必须真实,演员必须是角色而不是演角色,只有中国演员塑造的立体、鲜活的中国角色,才能完美演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

一部影片成功与否,除了角色和人物的塑造,另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串联叙事的情节安排。情节设计恰当与否,对于片中人物行为的解释度和推动力,对电影观众的吸引度乃至对影片整体的流畅度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作为承载影片美学品质的重要介质以及表达影片戏剧张力的重要手段,精致的画面、震撼的视听也是影片整体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体来讲,电影《流浪地球》通过刘培强、王磊、刘启、韩朵朵、韩子昂、周倩、Tim、李一一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急缓分明的情节设计、精致的画面和细节呈现与震撼的视听效果,立体呈现了全人类面临共同的生存灾难时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敢于奉献、不畏生死的精神风貌,全面、立体、生动地诠释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宏大主题。

四、国产科幻类型电影的工业化发展策略

科幻类型电影的产生是电影工业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幻类型电影的生产作为一种工业,是高度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重工业集群。

据悉,电影《流浪地球》的预算接近5000万美元,制作团队数量超过7000人,片中共计2200个视效镜头,其中有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和CG替身,影片中利用木星引力让地球加速,利用行星发动机进行重核聚变,建设规模宏大的地下城、空间站等场景,都是后期特效制作的成果。可以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类型电影工业化制作的先行者,为国产科幻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的参考。

根据“工业化”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业化”是一个螺旋式转型升级并不断演进的长期过程,其核心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升级,其本质是一个生产经营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以“工业化”的定义和内涵重新审视我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依然处在从传统的个人化、“作坊式”的电影制作模式向现代化制作转型的初始阶段,生产流程失序、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严重制约着电影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一)精细化流程管理

据《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一书描述,除了文化语境,预算、时间周期和制片管理是电影《流浪地球》团队在与出品方中影股份前期的沟通中便明确提出的三大项目难点。在历经四年的拍摄期间,《流浪地球》团队一度面临资方退出、资金短缺等困境,特邀嘉宾吴京不仅零片酬参演,更是自己出资6000万元才化解了电影《流浪地球》的资金危机。虽然在预算管理方面,电影《流浪地球》并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但是这段“传奇经历”也充分说明未来的科幻电影预算管理乃至投融资管理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电影制片管理的工作贯穿整部影片从策划、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宣传发行乃至后产品开发的所有环节,而流程管理和把控工作关系到整部电影前、中、后期不同阶段的各类任务的对接与完成,是电影制片管理的重中之重,下文将以《流浪地球》为例展开分析。

《流浪地球》团队对中国传统的电影制作和管理流程进行了颠覆式创新。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传统的电影生产经验和管理方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科幻类型电影制作的要求——剧组操作模式创新,增加新的部门、新的岗位分工、新的职责界定,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的协调和配合与以往约定俗成的拍摄方式大不相同,工作流程和方式更加严谨,更加接近好莱坞大片的人力和岗位职责分配。

电影进入拍摄阶段之前,《流浪地球》团队对“世界观”、剧本、美学风格、概念设计、光影基调确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用最合理的预算先期完成视效的准备工作,把风险和不确定性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固定下来;电影拍摄过程中视效部门就深度介入现场工作,为后期CG、三维合成、数字绘景等阶段奠定基础;后期制作阶段由于涉及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场景的视效镜头制作,需要导演、制片人等管理人员高效统筹各个视效分包团队,在一条工期时间线上多线程、多任务地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提交合格成品,最后组装成浑然一体的影片。其中,“后期前置”“视觉化预演”等工作流程模式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得到熟练运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后期前置”作为数字电影产业的突出标志,在特效制作领域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的标准流程被广泛应用,影片《盗梦空间》中,视效指导甚至在编剧阶段就和导演、编剧共同合作,《寻龙诀》视效合作方天工异彩和《流浪地球》视觉特效合作方橙视觉的丁燕来同样是在电影筹备期就开始介入。这种模式摒弃了传统电影的生产流程和江湖习气,提前明确现场跟组流程,根据项目的特效数量确定跟组人数和携带设备,并明确需要采集的数据,组织进组前培训以及研发相关辅助工具,跟组过程中拍摄、采集高精度且完整的数据,包括动作捕捉数据、场景扫描数据、人体扫描数据及侧拍数据等,为后期数字特效的制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视觉化预演”也是数字电影工业的标准程序之一,为了节省成本,《流浪地球》采取了重场戏用Previz3D故事板,其他戏份用动态故事板的方式,代替了分镜头、概念图、实体模型道具等传统的视觉规划方式,将镜头时长、机位、镜头运动、景别透视等工作提前到拍摄工作开始之前,大大提升了现场拍摄的沟通和流程效率。作为一部重视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特殊道具、机械置景、物理特效、UI和后期的数字特效技术相结合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精彩的特效制作不仅得益于后期团队的精湛技艺,更得益于实拍阶段场景搭建和传统特效的基础保障。数字特效不是电脑的凭空捏造,而是依据现实的二次创作。实拍时的景搭建得越真实、细致,就越能为后期特效提供参考依据。

除了流程管理,影片中后期拍摄、制作过程中面临海量数字资产的存储、流动管理等工作。《流浪地球》在后期制作工作中明确了素材的出入流程、水印标准,制定了文件的格式、命名、交接、画幅规范和统一的文件安全管理规定等,为未来科幻类型电影的数字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专业化分工协作

中国科幻类型片的“工业化”要打通整个电影生产的前、中、后期各个工作阶段,需要从剧作、拍摄、工业配套、后期制作以及参与机制等各方面建立相应的流程标准和岗位分工。

1.剧作。科幻类型电影的剧本创作涉及诸多与科学原理或设想相关的世界观设定、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场景刻画等工作,与以往传统的电影编剧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大不相同。然而,当前我国科幻片的编剧构成多非职业编剧家,此群体带有明显的非专业化、零散化的特点,加之缺少相应科学意识或常识,无法为科幻电影提供严格自洽的科学设定。同时,以刘慈欣为代表的我国科幻文学领域的作家无法直接对文学叙事到影像叙事的转换提供实质性帮助。电影《流浪地球》在剧作阶段为了兼顾原著小说改编的故事化和科幻电影剧本的独特性,将编剧团队从二人最终扩展成为八人,并采用好莱坞编剧常用的多人协作软件,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也为未来科幻类型片的剧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拍摄。电影拍摄阶段的工作大体可分为管理和执行两种类型。近年来,许诚毅、郭帆、乌尔善、陈思成、宁浩等一批年轻的,既有电影工业教育背景又是双语人才的电影创作者开始显现,对国产电影拍摄阶段的工业化管理提升有所助益。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少有制片人、导演、副导演、摄影、美术等传统的电影制作专业人才在科幻类型电影上持续发力,科幻类型电影拍摄细节中涉及的美学风格、概念设计、光影色彩、摄影等具体执行工作基本没有先例可循,《流浪地球》团队在项目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甚至“从无到有”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成建制的“UI部门”,负责现场所有银幕内容的制作、管理、协调工作,侧面印证了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生产分工体系的严重不足。根据作家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中国科幻类型片在拍摄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分工标准和体系,需要从业人员踏踏实实、精益求精长期实践积累才能实现,而《流浪地球》的意义之一就在于为国内科幻电影从业人员提供了工作机会,建立起国产科幻电影第一个“执行人才库”。

3.工业配套。除了宇航服和外骨骼装甲的设计、制作引进了新西兰Weta工作室之外,《流浪地球》的其他拍摄辅助装置和设备全部由国产团队提供,如制造运载车颠簸效果的六轴电动平台、气囊球等,据《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描述,国内物理特技研发和影视设备等工业配套领域的制作工艺与好莱坞电影工业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每一步的分工、时间节点、设计方向等工业流程却与好莱坞不可同日而语。美国电影工业化的高水平尤其体现在物理特技装置研发能力和影视设备的技术更新与升级速度上,比如专为电影拍摄使用的三维扫描仪、专业的“绿布架设车”、拥有各种特种车辆驾驶证的物理特效工作人员等都是美国电影工业配套体系专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佐证。

4.后期制作。随着CG 技术、毛发仿真技术、三维建模软件与数字雕刻软件的发展和在电影工业生产中的运用,科幻片画面表现力和视听效果呈现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然而,由于特效技术水平差或根本不具备,国产电影在特效制作方面被广为诟病。据郭帆介绍,电影《流浪地球》80%的视觉效果和特技由中国本土团队完成,其中电影的很多镜头由于国内制作技术不成熟都靠人工完成,例如影片99%的UI都是现场播放,后端连接100多台笔记本电脑控制全人工操作。虽然客观上为影片画面质感的提升和拍摄现场的气氛营造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但是技术上的短板仍然是中国科幻类型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5.参与机制。据悉,美国科学院专门建立了电影制作方与相关专家的对接机制,当导演、编剧等需要对某个专业问题进行咨询的时候,可以找到相应的专家进行咨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所在的大学甚至为他参与电影《星际穿越》的拍摄提供学术休假和职位保障,保证电影的科普性的同时提升了大学声望。而在我国,行业外人员基本都是通过影片上映过后的影评寻求与电影创作团队对话的机会,在电影的策划、制作过程中,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天体学家等行业外专业人员的参与通道尚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幻电影创作的社会参与和资源整合机制,开放参与通道,创造参与条件,为国产科幻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智库支持。

结 语

在《电影产业促进法》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电影市场发展更具规范化和理性化。国家电影局2018年12月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在此背景之下,《流浪地球》以精良的制作、逼真的特效制作、宏大的叙事和全球观以及“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的地位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绩,开启了中国科幻类型电影常态化发展的新时期。本文以电影类型学、叙事学以及电影工业化理论为指导,结合文献研究、文本研究和线上访谈法,以电影《流浪地球》文本及项目运作全过程为案例,分别从中国文化语境构建和电影工业化两个角度对国产科幻类型片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由于篇幅有限,电影的投融资管理、人才专业素养提升以及西方系统、成熟的电影工业分工体系没有在文中展开具体论述,上述领域也是笔者未来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流浪科幻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流浪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流浪的歌
遇见一只流浪猫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