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联合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0-11-12卢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医护心肌梗死障碍

卢茵

急性心肌梗死为全球致残及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1]。临床实践发现,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术后康复[2-3]。医护一体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医师和护士全方位积极合作,以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已在肿瘤科、骨科、ICU等科室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6],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确诊为睡眠障碍;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低于Ⅲ级,PSQI评分超过7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服用治疗失眠类药物;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昏迷或沟通障碍;精神性疾病、妊娠期。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25~72岁,平均(43.5±8.3)岁;发病至住院时间0.5~8 h,平均(4.2±1.0)h;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32例,糖尿病2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7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7~70岁,平均(44.2±9.5)岁;发病至住院时间1~9 h,平均(4.4±1.3)h;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33例,糖尿病2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包括遵医嘱护理、生命体征监护、病情观察、镇静止痛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干预小组组建。由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10名医师和11名责任护士为组员,患者入院至出院均由固定的医护人员负责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的制定,实施8 h在班,全天候负责的弹性排班制度;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监督各项医护一体化措施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建立培训和考核机制,每周进行1次医护一体化工作总结,深化医护一体化工作理念。(2)医护一体化查房。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情况、分管医师,熟悉病区环境。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首次查房,主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背景、性格等情况,并制定护理计划表,由组长、副组长对护理计划进行审核批准,责任护士严格按护理计划表执行。每周至少3次进行医师、护士联合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治疗计划,组长和副组长每周至少参与1次查房,了解患者情况并审查治疗计划,对治疗计划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在每周举行的医护一体化会议中,小组成员对患者情况、治疗计划和预期疗效进行讨论,由组长和副组长对整改意见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3)医护一体化心理护理。于患者入院后开始实施,行PCI术后由分管医师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主要包括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目的、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自我识别等方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术后护士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对个别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可在每周会议中提出,共同讨论解决措施,或者请心理医师进行协助。(4)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术后由分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呼吸松弛疗法和想象放松疗法指导。(1)呼吸松弛疗法。调整呼吸频率为10~15次/min,吸气时适度弯曲手腕缓慢握拳,完全吸气后屏息10~15 s,然后缓慢呼气放松双手,并放松全身肌肉,如此循环20次,醒后、睡前各训练1次。(2)想象放松疗法。通过发挥想象,回想既往或者向往的事物,以缓解不良心理,唤起轻松愉快心理。医护查房期间鼓励其早日下床活动,适当进行太极、慢走等有氧运动,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分管医师为其讲解限制睡眠的目的和重要性,责任护士逐步控制其夜间休息时间和觉醒时间,为其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帮助其逐步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采用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7],该量表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各维度评分均为0~3分,总分0~21分,评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SAS,SDS各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分4级评分法,将各条目得分相加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PSQI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急性缺血而引发的心肌坏死,PCI术能快速疏通血管,恢复血流灌注,缓解心肌缺血和缺氧,改善心功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常用方法。但PCI术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较多,长期的睡眠障碍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并发症增多,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8]。目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睡眠障碍多以药物干预居多,缺乏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患者睡眠障碍问题。

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起点,以患者满意为导向的医护团结协作护理模式,护理过程中医师也参与其中,提供全方面的医疗护理,能有效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性,进而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何吉等[9]将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发现,医护一体化护理能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吴艳辉等[10]发现,医护一体化综合干预能明显提高肺癌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基本一致[11-12]。提示医护一体化联合康复护理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其心理负担过大,进而出现睡眠障碍,对其术后康复和治疗信心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从患者负性情绪入手,入院后即积极与其沟通,使其熟悉医疗环境,与其建立初步信任关系;通过医护一体化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引导其正确疏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本研究对患者进行呼吸松弛疗法和想象放松疗法指导,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患者经过规律性的放松训练,有效调节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因此观察组患者在改善负性情绪的同时睡眠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患者进行的放松训练能缓解患者脑部活跃度,促进其快速入睡。本研究对患者进行限制睡眠时间措施,能减少其白天睡眠过长对晚上睡眠质量的影响,能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最大限度地改善其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皮下血肿、尿潴留、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3]。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医护一体化护理加强了护士、医师之间的合作,能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和治疗,从而增强了对PCI术后并发症的防范;医护一体化护理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了睡眠质量,减少了负性情绪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刺激,有助于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通过医护一体化护理实施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术后自我护理意识和并发症状的识别,进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联合康复护理能缓解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心肌梗死障碍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