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0-11-11张广昕

交通企业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能源课程体系实训

□ 张广昕

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汽车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探索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技工院校是我国工匠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研究其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提高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技工院校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时缺乏专业调研,仅仅是在传统汽车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几门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其存在专业核心课程较少,课程体系无层级划分,知识覆盖面窄、课程构建与传统汽车专业区别不大的问题,无法体现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无法满足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

2.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不足

当前,一体化教学模式正在全国各大技工院校推广实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受实训设备、场地、师资等方面的约束,无法将一体化教学模式贯穿教学始终,同时受教师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影响,教学过程有时仍简单采用理论加实训的模式,缺乏过程创新,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将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转为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情境式教学、工学一体等成型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应用到课堂上,未使学生理解其真正内涵,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教学资源缺乏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开设时间短、专业教材编写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能够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的教材。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当前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存在知识体系更新速度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问题,并且部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可实施性,难以满足岗位要求。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价格昂贵,车型以及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受资金以及实训场地影响,部分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室建设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学生的技能实训要求。

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技能评价方面,评价方式以及评价主体比较单一。目前,大部分院校主要还是采用校内教师出题、校内教师监考的模式,没有做到教考分离,忽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员的参与,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不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仍以传统工种鉴定为主。考试模式延续理论加实操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不能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评价。另外,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更新迟滞现象严重,存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由于局限以及片面的问题,鉴定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双师型教师短缺

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多由传统汽车专业转型,对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在教学方面普遍存在技能水平不足以及企业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同时目前多数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法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这都是造成当前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重要原因。技工院校在教师招聘时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部分新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行业企业实践背景,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教学岗位要求,同时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在岗位交流上存在制度上的隔阂,导致教师和企业人员相互协作存在很大的障碍。

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方面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重新划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的课时比例。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课程体系,体现技工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当将电机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汽车总线系统、汽车高压安全操作、辅助电器设备、充电系统、常规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制定;同时将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充电系统、常规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还应当根据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结构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建立安全原则下的分层级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要拥有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实施:①引进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且符合学历要求的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②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时间到新能源汽车企业顶岗锻炼,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③积极稳妥地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双方人力资源共享;④开展教师技能提升训练,促进传统汽车专业教师向新能源汽车方向靠拢,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提升自身技能水平;⑤选派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深度了解企业生产实际需求,通过顶岗实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经验;⑥聘请新能源汽车企业优秀技术骨干,充实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其纽带作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3.创新培养模式

采取工学结合的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根据新能源汽车、企业岗位要求进行一体化教学。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贯穿到整个教学工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通过订单式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等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顶岗实习与就业同步,达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

4.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综合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制定方面,应当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共同制定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技能考核方面,采取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实行教考分离。通过教考分离,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行业标准、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实现与行业企业认证的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全方位开展“一体化”教学

将一体化教学模式贯穿始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工作要求制定教学任务及内容,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和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特点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技能训练与顶岗工作的学做合一。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强大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6.校本教材开发

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多以理论为主,并且存在教材内容与当前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脱节的情况,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更不能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当前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发出一套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教材。

7.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将仿真与实操相结合

针对当前技工院校实训设备不足以及部分院校资金短缺的情况,建议同一地域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院校应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共建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同时院校之间也可共享校内实训资源。通过共同使用、共同开发、共同管理,避免重复投资,提高实训设备有效利用率,实现实训资源优化配置,最大程度缓解实训资源短缺的问题。

针对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过程中安全性问题突出的现象,对于无法运用现有实训设备进行实训的工作任务,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模拟仿真软件进行实训,这样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新能源汽车高压实训教学安全、可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三、结语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技工院校,为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新能源汽车企业岗位需求,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培养模式、师资培训体系,对提高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新能源课程体系实训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