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叙事演变

2020-11-10钟威虎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演变高考

钟威虎

摘 要: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社会发展,我国的纪录片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着眼于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通过分析相隔十年的两部同题材纪录片《高三》和《毛坦厂的日与夜》,探究我国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叙事演变。发现其具有叙事内容日趋细腻、叙事视角更加多元、叙事手法愈加艺术的演变特征。

关键词:高考;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演变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063-02

一、绪论

(一)我国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发展概况

1978年底,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纪录片事业也同样迎来发展的春天。一方面,纪录片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下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也为我国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多样的拍摄对象和多元的文化语境。

整体而言,四十年来我国纪录片从重新起步到高速发展,在叙事上经历了从混沌到自觉的过程。其中,注重书写社会现实、记录社会发展、反映社会问题、启迪社会思考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其叙事演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题材影响,现实类纪录片往往遵循纪实美学原则,奉行宛若“真实电影”般的原生态记录,拍摄手段以跟拍、抓拍为主,不干预,不介入客观事件的自然发展进程,因此拍摄结果往往不可预知,拍摄周期也较长[1]。而在后期的剪辑和制作过程中,现实类纪录片既不能像历史文献、考古探索类纪录片一般运用情景再现、人物扮演、动画特效等丰富手段,也不能像影视剧那样人为地添加戏剧冲突和情节虚构,同时也不适宜过多地改变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因此在叙事上往往起伏较小,趋于平淡,可视性元素较小。

而身处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想要在激励竞争的媒介环境中获得广泛的受众和良好的传播效果,势必需要不断改善叙事手法,优化叙事结构,创新叙事策略,提高媒介竞争力。鉴于我国现实类纪录片数量众多,文本量巨大,故本文选择同题材的两部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周浩的《高三》和贾丁的《毛坦厂的日与夜》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对我国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叙事演变管窥一斑。

(二)纪录片《高三》与《毛坦厂的日与夜》

《高三》由导演周浩拍摄于2005年,聚焦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武平一中,以高三(7)班师生为主体,记录和展现了一个山区小县城的年轻学子们琐碎,重复和疯狂的高三生活。

《毛坦厂的日与夜》是央视系列纪录片《高考》中的一集,由贾丁执导,拍摄于2014年。该片记录了位于安徽六安,拥有24 000多名学生的“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高三师生和陪读家长们的日常生活,心路历程。

作为两部题材基本一致的纪录片,二者在叙事上具有诸多的相同点:在叙事线索上均以从高三入学——复习备考——走进考场——新一届高三学生投入备考为时间线展开;在叙事内容上通过大量的追踪拍摄和采访,全面展现了高考之路上真实而震撼的客观事实;在叙事策略上均采用肖像化和群像化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展开叙事,同时兼顾整体环境,用大量空镜头展现人物群像,以此达到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效果;在叙事主题上二者共同选取极易引起中国观众集体记忆和这里认同感的“高考”作为题材,共同表达了对于中国当代教育和相关社会的反思,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切。尽管两部相隔十年的作品主体框架相近,但叙事表现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2]。

二、《高三》与《毛坦厂的日与夜》叙事差异化探究

(一)更细腻书写的真实性:心路历程的更深入呈现

相比于《高三》,《毛坦廠的日与夜》对于主人公的刻画,尤其是备考过程中心路历程的波动呈现得更为细腻,凸显出了其作为纪实类纪录片更强的真实性。

《高三》全片大多数通过班主任王锦春老师的视角去记录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沉迷网络的钟生明;陷入早恋的王越、林曦;遭遇家庭变故的张旺;发奋自强的“好孩子”林佳燕……通过记录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又一个孩子孜孜不倦、细致耐心的教导,着力表现出了一位关爱学生、呕心沥血的高三教师形象,相比之下学生的形象就略显单薄。除了用林佳燕的日记内容作为暗线贯穿全片外,其余学生大体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出场,每个学生身上都带着相对单一的符号化特征,个体的情感活动,性格特点均不鲜明[3]。

《毛坦厂的日与夜》则通过两对主人公:复读班班主任程晓东和学生何飞;学校保安吴俊和他读应届高三的儿子吴世康有关情节线索的交织叙事,细腻地刻画了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面对高考的内心世界:心态仿佛仍停留在学生时代,怀揣强烈责任感,积极和学生“斗智斗勇”的班主任程晓东;经历过一次高考失利,发奋复读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成绩始终不理想的复读生何飞;一度成绩优异,但在高考前成立出现剧烈波动,与父亲沟通有隔阂的应届生吴世康;望子成龙,看到儿子成绩波动内心万分焦灼的家长吴俊……围绕着“高考”这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主人公的各自的压力、紧张、迷茫、煎熬、期盼、希望……他们之间种种喜怒哀乐相互勾连、相互烘托、相互影响,其各自心路历程在镜头前均得到了更加丰富细腻的体现[4]。

在《毛坦厂的日与夜》的导演贾丁看来,“好故事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除了用直接拍摄的方式表现主人公的情感细节,该片还大量拍摄了众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其他人物和场景:放学时校门口潮水般涌动的送饭大军;教室、操场、课桌上催人奋进,也压迫人心的标语,文字;春去秋来的四季更迭时间流逝……这些细节的添加与主线情节交相呼应,丰满了故事,强化了氛围,增强了纪录片叙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能激发观众共鸣。

(二)更多维展示的社会性:相关问题的进一步延展

相比于《高三》,《毛坦厂的日与夜》展现的高考不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而是外延到了家庭与社会的范畴,展现出高考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多种社会现象,体现了对于社会问题更深刻的挖掘与反思。

毛坦厂中学拥有2.4万多名学生,其中复读生占1/3,学校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在1.2万人以上,一本升学人数超过1万人,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5]。此外,学习的周边常年居住着数千户陪读家长,当地的全部产业几乎均围绕高考和毛坦厂中学召开,形成了一座独特的“高考镇”。基于上述特殊性,相比于《高三》中展现的福建普通高中武平一中和普通班级高三(7)班,《毛坦厂的日与夜》天然具有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因此对于社会问题的阐发和透视显得更为全面。

《毛坦厂的日与夜》将一部分镜头对向了陪读家长们,鲜明揭示了孩子沦为父母的圆梦机器这一教育问题。《毛坦厂的日与夜》中,身为学校的保安的父亲吴俊对于自己当年高考失利一直懊悔不已,因此把巨大的希望和期待寄托了在了儿子吴世康的身上,并且从小对儿子实施严格教育,让应届高三的儿子倍感压力,也造成了父子之间沟通和亲情的隔阂。“从小到大,只要我爸待在哪个房间,我都要走开,不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吴世康如是说。而当经过焦灼的等待,终于得到儿子高考获得佳绩的消息后,吴父面对镜头眼角泛起了泪花,反复说道:“这么多年了,就为了一个梦想。”与此同时,毛坦厂成千上万的陪读家长,高考前寺庙中上香祈求的虔诚父母,考场外翘首等待的众多家长……这种种情节的呈现,高度浓缩了当下中国式家长的典型社会形象,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下一代,而将实现梦想的道路具体化为“高考之路”。

此外,填鸭式的高考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信念,“上了好大学人生就一劳永逸”的价值观念……都是《毛坦厂的日与夜》所折射出的社会多面。

(三)更综合呈现的艺术性:蒙太奇手法的组合运用

除了纯客观记录外,相比于《高三》采用访谈式,导演介入影片来表达的个性化创作观念;《毛坦厂的日与夜》更多地将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相结合,用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叙事带给观众思想与审美的双重启迪,使其成为一种更为高妙的叙事艺术。

《毛坦厂的日与夜》利用交叉结构组织叙事,程晓东和何飞,吴世康和吴俊,两对人物情节线索齐头并进,共同展示,辅之以支线人物事件的烘托,最后共同汇聚成共同面临的高考命题,之后再分离出各自不同的高考结果。在这样叙事体系中,各个人物线之间既有对于高考共同的执着和焦虑,也有各自不同境遇和心态所带来的个体化叙事,这些共性和特性,共同描摹出了包罗万象的高考群像[6]。

在此基础上,《毛坦厂的日与夜》注重用表现蒙太奇的手法进行隐喻和暗示,从而将主题冷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毛坦厂的日与夜》一集的结尾,复读班班主任程小东复述着与作品开头画外音一样的话,预示着一轮高考征程的结束,新一轮高考征程的开始,又会有无数个何飞与吴世康的出现,继续谱写他们对于高考的酸甜苦辣、付出收获。片中反复出现的成绩排名榜单,是中国竞争式学习方式的缩影;班主任口中对成绩下滑的学生反复强调“要听老师的话,不能按照自己的来”,是中国填鸭式教育理念的展现;而多次出现的家长烧香拜佛的场景,更展现了中国家长“唯高考论”和“对孩子的梦想”寄托于高考的心理。

这些情节的蒙太奇手法呈现,一方面是其作为叙事蒙太奇,用镜头画面向观众出传达了真实的纪实信息,产生出情节的推进和矛盾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其作为表现蒙太奇来表达主题,通过多个画面之间的相互冲击、照应、对比来表达情绪,营造意境,传递思考,同时也增加了纪录片文本本身的诗意[7]。

三、结语

整体而言,《高三》和《毛坦厂的日与夜》所折射出的,是我国社会纪实类纪录片叙事内容日趋细腻、叙事视角更加多元、叙事手法愈加艺术的演变特征。新媒体时代快节奏的视听习惯和受众日趋多样化的内容选择,对纪录片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纪录片的创作带来全新的机遇。我们既有诸如高考教育、医疗、就业等传统题材的新时代特征做为创作素材,也有新媒体浪潮、新兴科技和产业等全新题材等待探索和记录。因此,不断发掘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不断完善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不断提升纪录片的内容品质,是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必须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敏南,王雅琦.影像里的中國现实——系列纪录片《高考》的真实性、社会性与故事性解读[J].中国电视,2016(3):86-89.

[2]贾丁.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如何讲好故事——以《高考·毛坦厂的日与夜》为例[J].电视研究,2016(7):66-67.

[3]蒋潇洋.对比分析纪录片《中国门》与《高三》的艺术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60-61.

[4]贾丁.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现实——纪录片《高考》的定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103-105.

[5]孙红云.现实邂逅叙事:新时期以来中国纪录片叙事分析(1978—2018)[J].当代电影,2018(9):47-51.

[6]王烜,俞虹.纪实的热度、厚度与刻度——评析纪录片《高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105-107.

[7]张国涛.推动纪录片市场化生产,繁荣现实类纪录片创作——以“活力中国”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6):112-114.

猜你喜欢

演变高考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