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书香班级,培育书香少年

2020-11-10苟五一

教师·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快乐阅读班级文化

苟五一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内核,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与核心。班级文化建设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深化与拓展。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班级要将书香班级的打造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书香校园建设的时代背景,从四个角度探讨了打造书香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以期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培育新时代的书香少年。

关键词:书香班级;班级文化;快乐阅读;读书漂流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045-0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书籍是通往知识的阶梯,是知识与智慧的源泉,阅读是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的重要渠道。当前,各中小学校积极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指导,致力书香校园建设。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书香班级的建设关系到书香校园建设的大局。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应将书香班级建设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笔者从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多年,一直致力打造以书香班级为特色的班级文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开展书香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刻的,书香班级的建设要从书香环境的打造开始。要想实现环境的教育功能,就要“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小学生每天学习的教室空间都沾染书香、浸润书香。

(一)以“两报”进行阅读宣传

一是以阅读主题黑板报来开展阅读宣传。黑板报是班级重要的宣传区,我们将阅读定为黑板报的主要内容,每一期都留有固定的板块来进行阅读宣传,如近期的畅销课文读物、课外图书推荐、精彩书摘、精彩书评等,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图书资讯,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二是以读书手抄报为载体进行阅读宣传。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区域来张贴优秀的读书手抄报,以文字、图画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各类型的阅读手抄报,如“经典阅读”主题手抄报、中国四大名著主题手抄报、外国文学主题手抄报等,不定期地进行主题更换,将优秀的阅读手抄报展示给学生。

(二)以阅读主题名人名言来鞭策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名人名言对人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在众多的名人名言中,不乏以劝读为主题的内容,它们如同灯塔指引着学生的阅读方向,又如同耳提面命的尊师,鞭策着学生发奋读书。在我们班级教室的左右墙壁张贴着阅读主题的名人名言,如:“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南宋]朱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这些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莫不爱书、莫不崇尚读书,他们的字字箴言成为阅读的真理与光辉,照耀、指引、鞭策着学生潜心阅读、热爱阅读。

(三)建设好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是班级阅读的园地,为学生的閱读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也营造了班级阅读的氛围,建设书香班级首先就要建设好班级图书角。为丰富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品种,我们以班级名义,从学校图书室借来各类书籍,让学生不出教室也能享受到学校图书室丰富而便捷的图书资源。同时,号召热心的学生将自己阅读完的图书捐赠出来以充实图书角,这样班级图书角的“馆藏”也就十分丰富了,满足了学生的课余阅读需求。

二、开展班级悦读活动,培养高涨的阅读热情

悦读,就是乐读、喜欢读、有兴致地读。一切学习活动都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书香班级建设,不能走形式、喊口号,更不能强制要求学生读,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主阅读基础之上,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与体会阅读之“悦”。

(一)在讲故事中感受阅读之乐

好书要一起分享,分享图书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体验。尤其是故事性读本、情节曲折离奇的图书,更能引人入胜。教师可让学生上讲台给大家讲讲自己读过的有趣的故事,讲讲故事的精彩情节,或者读一读精妙的描写。讲故事的人绘声绘色地说,台下的伙伴聚精会神地听,不时传来阵阵欢笑、阵阵掌声。没听过瘾的学生想方设法地去读这本书,阅读活动不再是“要我读”,而是“我要读”。

(二)在图书漂流活动中感受阅读之乐

图书漂流之乐在于好书分享之乐。比如,你有一本好书,经过班级图书漂流,人人阅读,人人分享,就变成了三四十本好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十分宝贝的心爱读物,他们都想和同学一起分享。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带一本书来,与班上同学分享,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读到同学分享的好书,尽享阅读之乐。漂流的图书往往都是学生“压箱底的宝贝”,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学生沉浸在图书漂流中不能自拔。

(三)情景剧表演活动中感受阅读之乐

将书本中的故事情节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演绎,建立阅读与表演的联系,使阅读活动趣味横生。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读各自的书,再在小组内部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比如:有的小组围绕《西游记》的阅读表演“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的小组围绕《三国演义》表演“草船借箭”的故事桥段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对情节烂熟于心,认真揣摩角色的人物形象与特征。搞笑的道具、夸张的表演、滑稽的动作,让观众捧腹大笑。

在“悦读”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和积极的阅读情感,这是书香班级建设的精神动力。

三、开展班级经典诵读,开阔阅读视野

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尤其是要多读经典。书香班级建设要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它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知识性是阅读活动的本质属性,其凌驾于趣味性之上,在书香班级建设中,需要抓好经典诵读活动。

(一)推荐经典诵读篇目

除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论语》等必读必背书目外,教师可以向不同年级学生推荐不同的经典诵读篇目,如向高年级学生推荐《小学生经典诵读100篇(适合5—6年级)》。其中收录了大量的经典古诗词以及文言散文,如《凉州词》《满江红》《〈论语〉名句》等。学生可在晨读、午读、暮读中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培养深厚的国学兴趣。

(二)开展经典诵读竞赛

国学经典不仅是语文学习与考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素材。每个小学生都要对指定的文言经典流利朗读、正确背诵。在书香班级文化活动中,以经典诵读为内容开展诵读竞赛,寓教于乐。在班级中,开展“我与经典同行”的朗诵比赛,人人参与比赛,人人都是裁判,评选出班级“经典诵读小明星”。活动提高了学生阅读经典、吟诵经典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国学知识视野,在班级内营造了浓厚的国学氛围,促进了书香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开展书香家庭建设,坚持开展亲子阅读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在家校共育理念下,家庭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得到了广泛认识。对小学书香班级建设而言,家长的支持配合不可或缺,以书香家庭建设促进书香班级建设,两者互促更能发挥融合教育效应。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书香气息的家庭的学生会有多爱阅读。家长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应引导其做好两点:

(一)建设“家庭图书馆”

家庭阅读环境同样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条件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学期我们都组织一次“最美家庭图书馆”的评选活动,从“家庭图书馆”环境的布置、书柜和书架的整理、书籍的数量和种类、图书的合理分类等方面评选出最美的“家庭图书馆”,学生与家长对“家庭图书馆”的建设更为重视了。现在家长给孩子买玩具的少了,以图书代替其他奖品的多了,学生在家中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二)坚持开展亲子阅读

家长的行为習惯与日常爱好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热爱阅读的家长才能教育出热爱阅读的子女。家长最长情的告白就是坚持亲子阅读,这是有意义的陪伴。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阅读能力较为低下,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很多困惑,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他们的自主阅读将无法实现。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指导和纠正孩子的不良阅读习惯,帮助孩子突破阅读理解的障碍。家长和孩子也应多多进行阅读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与体会,让阅读成为亲子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载体。我们以亲子阅读打卡的方式,督促家长每周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亲子阅读,家长渐渐地对孩子阅读的认识更深了,对书香班级的建设也更加支持了。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阅读素养与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阅读要从小抓起,从书香班级建设做起。书香班级建设是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学生阅读、学习与成长的摇篮。书香班级的建设离不开书香环境的打造、书香活动的开展、经典诵读的实施以及书香家庭的保障,学校和社会也要给予书香班级建设必要的引导与支持,让阅读成为小学生的学习成长的习惯与自觉,培养时代的书香少年。

参考文献:

[1]丁品岚.营造书香班级,共享“悦读”人生——班级“悦读”文化建设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7(30):9.

[2]王 茜.阅读有力量——小学创建书香班级方法初探[J].教师,2019(35):9-10.

[3]魏喜珍.诵读经典美文,创建书香班级[J].文教资料,2019(15):64-65.

[4]丁品岚.以“悦读”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书香集体[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9):53-54.

[5]史培露.流动“书箱”“书香”沁人——书香校园建设班本化活动实例[J].江西教育,2016(6):43.

猜你喜欢

快乐阅读班级文化
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教学策略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小学语文低年级“快乐阅读,随文识字”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