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农村互助养老研究

2020-11-09胡语格程紫薇

写真地理 2020年33期
关键词:互助养老农村

胡语格 程紫薇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分化与农村养老资源的整合——基于陕西富平、神木、紫阳的调研(2015G010)”的研究成果。

摘 要: 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实现六个“老有”,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国西部乡村形成了“养老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互助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提升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社会协作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3.226

1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老龄化的严重程度也逐步加深,随之而来的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养老压力。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增长到了2.53亿,约占全国人口数的18.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也显示,我国目前已度过快速老龄化的第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仍将呈持续扩大的趋势。2050年时,老年人数达四亿以上,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超过老年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家庭核心化趋势明显、亲属之间的联系减弱,再加之西方文化的传播,传统“孝”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家庭养老功能在不断减弱,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冲击。同时,我国现有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老年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农村地区,更是很不成熟,有些地区甚至没有开展关于养老的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供需不等。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压力,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界社会力量参加养老服务,发展社会化养老,将一切可利用的社会力量引入现行养老机制,减轻养老负担,提高养老质量。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既能减轻政府、子女的养老负担,又能达到社会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逐渐成为农村养老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结合,对农村互助养老机理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2 研究设计

我们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波罗镇以及周边三个村的村民作为样本进行问卷抽样。问卷涉及农村居民养老生活现状、对自身生活的满意程度、需要的养老服务等内容。此次调查采用入户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提问的方法搜集第一手资料,被访问的调查对象年龄为55岁以上的农村户口居民。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10份,回收97份,有效问卷 85份,回收率达到88%。

此次调研对象男女比例分配较为协调,其中43份为男性,42份为女性。而且各个年龄段的老年村民都有,最多的是61-70岁以上,有36人;其次是56-60岁之间,有23人;71-80岁之间的人有18人,81岁以上的人有8人。调研对象年龄涉及较广。接受问卷调查的老年人多是文盲或小学学历,占比72.9%。调查时我们也发现当地的教育事业不是特别的发达,一个镇里只发现了一所学校。调研对象以汉族占主体,样本中有83人为汉族,2人为少数民族;工作方面,农民比例最大,占比71.8%,剩下依次是农民工、个体户、乡村干部以及其他。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人尽管达到退休年龄,但是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就一定会做农活劳动或者工作。

3 衡山县农村互助养老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农村老人的个人月收入总体处于较低水平,74.7%的老人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25.3%的老人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其中,51.9%的老人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个群体大多数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自己农作或打工的劳动收入以及养老保险或者子女的供养。其次有16.5%的老人的月收入在3001-4000元,这些老人的收入相比于上面的群体多数是多了退休工资的来源。

大多数身体健康或者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都會选择自己务农或打工挣钱,给子女减少负担,甚至不要子女的赡养费。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养老保险已经很普遍,绝大部分老人都有基本养老保险,但是老人反应数额较少,不足以维持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人与配偶住在一起,占比50.6%,夫妻二人相互扶持照顾生活起居;28.2%的老人自己生活;与子女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占少数,大部分老人认为子女工作后要独立出去,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应给与孩子自己的空间,不拖累孩子的生活。当地老人的大部分子女都外出务工,53.3%的子女外出务工不在父母身边,40.2%的子女在父母身边,其中27.2%的子女在本地从事非农生产,13%的子女在本地务农。老人的养老服务未达到,需要其他力量介入养老服务。

选择医疗护理服务的最多,占比37%,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衰退,大多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会愈发下降,老人对于健康也愈加重视。其次是生活方面和文化娱乐方面的养老服务,二者占比差不多,生活起居照料这个可以理解,选择该项的老人认为自己年龄增长身体行动不方便,而不选择这项的老人认为生活是自己的事,不需要他人来帮助,对于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而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与日常生活照料的比重相差无几,可见随着农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人不仅注重了基本生活的需要,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有所增长。18%的老人不需要养老服务,认为自己现如今的生活已经足够,且年龄大了不给别人添麻烦。10%的老人需要社会权益保障的服务。调查时了解到当地修建影视城从而占用农民耕地且协商不足,使许多老人颇为不满。

42位老人认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是一种不孝的行为,33人不同意该说法。认为子女有工作可以理解。44人认为入住养老院是一种没有面子的事情。34人不同意该说法。具体见表1。调查过程中,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住养老院需要花钱,所以不想入住,且大多数抱着“养儿防老”的思想,但是上文已经分析过,只有8.2%的子女与老人住在一起照料老人,多为与配偶之间互相照料。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养老,那么就需要在农村社区就近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提供娱乐场所和养老服务。在老龄化社会压力和老人养老生活服务增加的压力下,需要鼓励和支持各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就需要蕴含公益慈善性的民间信仰,积极参与养老公共领域的建构。

身体健康是体面的老年生活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被选择占比33%,再次证明了老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其次,子女孝顺是第二重要的因素,占比28%。再次就是经济来源与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占比差不多,可见老人对于文娱活动精神层面的要求大大提高。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研究结论

老年人生活照料不足,养老力量自发分散。由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波罗镇以及周边村庄的老人的老年生活以居家养老为主,并且大多数日常照料由自己和配偶相互扶持,有的甚至需要继续劳动或者看孩子。而政府对老年人的养老工作也仅仅是发放基本养老金和救济少数贫困老人,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很少、很不成熟。镇上的医疗站每年给老人的体检工作也仅仅是流于表面,杯水车薪。老年人有许多生活问题,但只能靠自己解决。需要整合养老资源,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4.2 政策启示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不要求政府大包大揽,事无巨细,但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资源分配发挥带头主导作用,解决社会不公和分配不均的現象。通过法律制度和规章条例的制定,对农村各项养老制度进行规范,加强乡镇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村级基层组织的管理,将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2)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内容,多方面提供支持服务。有针对性的丰富社区活动内容,为老人搭建活动交流、交友平台,提高老人活动参与率。除此之外,还要着重关注残障老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鼓励着残障老人,疏通心理障碍,使老人在心理上真正的接纳。扩展筹资渠道,将其投入到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养老服务环境。正确指导农村文化建设,彰显其养老的社会功能,可利用群众基础以及公共平台等资源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强凝聚力,从而弥补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薄弱,农民的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甘满堂.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58-63.

[2] 高和荣,张爱敏.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一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4,(4):42-46.

[3] 张祝平.当代乡村社会民间信仰的养老参与[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5):54-62.

猜你喜欢

互助养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新探究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河南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和互助养老研究
84岁老太征室友你会响应“互助养老”吗?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互助养老新模式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