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引导行上臂PICC穿刺的护理研究

2020-11-09赵芬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关键词:穿刺上臂

赵芬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上臂、前臂、肘关节等不同位置作为PICC置管的穿刺点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上臂穿刺组和前臂穿刺组两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其中上臂穿刺组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穿刺点在上臂(即肘关节以上),前臂穿刺组患者在直视下行PICC置管,穿刺点在肘关节及前臂。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上臂穿刺组患者的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前臂穿刺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臂穿刺组;导管植入深度显著短于前臂穿刺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臂穿刺组患者局部感染和流速与前臂穿刺组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行上臂PICC穿刺能够有效减少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穿刺点增生情况,提高患者行穿刺的舒适度,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彩超引导;上臂;PICC;穿刺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PICC作为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之一,通过对外周手臂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直通临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直接接触手臂静脉,且由于大静脉流速快,能够迅速稀释化疗药物,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1]。PICC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晚期癌症患者的静脉输液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2]。PICC的穿刺点主要有上臂和前臂,为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上臂穿刺组和前臂穿刺组两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了解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上臂穿刺组有52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为(56.7±5.4)岁。前臂穿刺组有48例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为(57.4±6.4)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材料

4F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生产公司:美国巴德公司)、1630型透明敷贴(生产公司:美国3M公司)

1.3 方法

上臂穿刺组患者接受彩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置管,穿刺点于患者肘关节以上1~10cm处;前臂穿刺组患者接受传统的直视下PICC穿刺置管,穿刺点位于患者肘关节及以下静脉表浅位置。护士按照巴德公司操作指南对患者进行统一换药,操作须规范,严格按照无菌原则,1次/周,夏季2次/周,若发生异常则每日更换[3-5]。

1.4 观察指标

评价标准分别为1)静脉炎:沿患者静脉出现条状红线,并且局部出现发红、灼热、肿痛的状况,甚至伴有全身性发热畏寒的症状;2)局部组织感染:导管固定处的周围皮肤出现潮红、瘙痒、湿疹样改变等不良反应,出现一种即为局部感染;3)穿刺点增生:穿刺点周围皮肤肌肉组织被导管刺激出现无肿痛情况的硬结色素沉着等症状即为穿刺点增生;4)患者舒适度:使用图表式让患者根据自身舒适度进行自行划定相应的分数,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5)输液流速:将输液瓶悬于患者身体水平面以上60cm,记录输液滴壶的速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上臂穿刺组患者的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前臂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穿刺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臂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穿刺组患者导管植入深度显著短于前臂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穿刺组患者局部感染和流速与前臂穿刺组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PICC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化学药物刺激患者血管及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帮助无数长期输液的慢性疾病患者及肿瘤患者减轻了治疗过程中的生理痛苦。但PICC多应用传统盲穿方式进行穿刺,造成PICC导管置入患者体内长度过长,使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严重,且PICC导管弹性差,导管管体对患者静脉产生摩擦及物理刺激,大大增加了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的不适,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彩超引导下行上臂PICC穿刺方式,探究该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研究结果发现,上臂穿刺组患者的穿刺点周围皮肤状况、舒适度均显著优于前臂穿刺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臂穿刺组;导管植入深度显著短于前臂穿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臂穿刺组患者局部感染和流速与前臂穿刺组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盲穿方式,彩超引导行上臂PICC穿刺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穿刺舒适度,减少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导管植入患者体内的长度,减少患者的活动受限范围,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杨婉仪,彭美荣,余晋涛, 等.二维彩超引导下血管横截面穿刺行PICC置管[J].护理学报,2014,(14):66-67.

徐继红.1例老年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成功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75-76.

王琪,万虹,许伟英, 等.彩超高频探头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3):150-152.

王淑英,王清波,于长玲, 等.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31-31.

蔡敏,郝敬春.彩超引导下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对比[J].肿瘤影像学,2018,28(3):222-227.

猜你喜欢

穿刺上臂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康派特医用胶在肝脏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对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初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