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艺术在商业步行街中的应用探究

2020-11-09崔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

崔杰

摘 要:商业步行街不仅是城市的商业中心,更是文化交流、人群汇聚、展示城市独特文化风貌的重要场域。在城市商业步行街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优化公共艺术呈现方式,实现公共艺术与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深度融合。文章主要分析公共艺术对城市商业步行街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总结如何在商业步行街建设中体现城市公共艺术价值,将公共艺术充分应用在步行街建设中。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商业步行街

一、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的建设现状分析

(一)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商业步行街更突出整体氛围,强调通过文化建立顾客与商业的联系。现代商业步行街要具有交通便利的特征,通过多种出行方式把商业步行街与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商业步行街具有逐步向空中、地下拓展的特征,力求形成网状交通体系,从而增加其可达性。现代商业步行街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强调构建一个可以用于人们休闲、交流、娱乐的空间,提高步行街的舒适度,以便于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现代商业步行街还期望给人们多维空间的体验,各种LED、激光等元素力求给人们带来多维度的体验。总之,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力求打造一个商业与文化高度平衡发展的空间。

(二)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类型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类型多样。首先,按照交通情况可以分为全封闭式、运转式、半封闭式、立体交叉式商业步行街。只允许行人进入、机动车辆禁入的为全封闭式商业步行街,如上海的南京路。运转式的商业步行街只允许公共交通车辆进入,如美国丹佛的第16大街。半封闭式的商业步行街允许车辆在商业街的部分路段通行停靠,如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立体交叉式的商业步行街考虑地上地下交通体系的建设。其次,按照形态可以分为外部步行街、回廊式步行街、室内商业步行街。外部步行街空间开阔,为传统的步行街形态。回廊式步行街在商业街的两侧或一侧修建回廊,如骑楼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被顶棚覆盖,如重庆北城天街购物广场。最后,按照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保护传统的历史商业步行街、经改造的原有商业步行街、结合人防工程修建的地下商业街以及新建的商业步行街。保护传统的历史商业步行街,如成都锦里、南京夫子庙。经改造的原有商业步行街,如成都的春熙路。

(三)商业步行街建设现状

我国现有的商业步行街普遍缺乏整体的设计考虑,没能根据人们的审美需求、商业利益的实现、交通的便利等进行综合考虑,往往艺术品质较低,整体设计不足,各种形式与色彩混杂在一起,严重影响商业步行街的视觉艺术效果。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商业步行街缺乏特色,不是仿古就是照搬欧式商业街,没能达到可识别、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风貌的商业步行街的标准。还有的商业步行街过度追求商业文化,没能融入区域传统文化,或者在现代设计中硬塞传统元素,没能充分地开发利用地方的生态文化资源,文化的兼容性不足,不能广泛地被地方群众认可。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理论内涵与应用分析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分析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理念,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时间较短,是一个有独创性的艺术领域,它涵盖的内容广泛,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广义的城市公共艺术主要指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公共文化活动或物质形式。狭义的城市公共艺术主要指的是雕塑、壁画、街头的公共设施等。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城市公共艺术不分流派,是一种根植公共空间的艺术,强调运用艺术的形式反映独特的文化,表达民主、和谐、共享的态度。城市公共艺术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建筑艺术,也可以是园林景观、绘画、水景、公共设施等,也可以是地景艺术或影像艺术等。城市公共艺术具有良好的市民参与性,很多城市公共艺术是由艺术家与市民共同参与完成的,强调在相互交流、碰撞、延伸中实现艺术的升华,从而表现出作品独特的价值。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分析

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划分方法。按照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陈列的作品、装饰性的工程、纪念物、标志等;按照表現的形式可以分为浮雕、装饰、绘画等;按照其展示的方位可以分为室内、室外两种形式;按照其创作手法可以分为直观的或抽象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不强调作品的独立性,强调作品与城市空间高度契合,除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完整度以外,尺寸、材质、形体的创新日益丰富,强调运用城市环境来嵌入有创新性的艺术作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空间更加绚丽多姿。城市公共艺术强调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力求继承历史文脉,能够更好地反映地方特色。公共艺术品要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强调从公共空间的整体环境出发,使城市公共艺术满足城市人们的生活需要。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价值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它运用了艺术的手法实现景观与生活环境的完美融合,可以增添街道的趣味性,向人们呈现动态开放的互动娱乐方式,实现对生活的优化创新。公共艺术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传达了人们的精神诉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意象表达,公共艺术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公共艺术渗透到商业文化与利益实现当中,有助于引导大众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公共艺术对于缓解因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空间密布等问题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解决城市文化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它可以促进人们从单纯关注城市功能设施向文化重构的方向转移,从而给人们提供富含文化理念的生活居住场所。公共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沟通作用,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衔接、城市与乡村文化的衔接,同时有助于城市居民更好地尊重传统。公共艺术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公共艺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城市公共艺术有助于引导市民走出家门,给人们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增强了人们对社区街道的认同感,通过公共艺术,人们与街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们积极投入互动的生活当中。

三、城市公共艺术在商业步行街中的应用

(一)更好地融入特色城市文化

城市商业步行街承载了城市文化特色,实现了城市对外开放交流,兼具交通枢纽与景观游览功能。商业步行街更好地诠释了城市的特色文化,提升了区域可识别性。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艺术空间要具有可識别性,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能够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城市公共艺术的规模、形式、内容应当与城市形象保持一致。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娱乐、休闲、交往的重要公共空间,具有使用频繁、多元开放的特征。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公共艺术的最佳展示场所,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艺术应当有助于市民放松精神,还要有助于人们的互动交流,营造出独特的街道公共艺术氛围。例如,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王府井等国内外知名的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艺术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审美需要,公共艺术作品的材质、色彩、形象符合商业空间的环境特点,营造出良好的购物环境。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艺术不仅是装饰街道的必要工具,更能促使商业步行街实现经济价值,公共艺术有助于实现商业文化的传播。例如,北京王府井商业街改造后实现了客流量的成倍增长,这归功于街道公共设施的重新建设以及公共艺术与商业的融合。王府井商业街的“童趣”雕塑吸引了很多游人的注意,同升和鞋店门前颇具夸张神态的儿童试鞋雕塑生动有趣,进一步展示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二)在细节上体现独特的“场所精神”

城市公共艺术应当体现在商业步行街的细微之处,应当在了解城市商业步行街特色的基础上挖掘深层次的内涵。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艺术应当考虑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实现自然环境、人工要素的完美搭配。城市公共艺术融入商业步行街需要通过独特的建筑、精致的铺装、富有意味的雕塑小品以及相得益彰的音乐等,共同构建商业步行街的独特空间意蕴,从而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讲究“地灵人杰”,要求城市商业步行街有地的灵性,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氛。例如,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将独特的“面包石”作为地面铺装,从而与欧式建筑的材料、质感、颜色保持一致,再配上中央大街的西洋音乐以及独特的欧式花坛、水景,形成了别样的“东方小巴黎”景致。“场所精神”的应用实现了空间、活动、环境、氛围的一体化。中央大街每年夏季举办的欧陆风情的花车巡游等活动极具西洋特色,街角的西洋音乐演奏活动、著名的马迭尔酒店“阳台音乐节”活动都有助于营造特色商业步行街的场景氛围,从而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三)进一步打造优质实体环境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助力商业步行街的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打造实体环境上。商业步行街的重要构成元素是空间,增加商业步行街空间中的审美元素,才能更好地唤起受众的文化记忆。首先,重点强化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广场设计,强调把广场作为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节点,使广场成为有标志性文化、艺术、商业的集散中心。例如,罗马纳沃纳广场作为商业步行街的重要节点,不仅吸引游人驻足观赏,更重要的是四大河流的交汇更好地营造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使得街边的咖啡厅、稀奇古怪的纪念品商店得以保持强烈的文化吸引力。其次,优化街道的色彩。商业步行街的地面、水面、草地等是步行街重要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也是商业步行街的界面元素,它有助于向人们传递色彩、质感、尺度等信息,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便利交通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例如,盲道的砖石设计、灯柱的设计以及地面、屋面绿化的设计都应当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强调城市代表性的花束以及喷泉景观的设计,街边的邮箱、IC卡电话亭、自动售卖机的设计,报刊亭等也需要有足够的艺术气息,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最后,业态功能区也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特征。例如,一个成熟的商业步行街通常具有75%的商业、5%的餐饮、20%的娱乐,美食街、酒吧、古玩店、服装店等都应当具有公共艺术的属性,强调在牌匾、门牌号、指示牌、广告方面与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保持一致。

四、结语

商业步行街的公共艺术空间应当优化各种元素配置,强调在创新的基础上尊重传统文化,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在发挥公共设施实用价值的同时,进一步融入独特的文化艺术元素,强调根据受众的审美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全面促进商业步行街繁荣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玉霞.浅谈公共艺术与城市艺术的共生性[J].科技与企业,2014(3).

[2]孙哲琪,吴鸣.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建构中设计美感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6).

[3]韩婷婷.济南市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营造探究[J].科技资讯,2018(34).

作者单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城市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