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川丧葬仪式及当地人丧葬观念的调查研究

2020-11-09龚会惠

锋绘 2020年6期

龚会惠

摘 要:务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丧葬文化历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务川这样一个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当地丧葬仪式别具一格,人们的丧葬观念有别于其他地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研究务川当地的丧葬仪式、人们的丧葬观念以及引起这种丧葬观念的原因。

关键词:务川县;丧葬仪式;丧葬观念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隶属于遵义市,于1987年成立仡佬族苗族自治县,2017年底务川县总人口47万余人,各地由于民族成分、气候水文、地域环境等的不同,致使各地文化、风俗独具特色,务川的丧葬仪式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当地人的丧葬观也有别于其他地方。本文通过探讨务川的丧葬仪式及当地人的丧葬观,来分析当地人重视丧葬习俗的原因及意义。

2 务川丧葬仪式介紹

务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仡佬族苗族为主,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这里民族文化丰富,风俗习惯独特,人们历来重视婚丧礼仪,其中不乏繁琐的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仪式逐渐简化,但仍有保留下来的部分,其中较为隆重的当属丧葬仪式。人们对于祭祀、丧葬仪式极其重视,所以当地丧葬仪式较为隆重,这是在生人对死去亲人表达敬意以求庇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将介绍务川现行的为期三天的丧葬仪式以及人们重视丧葬仪式的原因。

2.1 丧仪

丧仪即是人死后,人们请道士先生为其举办的超度仪式,目的是使死者在通往地府的路上畅行无阻,顺利进入地府,然后早登西方极乐世界。目前务川丧礼仪式通常是三天,以前少则五到七天多则半个月甚至四十九天,2000年之后逐渐简化,但偏远的农村地区仍旧保留繁琐的仪式。

人死后,首先要发丧,即告知亲朋好友,由家中的晚辈为死者清洗换上寿衣。随后请来一组道士先生(一般五人为一组),为其“开路”,开路即是道士先生烧引路钱,引导死者的灵魂回来,回到即将为其设立的灵坛上。相传在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身体去到别处,如果不正确指引方向,他很可能找不到回去的路,无法参加丧礼仪式,从而无法顺利进入地府,所以烧引路钱是为了给灵魂引路。在通知了亲友、道士先生为其烧引路钱之后,由殡仪馆的灵车来将死者送往殡仪馆,举行为期三天的仪式。

第一天,到达殡仪馆之后,首先安灵、上孝、开坛,由道士先生布置道场,务川举行仪式的道士先生分佛教、道教两个教派,其中佛教徒居多,据访谈对象介绍,道士先生中的佛教徒占全部道士先生的80%,而道教徒只占20%,本文主要介绍佛教道士先生主持的丧仪。安灵是由道士先生在殡仪馆安排的灵堂中央设立死者灵位,灵位中间放置灵牌,灵牌为长方形木牌,被写有死者生辰八字的红纸包裹着,灵牌周围放置着由道士先生做的引魂幡,目的为了将死者灵魂引回来,灵牌前放上祭品,祭品是粑粑、豆腐、水果等,灵牌安好就成孝,即主家开始为死者守孝。接下来就是开坛,据访谈对象介绍,开坛就是请众位神仙(观音、玉皇大帝、十二灵君、孔夫子、释迦佛、李老君等)来作证,让众神帮忙开路;开坛请神后,就是烧香、烧纸钱,坛开了,就表示第一天道场开始了,接着烧文疏,有啟白疏、三元申、土地、四值帖等文疏。晚上十点烧庚子,烧庚子时要给死者准备一些糖食果品、粑粑、豆腐之类的祭品,然后烧香、纸等,表达生者对死去亲人的敬意,烧庚子结束后就是告宿。丧礼的第一天主要是布置好为死人超度的道场,孝家通知亲朋好友作好准备,然后摆好做道场需要的祭坛,使用乐器(比如鼓、钹、锣等),请来各路神灵,让其就位。文疏在丧礼中极其重要,据访谈对象称,文疏主要是在死者去往阴间的路上充当通关文牒的作用,死者进入阴间地府,就像唐僧取经一样,需要通过各种劫难,通过各种关口,而我们为死人所烧的文疏就相当于西游记唐僧手中的通关文牒,只要为死者烧了文疏,他就拿到了通关的凭证,就能顺利通过这个关口。在死者通往地府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关卡,道士先生会算到在三天的丧礼中死者什么时候会通过什么关卡,从而为死者烧去通关的文疏。据访谈对象称,文疏种类很多,第一天的第一道文疏啟白疏就是代表投放文疏,代表死者今天开始超度,相当于给各路神灵打声招呼,死者即将超度通关。啟白疏过后就是烧三元申、土地、四值帖这几种不同的文疏,接着便由一位道士先生折经幡,招引各路神灵前来为死者通往阴间保驾护航。

第二天早上八点后,道士先生来到殡仪馆,把灵牌前需要的祭品、自己做法事的坛摆好,就开始诵经、拜忏、念拔亡表。诵经通常诵佛经,拜忏是孝家人在道士先生的指导下向死者行礼,拔亡表也是一种文疏。第二天,诵读的经书种类多,有观音经、解释经、地藏经、诰、十二小咒等,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另多诵血河经、血盆经、血池经、血湖经、血海经,女子死亡除了诵读这些经书,还有所谓的“男金刚女地藏”之说,即男性诵金刚经、女性诵地藏经。除此之外,三天丧仪中还要念烧香经、弥陀经、日光经、月光经等,如果丧礼时间长,时间在半个月以上,要念黄忏经、大藏经。据访谈对象介绍,经书早在唐朝就传下来了,这些经书最早的样式是唐朝的刻板,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传到后面就抄录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便不再手抄而是复印,经书市面上可以买到,而文疏不可以。诵经之后就是拜忏,拜忏就是孝家人拿香、烛顶礼,为亡人减罪,到了拜忏的时间,道士先生通知孝家人来到灵堂前,让孝家人手拿点燃的香,烧点纸钱,站在灵堂前为死者顶礼作揖,这时道士先生会在一旁敲罄,敲一下孝家人站着作一下揖、磕一次头,这样重复三次。拜忏这一项每天要进行许多次,目的是为了给亡人减罪。 在拜忏之后就要念拔亡表,这是给死者超度的一种文疏,文疏种类繁多,既有念的也有烧的,念的文疏有一个总的目录,叫科书,相当于流程表,起到提示道士先生在何时该念何种文疏的作用。用来烧的文疏则要写上死者的生辰八字,以及死亡年月。接下来就是丧仪道场中比较有名的一项“游城破狱”,该仪式需要在第二天天黑的时候进行,具体流程如下,道士先生在开始之前用白线拉好要用到的范围,在范围内用白色的石灰画出一座小城的形状,然后在小城的每一个方位点上一根蜡烛,道士先生召集孝家人,每人手拿三支点燃的香,道士先生边诵经边带领孝家人在“城里”有规律的游走,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不等,游城破狱的目的是为了把死者的灵魂从地狱没有阻挠的接出来,接到灵堂供奉香火,相当于是给死者开路,让死者能回到灵堂。该仪式在整个丧礼道场中耗时较长,参与的人也较多,是一个较大型的仪式。在接回亡魂之后,便是要给死者“安位”,当地人认为人刚死的时候灵魂会脱离肉体,所以第二天要做“游城破狱”把死者接回来,使死者可以在灵堂的牌位下受香火,在安位结束后,接着就是给死者“烧庚子”, 第二天烧庚子时需要准备死者生前喜欢的菜,摆上酒,请死者享用,一般供奉炒的肉菜以及豆腐、糕点、水果、糖等,摆在灵坛前的供桌上,然后给死者烧去足够的纸钱,通常是烧十二个袱包(袱包是普通纸钱折叠成信封大小,被写有敬语、祈福语的白纸包裹成信封形状)。第二天以烧完庚子结束。

第三天的流程首先是朝王过案,据访谈对象称,朝王过案就是要请十二殿灵君,烧十二顶文疏,请十二殿灵君受文疏的意思就是他们掌握了十二个关口,需要烧十二顶文疏到他们手里,那么死者去往地府路过他们那里时他们才不会阻挠通行。在十二顶文疏烧了之后,就是起丧发架,该程序即表示前面两天的道场仪式已经完成,死者是时候入土为安了,所以就要把他的遗体抬出灵堂送上山去埋葬,起丧发架结束后就是辞灵关车,辞灵关车即与死者告别,烧点纸钱给车夫,车夫指的是阴间的车夫,在死者下葬之前,会为他烧去很多东西,这些需要车夫帮忙运送,所以得给他们酬劳,辞灵关车后就是化灵,化灵要把一些死者生前的衣服、常用的物品,以及将纸扎的灵房、灵车、金山银山、纸钱、寿衣等烧给死者,让他在阴间不愁吃穿,之后就是火化,然后将死者骨灰送到墓地下葬。在务川,自2015年实行部分区域火化,到2018年实行了全县范围内火化,所以在15年之前有人不选择火化而进行传统的土葬,但从现在的调查情况来看,基本是火化,在火化前会有遗体告别仪式,由殡仪馆的丧葬司仪组织,火化后在墓地埋葬。以上流程结束之后,代表三天丧礼结束。

2.2 葬仪

葬仪是指埋葬死者的仪式,在这里,不仅丧仪有特色,葬仪同样有别于其他地区。务川的葬式多样,有悬棺葬、崖葬、土葬,近年来由于政府管制,进行殡葬改革,火化成为主流趋势,但仍有离县城远的偏远乡镇实行土葬。务川的葬仪独具特色,葬仪是在第三天的丧仪完成之后进行的。葬仪开始时,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拿引魂幡,抬着灵牌走在最前面,孝家的人披麻戴孝紧随其后,棺木由男性亲朋好友抬,周围众人簇拥前行,队伍庞大。到了墓地后,先杀鸡作祭,然后由道士先生念一段超度经文,道士先生再“看地买山”,看地买山表示人死后的墓地也像活人居住的房子一样需要相关手续、办房产证,生人是去看房,合适了就付钱买房子,死者的“房子”则由道士先生买,首先是选择这块地的方位、朝向是否合适,然后再选择葬期是否良辰、是否适宜下葬,选定好之后就在墓地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放上香烛,画出范围,摆上贡品(粑粑、豆腐、鸡),再“付钱”买,所谓付钱即是将纸钱烧给各路神仙让其证明该地的所有权,并且会烧给孤魂野鬼,防止他们来争抢,纸钱有袱包、长钱;纸钱烧了之后,这块地就是死者所有,死者就有了阴间“房产证”, 别的死者就无法争夺,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看地买山也是葬礼中重要的步骤,该步骤可在葬礼之前看好,也可在下葬当天进行,如果遇到地方不合适、或者下葬期辰不合适,则可改期或者换地方,但如果下葬的地方和下葬的期辰不变,则可由道士先生做一场法事来改变这样的“不合适”。看地买山结束之后就是下葬,下葬时孝家的女性要“哭丧”,边哭边唱,诉说自己的不舍,在这些女性旁边则有扶着她们的亲戚朋友,劝说她们节哀顺变,哭丧一直持续到下葬结束。以上讲述的是务川县多年来一直流行的葬仪,随着当地殡葬改革的推进,2018年后全面实行火化,棺木变为骨灰盒,墓地规范化,但相关仪式仍没有改变。访谈对象称,2000年以前在死者下葬后的一星期内孝家人不能沾荤腥,衣着必须朴素,色彩不能艳丽,以示对死者的尊重,而之后,这样的观念、习俗逐渐淡化。

3 从务川丧葬仪式看当地人的丧葬观

从以上对务川丧葬仪式的介绍中,可看出,务川的丧葬仪式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简化,但仍然保留了精髓部分,重要的仪式程序仍然保留得很好。时代的发展虽然会带给我们新的事物、新的认知,但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的传统习俗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占据重要的地位。务川人相当重视丧葬仪式,因为人们有很强烈的祖先崇拜和灵魂信仰,人们敬畏祖先,认为自己的亲人去世后,灵魂仍在,人们相信灵魂不灭,相信自己的祖先会在自己身边守护自己、保佑自己,这也是逢年过节务川人都得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的原因。當地人崇奉“孝道”,百善以孝为先,认为对父母长辈不孝顺的人会有厄运,所以,人们同样认为,长辈死后,为他们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是尽孝、是对长辈的尊重,人们相信死者灵魂不灭,死者会看到自己的付出,因此当地人重视丧葬仪式,以此表达对逝去长辈的尊重,体现出浓厚的孝道。

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可知祖先崇拜、灵魂不灭的观念以及传统的孝文化使人们重视丧葬仪式,这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丧葬仪式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简化,但人们重视丧葬习俗的观念没有弱化,所以丧葬仪式的精髓仍会长久保留。

参考文献

[1]钟金贵.遵义仡佬族丧葬文化探析[J].兰台世界,2012,(09):60-61.

[2]邹念琴.务川仡佬族丧葬文化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5):13-14.

[3]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志编撰委员会.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志(1978—2007)[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