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抗疫众生相之募捐

2020-11-07谢广宽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剑桥武汉英国

文/谢广宽

2019年12月,当新冠病毒肺炎在武汉暗中蔓延时,我刚刚抵达英国,憧憬着在剑桥安静平和的新生活,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即将打乱世界各地的社会节奏,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我跟其他海外华人一样被卷入疫情应对中。

初到剑桥

在英国安顿下来,我开启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工作日奔波于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等医学院的院系课堂,想多汲取些新知识;周末自己读书,有空时就在校园逛逛各具特色的住宿学院,参观种类繁多收藏丰富的博物馆。那段时间过得很充实,每天都能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同时对照反思自己前几年的工作和生活,希望今后能够做得更好。

2020年1月23日国内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英国媒体上关于肺炎疫情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谈,普通英国民众感觉疫情发生在遥远的中国,跟自己的生活没太大关系,剑桥的生活如往常一样平静,没有呈现任何恐慌的情绪。1月31日英国本土出现了最早的感染者,但没有引起大众注意,因为英国人最为关注的焦点事件“脱欧”在同一天到来。

相对“脱欧”这一历史性事件,在英华人更关注中国疫情的发展。我每天浏览海内外关于中国疫情发展的报道,与同在剑桥的华人朋友见面后不由自主地相互交流对疫情发展的看法。与家里打电话沟通越来越频繁,时刻了解国内的生活变化和防疫情况,叮嘱家人注意防护。

春节募捐

剑桥的华人组织对疫情高度警惕。剑桥北大校友会原本邀请校友在除夕当天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直播,之后共进晚餐,算是一起吃顿“年夜饭”。1月23日我突然收到通知,说校友会考虑到国内疫情严重,临时决定取消聚餐活动。随后剑桥华人社区、剑桥中国中心两个团体把每年一度的春节庆祝活动改为了主题募捐活动,目标是面向剑桥本地居民,力争在2月份募集5万英镑,其中一半经费用于为武汉等被隔离城市的医护人员购买防护服和口罩,另一半用来向牺牲的医护人员的家属提供抚恤。我报名参加的“剑桥中国文化节”也成为募捐活动的一部分。

这次活动由剑桥中国中心主办。中心是近年在剑桥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促进剑桥与中国的交流合作。2019年中心举办了首届剑桥中国文化节,广为当地民众欢迎。2020年2月1日再次与剑桥大学著名的菲茨威廉博物馆合作,利用该博物馆及其附近的场地,举办“中国年”主题家庭日,邀请在剑桥的华人欢度春节,面向英国公众传播中国文化。

活动在中午拉开了帷幕,不少英国家庭带着小朋友来参加活动。参与组织的华人志愿者分成几拨,有人负责组织签到,给孩子们发放红灯笼;有人分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科普的传单,号召大家为武汉募捐;有人在博物馆里带孩子们做游戏、组织十二生肖寻宝;剑桥本地的几位资深华人志愿者,伴着欢快的锣鼓声,奉献了精彩的舞狮和太极拳表演;我和岳老师分为两处教英国人写中国书法。组织方从中国购买了毛笔、水盘和几十张水写纸。有的水写纸上印着汉字基本笔画和例子,体验者可以拿毛笔沾上清水后直接在上面描红;另有一些水写纸只印了空白方格,为有一定汉字书写基础的人展示技能。

剑桥二月份的第一天与王羲之兰亭雅集时一样天朗气清,只是英国料峭春风的力度远超江南山阴的和畅惠风。活动即将开始时,一阵风吹飞了我们放在桌子上的水写纸,吹翻了顶上搭的凉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赶紧加固凉棚,并找来胶带将水写纸直接粘在桌面上。我们和岳老师借用胶带将“武汉加油”四个大字一并粘在了空余的桌面上。活动开始后,许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书桌前跃跃欲试。刚开始我尝试用英语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不同字体的演变,发现他们对这些知识性的内容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于是直接示范书写,并请小朋友在水写纸上描红。当有家长问水写纸上汉字的含义时,旁边曾在中文学校学习过的孩子抢着念出“一二三四”等简单汉字。当有人问“武汉”“加油”等大字的含义时,我就顺势给他们讲一下武汉疫情的情况。我还为一些家庭写“春节快乐”等拜年祝福语,与他们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询问他们为什么会对书法感兴趣。发现有性格内向的小朋友,站在旁边看着不敢尝试,我主动问他们的名字,译为汉语用毛笔写下来,鼓励孩子照着临写。用中文写名字这项内容很受欢迎,当孩子们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的汉语名字时,全家都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下午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会。菲茨威廉博物馆给志愿者颁发了精美的证书。他们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博物馆每年都举办“家庭日”活动,今年参加的人数是历年最高的,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剑桥中国中心的李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说,虽然这次活动直接募捐到的金额并不很高,但通过这次活动传播了中国文化,正面宣传了武汉抗疫的壮举,会削弱英国公众可能产生的污名化舆论。她同时宣布,次日将在剑桥市中心的狮园(Lion Yard)商业中心继续募捐。活动结束后,我主动领了几份募捐倡议书,上课时张贴在剑桥大学教学楼海报栏上。

这是我在剑桥参加的第一次募捐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不仅结识了剑桥中国中心的几位朋友,还能够与剑桥的华人一起为国内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做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回家的路上,想到现场的舞狮表演、书法教学和锣鼓声,怀着兴奋的心情顺口编了首打油诗:

康河桥畔贺新春,

书道雄狮传妙音。

力抗新冠筹善款,

情关武汉表丹心。

再筹善款

2月中旬,随着中国国内疫情更加严重,英国舆论对如何应对也产生了争议。剑桥中国中心的朋友邀请我参加他们2月26日与剑桥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0年剑桥旅游可持续发展大会——中国专场”,在活动中作为志愿者继续为武汉募捐。收到这个信息后,我内心有些矛盾:一方面感觉作为中国人,有义务再次参加募捐活动;另一方面,事实表明 Covid-19病毒传播能力很强,英国已经出现社区传播,但公众排斥公共场合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参加需要自身冒很大的风险。我把这些顾虑和盘托出之后,组织者坦率地说他们也为是否按计划举办大会纠结了很长时间,最后才下定决心继续举办。为了慎重起见,会议要求每名与会者都要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询问过去14天是否到过中国、新加坡、伊朗等疫情严重地区,是否与来自这些地区的人接触过。同时会议当天,会场入口将安装自动测体温的装置。听他这样解释过后,我爽快地答应了。

2月26日一早,我去剑桥市中心希尔顿酒店参会。会场布置很隆重,剑桥旅游局局长Emma Thornton等出席并作了主旨演讲。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剑桥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教育资源,促进与中国相关方面的合作。参会人员约120人,主要是剑桥郡地区各市政府旅游部门、行业协会、酒店、餐饮、零售机构的代表,以及中国相关旅游公司、教育机构的代表。英国广播公司、新华社等多家媒体也派记者参加报道。

会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讨论新冠病毒暴发对旅游业的影响。当时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疫情暴发后,来剑桥旅游的中国游客锐减,对剑桥的旅游、餐饮、住宿、零售等企业带来重创。与会者就如何应对这些冲击、这轮冲击将在何时结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代表中方发言的一位旅游企业老总说,他2019年底来英国本来是短期商务考察,没想到国内疫情暴发滞留在剑桥一个多月没回去,阴差阳错从繁忙的商务活动中抽身出来,深入体验剑桥的生活,萌生了开发深度游学项目的想法。一位英国发言者,长期担任上海某国际学校管理高管,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计清明节后中国会恢复正常,大家听了之后还感到他太悲观。谁也没想到半个多月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封城令,剑桥各大酒店、商场按照政府要求关门了,这一冲击远比中国旅游者减少更严重。

我在会场的主要工作是与另一位女士为武汉募捐筹款。这次筹款是上一次募捐项目的延续,但准备工作比上次活动更为充分。除了上次发放的疫情科普宣传页和募捐倡议书外,还提前购买了一本奖券册,每张奖券两英镑。与会者可以在会前和茶歇间购买奖券,多少不拘,有买一张的,也有买10张的。在会议结束时由嘉宾抽奖,公布获奖号码。奖品由克莱顿剑桥等酒店和一些著名旅游景点提供,获奖者可以带一名家人去酒店免费就餐一次,或者去正常收费的旅游景点免费旅游一次。会议期间,我们共售出了一百多张奖券。有位来自伦敦的中文传媒记者,看到了我们的募捐活动,主动表示要报道剑桥这边的募捐活动,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捐后反思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项募捐活动一共筹集到了2.4万英镑。这是剑桥中国中心和剑桥华人社区等机构经过多次努力后筹集的总额,我只参与了其中两次活动,对海外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义举深感敬佩。募捐之所以没有达到最初设定的5万英镑的目标,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这些志愿者大多是第一次参加募捐,没有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其次,这个项目主要针对剑桥本地人募捐,当时英国公众对疫情不了解、不重视,没有预见到疫情会很快引爆英国本土;最后,在设定募捐目标时,组织者可能没有预料到会有很多的同主题募捐项目同时开展,相互竞争,增加了难度。这个项目是英国众多为武汉募捐活动中的一项,英国北京大学校友会、武汉大学校友会、中国学联和很多地方的商会都在同时开展为中国募捐的活动。我收到校友会的募捐信息后,作为在英校友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捐一些钱。由此想到,可能有很多潜在的捐赠者像我一样收到了不同方面的募捐倡议,公众的捐款分散地流向了不同项目,这样也许每个募捐方收到的款项没有预期那么高,多方争相发起募捐,最后捐到国内的资金总额并不少。根据湖北省红十字会的公告,截至2020年3月2日24时,该会共接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款物共计128 893.03万元。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当然,募捐只是海外华人众多工作的一部分。募捐善款的同时,部分华人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国内医院的需求信息,在英国四处寻找对应防疫物资的购买渠道全力收购。我估计当时英国能买到口罩等物资的都被华人送到了中国,以至于2月底一位朋友回国前夕,跑遍剑桥各药店和超市买口罩,用于飞机上自我防护,失望地发现剑桥各店都买不到口罩了。北大医学系统先后派出了乔杰院士等453人的援鄂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其中有几位是我比较熟悉的朋友,多次问过他们那里的情况,然后将他们在百忙之中反馈的信息与这里的募捐和采购团队分享。听说北大系统的医护人员最后去了武汉协和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恰巧我们募捐购买的物资最后也捐赠给了武汉协和医院,希望这些物资为保护这些同事的安全、协助医护人员救治患者最后发挥了一点点作用。

——2020年4月13日写于西剑桥公寓

猜你喜欢

剑桥武汉英国
英国的环保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风格鲜明、实用易搭的基本款Cambriage Audio剑桥SX系列
Cambridge Audio(剑桥)CXA80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英国圣诞节
剑桥现象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