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 我想对你说(一)

2020-11-07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医学医生新冠

无论危急时刻,还是日常执业,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在抗疫一线,他们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他们用大爱谱写出一曲曲不平凡的赞歌。2020年8月19日是第3个“中国医师节”,我刊特邀请知名人文学者为医师节撰稿,韩启德院士也应邀献词。同时,我刊向全社会征稿,现精选部分内容,献给最可敬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科学与人文

新冠疾病全球大流行再次警告人类不可太傲慢了,要敬畏自然,尊爱所有生命。生物医学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不断给我们带来减轻病痛的新手段,但同时也往往给我们带来过度的期望,乃至不可能达到的奢望。生与死、健康与疾病是生命不可分隔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人类永远不可能消灭死亡和疾病,能追求的只是避免早衰早亡和减少疾病痛苦。而健康不仅依靠医学,更要依靠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文明进步以及个人精神上的完善。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之所以有别于别的科学,乃是它起源于文明的早期,在科学诞生之前,医学已经积淀了非常丰厚的人文思想与哲学思想。医学离不开科学,科学促进了医学的腾飞,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乃至于科学成果的融入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特点。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就没有现代医学。但是,如果离开了人文,科学就会没有了人类文明的根基,让医学成为无本之木。可以说现代医学中所有的问题,包括过度用药与过度治疗,中西医的巨大分歧等,都与我们不能关注医学的人文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元素有关。甚至于这次疫情的防控,中西方防控策略与结果的差异,也从某种方面反映出医学人文、国家文明、中西方文化与体制等的差异性。如果要完整地理解医学,不能离开人文。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现代人对医学技术的期盼和依赖日趋僵硬固化。今天人们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打针手术,不经意间把生活和生命完全交付医学和医术了。因为除了指望医术,现代人似乎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但原本不是也不该是这样的。古希腊医神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只是自然的助手,只是要帮身体的忙,协助它达到本己的目的。身体终归自然。医学不但要用技术手段治病,而且更应以唤醒和促进人们对自身身体的信心为己任。一个已经不再相信自己身体的人怎么可能是健康的?就此而言,我愿意说:医学是技术,更是人文。

——孙周兴 同济大学哲学系

何为生命与健康?如何获得持续的健康?可以说,这是人类文明积淀至今的重要文化内容,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等都有卓见贡献。然而,人类至今,对生命的奥秘尚未破解,相应地,对包括正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在内的各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疾病的认识与救治,尚处于“探索”中。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史,不仅是一部医学史,还是一部生命哲学史、科技史、文化史。人类对所有生死威胁渴望“有解”——药到病除。然而,面对终极意义上的生命与生死,在有解与无解之间,宇宙自然呈现出来的,正是那有解之无解、无解之有解的自然力生命秩序与人类应对智慧与策略的演进过程。

——赵美娟 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

节日寄语

医生同道们:患者之于医生是非常特殊的关系。他们可以任你直视袒露的全身、触摸任何隐私部位,任你打针,任你插管,任你开膛剖肚。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将不能说的心底秘密透露给你,比热恋中失去理智的恋人更加疯狂!爱之深则责之切,托之多则求之盛,医生朋友们,请珍惜这世上唯一愿意将肉体、灵魂、尊严都托付于你的人,好好享受这份职业的酸甜苦辣!

——秦锡虎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白衣不忘使命,惟有寸丹心。昨日沉舟侧畔,今朝枯木逢春,大爱满乾坤。鏖战何惜命,医患见真情。庚子岁,治时疫,万物新。白衣赤胆豪情,往来者,皆神灵。华夏人间苦痛,九洲地狱铿锵,扁鹊又重生。念君多保重,他日何处寻。

——杨俊杰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

疫情就是命令,时艰考验担当。作为一名有着13年急诊工作经验和2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我第一时间向院党委递交志愿书,申请到疫情最严重、最危险的地方去。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经历了一线艰险更圆满了心路历程,此时此刻,我想对医生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是“神”,但绝不能自甘“凡人”,我们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我们必须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我们更应懂得没有“大家”何来“小家”!职责所系,无畏无惧。疫情来临,我们白袍素甲不胜不归;疫情结束,我们悄然退去不染浮华!感恩人民,爱我华夏!

——高 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影像在左,临床在右。有人说影像医生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幕后的“福尔摩斯”。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我们的工作常常是默默无闻的,能为临床医生诊治提供一些指导与帮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值。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牢记“救死扶伤,济世救人”医学誓言,做病人心中的“守护神”!尤其是在当今精准医疗新模式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影像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知识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胸部CT检查成为抗击新冠重要“武器”,《新冠诊疗方案》将HRCT作为首选的筛查及诊断主要手段,需要影像医生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时做出精确地诊断,为新冠筛查提供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多和临床医生交流,多为患者着想,医病又医心,共抗病魔,才是一名影像科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刘 力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给口腔科医学生的话:牙齿与牙科医生。一颗牙齿,揭开时间面纱下隐藏的秘密,经历成长、挫折、夭折、替代、死亡的历练,活得深刻、精细,摆脱宿命的惯性,生命的“风景”不可限量。一个牙科医生,从当下、手边开启,汲取知识、热爱、兴趣、人文、艺术的营养,培育生命的灵感与技术的创造力,这是最幸福的成功之路。

—刘青明 烟台市口腔医院

我,是一名基层公共卫生医师。我想说:我为我的职业而骄傲!防患于未然,始终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疫情处置,到处都是我们奔忙的身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心,老人、慢病人群、妇女、儿童都是我们服务的人群,人人健康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我们都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城乡的街街角角,都离不开我们的监管。基层公卫工作面广、量大、人少,希望全社会能给予基层公卫工作者更多的理解、包容与配合,共同做好基层公卫工作,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祝所有公卫医师们,节日快乐!

—司 娴 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卫生所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来说,我想对自己的同行说:在监护室,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突然发现的病情变化。”作为医生,不但要学习研究各种疾病好转及恶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且还要学会通过仪器显示的数字表象,看到潜在的危险,练就救命的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同时,医生的职业生涯也是学习生涯,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都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周而复始,如此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和知识,让自己成长起来,才能称得上一名称职的医生。

—魏美娟 江西省儿童医院

年少时,因为钦佩父亲从事医生工作,受人尊敬和爱戴,于是立志成为一个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一路走来怀揣梦想,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名医生!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自己已在甘肃从医三十余年。有过医治好病患的喜悦;有过对患者病情的同情;也有过高强度工作后的极度疲惫;更有的是疑难病情通过手术挽救患者生命成功后油然而生的一种成就感!尽管从医的过程中我愧疚没有时间孝顺年迈的母亲;没有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且为了一生的医学事业付出了伤痛和艰辛。但只要看到患者治愈的笑脸和对医生的感激与尊重,我不后悔!我仍想对自己说:“我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努力使自己成为了一名医病亦医人的合格医生!”

—栾 桦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大众心声

疾病将巨大的人间压缩,投射到了一间诊室或病房。痛苦化作彩色化验单上起伏的符号,悄悄印在了洁白的床单上。你是一位竞速者,与死神赛跑,捡起病人丢掉的心跳,按压又按压,让生命重新加上厚重的砝码;你是一位修补匠,在患处下刀,切除肿瘤,扫去淋巴。一刀又一刀,割去疾病的哀嚎;你是一位纤夫,精准调药,一次又一次,拉住门诊中控制不佳的血糖和血压;你是一位守坝人,无时无刻地倾听,为喷涌而出的情绪盖上封条;你是生命历程的见证人,托起新生生命的成长,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说:“你慢些老”。我是一名医疗记者,天天与你们相见,却仍忍不住在节日为你们鼓掌。我想写的太多,却写不完你们的喜怒哀乐和稍纵即逝的迷茫。感谢你们告诉我,虽然疾病比黑夜更深更长,但疾病不仅有生命的谢幕,也有爱的登场。

—冷 嘉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大众卫生报》

亲爱的武汉市中医医院医生护士们,如果守护天使有模样,那一定就是你们的样子。当我病情严重时,你们日夜守护在我的身旁,我看着你们给病人打针、施药,一日三餐给病人送饭,听见呼叫机不停地在叫你们,病房外的走道里总是响着你们小跑的脚步声……谢谢你们把我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我无法透过口罩、防护服记住你们的样子,但我能听见你们的声音,从你们的声音里感受到对病人的温情,对医生职业的坚守,也从你们的声音里汲取到无限的正能量!可能我只是你们职业生涯中匆匆的过客,可你们却是我生命中重大的转折,在治疗过程中我接触到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为你们献上最诚挚的感谢!祝你们医师节快乐!

—李女士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医学科技进步。这就给医生解决健康相关问题时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手段,使得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何为“医生”?我对“医生”职业的理解是,通过对患者实施种种“医”的手段,达到使患者“生”的目的。这也是每个医生的初心,医生群体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研究、不断超越自我,把患者生命置于自己生命之上的“圣贤集体”。但是,我想对尊敬的医生说,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在人生命的全周期中都将无法避免“死”。医生不单单只是研究“生”,也要涉足“死”的问题,哪怕是只涉足一点点儿。这才是一个较为完全的“医生”。如果在您全力救治后,仍无法挽留住生命,请不要过分忧伤,愿您调整好情绪,对家属酌情施以哀伤抚慰,但要确保自身处境安全。

—韩广德 辽宁省沈阳第二退休干部休养所

2017年7月5日晚上7点,我突发心梗。经县人民医院诊断后,我被立即转往武汉市同济医院。转院过程中,救护车半路爆胎,耽误了宝贵的就诊时间,到同济医院时我已陷入昏迷。同济医院心血管外科郑智医生通过长达6小时的手术急救及12个日夜的重症监护,成功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郑医生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后,我终于出院了。出院后,郑医生叮嘱我要戒烟酒,合理膳食,锻炼身体,控制体重。三个月后,身体各项指标都已恢复正常,我又回到了校长的工作岗位。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我更加珍惜生命,热爱工作。郑智医生,他用精湛的医术和仁心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医者情怀。谢谢郑智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刘少平 湖北省监利县红城乡观音寺学校

我是高血压患者,家族遗传心血管疾病多年,吃降压药已经30多年了。今年初武汉新冠病毒疫情把我们的正常生活都打乱了!为了避免感染病毒,不出门不坐公共交通工具,我选择了就近看病取药。第一次到香河园社区医院遇到石涛大夫,她精湛的医术和严谨求实的精神给我很大的精神力量。并耐心疏导我的心理压力。为避免疫情感染,只要向石大夫求助,她都及时给我很好的建议和安慰!期间无论我得带状疱疹还是耳石症,特别是刚确诊耳石症时,在她的关心和催促下及时到三甲医院急诊,得到及时救治。有石大夫这样亲人般的关心和照顾,不仅使我对战胜疾病有了信心,她也是我信赖的好医生,患者的好朋友!在此由衷地感谢石涛大夫!

—徐明露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退休职工

疫情期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不仅承受着躯体痛苦的折磨,厌食、失眠、呼吸困难使我十分痛苦,同时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我情绪低落时,是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为我做心理疏导,给了我莫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让我最难忘的是,你们在病房为我筹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寿诞,让我吃上了长寿面。我能活下来,是你们拉着我闯过鬼门关,是你们陪伴我一天天好起来,真诚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易 俗 76岁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武汉市中心医院刘姗姗整理)

医,治病。这是我几十年对医生这个职业最肤浅的认知。保卫祖国,有军人;开药治病,医生本职。直到最近发生在我们家的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今年春节之后新冠肺炎肆意横行,我的父亲在这个时候被确诊肠癌末期,彻底的绝望笼罩整个家庭。“让我死容易,活着太难”,就是这样一种情绪父亲进了医院。我对医生就一个恳求——少遭罪,没有其他想法。在隔离病房里,父亲母亲和我六目相对,满眼的绝望,无助!既幻想奇迹,又希望快些结束。盛京医院宁养病房主任王玉梅如天使般出现在我们的家庭,短短几次的沟通疏导,让我们重新面对未来,把握最珍贵的时光。不要担心失去什么,而是努力留下什么。父亲恢复昔日的慈祥与平和,我们之间开起了玩笑。世间那么的美好,亲情那么的伟大!我要对王玉梅大夫说一句心里话,“您是我生命中的阳光,照亮生命的智慧,引导情感的方向!没有了迷茫困惑,这就是升华后的感悟!谢谢您!”

—李 鹏 患者家属

猜你喜欢

医学医生新冠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最美医生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医学的进步
聚焦新冠肺炎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