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我们该如何尊重医生

2020-11-07黄知伟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医疗队医患灾难

文/黄知伟

“君以钢铁之躯护我,我必以国士之礼待君”——“守护与尊重”,刻画了这个春天里最感人的画面。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上多国陷入公共卫生危机,在中国疫情暴发之后,全国各地数万名医务人员响应党中央号召迅速集结、驰援湖北,他们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2020年3月,随着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援鄂医疗队开始分批次有序撤回,湖北人民自发送别这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护佑生命的天使,全国各地政府用最隆重的礼仪欢迎英雄回家。

在这场全球抗疫的战争中,医务人员的行动凝聚着所有人的目光,在人类共同对抗疾病的时刻,我们看到医患之间的生死相依、守望相助;人们在灾难面前,摒弃了偏见、消除了隔阂,共同守护着生命与家园。今天,我们已经取得新冠肺炎防治的重大阶段性成功,人类终将战胜疫情。在后疫情时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与重建:当生活恢复如常,我们该如何纪念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生命,如何铭记同胞们为挽救生命付出的艰辛;除了感恩,唯有携手相助,以今日之尊重对待生命的守护者,共筑人类健康发展的堤坝。

尊重医生请多一份理解 少一些偏见

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各地医务人员在24小时内集结,他们来不及整理行装,匆匆告别家人就踏上了征途。他们知道前方的艰辛,更明白生命的可贵,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在人类历史的每一次灾难面前,这些健康使者总是冲锋在前。这就是医生,战争时期有他们,灾难当前有他们,和平年代有他们;他们迎接生命、守护生命、抚慰生命,这是他们在选择这个职业时对每一个个体生命及人类群体做出的庄严承诺,他们时刻用行动履行着这份神圣的使命。当我们被他们用生命守护,我们更要理解,他们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他们是儿女、是父母、是恋人,他们用同样脆弱的血肉之躯筑起战疫中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他们也会被病痛折磨,他们也担负亲人的爱与牵挂,只是因为责任,他们选择用大爱温暖他人、照亮生命的希望。因为理解,所以感恩;因为理解,所以尊重;我们应当用最大的善意与诚意对待每一位尽职守则的医生。

尊重医生请多一份信任 少一些质疑

张伯礼院士讲述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日夜奋战的经历时,让我们看到医患之间相互信赖、彼此支撑,共建生命之舟的中国奇迹。在方舱医院中,医务人员除了做好日常的问诊、治疗之外,设立图书角、历史角,带领患者做操、唱歌,安抚患者的焦虑、消除患者的恐慌;因此,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这里更多的是温情,是光明,是对生命的积极向往。面对疾病,医患之间是性命相托的战友,这种托付是生命间最高的信任;为了这份信任,医生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医生不顾“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面对所有患者一心赴救。回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与死亡的历史,医患之间在生命的守望中结成命运共同体;然而医学是有限的科学,不是每一次营救都会百分之百成功,在每一次努力中人类得以形成对生命规律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相信,战胜疾病是医生最大的喜悦,看到生命相迎是医生最大的欣慰。请给予医生更多的信任,唯有信任,人类才能拥有战胜灾难的力量。

尊重医生请多一份包容 少一些苛责

在援鄂医疗队中,有三分之一的90后医生,他们是未来中国医疗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疫情暴发之后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展现了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医疗队中,还有很多不在编的医护人员,他们同样不畏艰险,不计得失,为抗疫工作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医生的奉献是对仁医大爱的诠释,今天,我们对医生的尊重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的认同。尊重医生更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用法治维护医务人员的各项权利,才能够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用制度去消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疫情暴发后,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医务人员的权益,对一线医务人员进行物质补助,对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在考核入编、技能评定、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在就餐、消费、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等。尊医重卫是我们每一个人对生命敬意的表达,也是后疫情时期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携手相依,文明才能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医疗队医患灾难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雷击灾难
援非医疗队
关于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的教学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