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0-11-06白旭敏

考试周刊 2020年8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摘 要:现阶段,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思考以及解决均存在着不足之处,导致其历史学业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而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便是希望借助问题本身的价值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其了解到问题的起因、经过以及导致结果的流程,并根据问题原因来找到适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陶行知问题观探索性较强,且对于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有着显著的指导作用。对此,文章则主要针对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陶行知问题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大量收获。但是,因历史课程对于问题的导向性、发展以及解决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便可能因为教师与学生问题素养的欠缺而导致其对历史事件发展的认知流于表面,形式化过于明显。同时,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沟通及交流,教师为整个课程教学的主体,这使得历史学习效果与预期间差距较大。而在这一背景下,将陶行知问题观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引导学生及教师加强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同时提高其对历史问题的剖析水平,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业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

二、 陶行知问题观概述

陶行知问题观主要是指对于问题本身价值的认知以及发掘,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以及策略。同时,在陶行知问题观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且寓意深远,有着非常广阔的适用性与指导性。而在文章当中,主要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陶行知问题观融入历史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树立知识立意、素养立意的学习观,为学生历史成绩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一般情况下,初中历史课程主要是基于教师对于所教授的历史事件进行规划,并有目的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其获得对知识地理解,并实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目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双边互动,属于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希望能够通过教师所构建的学习框架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虽然这种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在应用时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分析问题机会,因此导致学生自身学习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如下。

其一,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过于重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因此使得学生多数情况下被动地听从教师讲解,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是对不懂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思考。

其二,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多是根据教材完成整个过程,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充分了解所讲解的知识。且部分学生因其年龄较小,对于历史事件地了解较少,仅在课堂上被动听从教师的讲解,根本无法了解知识点,最终出现知识获取失败的情况。即使教师给予其时间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也同样需要严格遵循教师的指导来逐步找到答案,较少有例外情况。

其三,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并不充分,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多会选取举手或者是能够快速跟随教师讲解进行问题思考的学生,而其他的学生只能是课堂的背景板,缺乏对历史课程内容的探索与沟通。之后便会造成对所学知识理解错误,无法实现教学系统动态平衡。

其四,教学功利性对初中历史课堂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历史教学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并且创造的课程,无论是教学设计的设定还是课程的操作,均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功利性较明显,多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真正学习情况、所学知识了解情况以及问题分析、解决的方法地认知,这便导致其无法认识到自身认知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会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会影响到学生历史学习效果的认知,导致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受到阻碍。

四、 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有效备课

将陶行知问题观融入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有效备课,为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改进,希望借此优化教师备课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计划的全面化与科学化。课程标准是用于测评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其也是为初中历史课程提供指导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只有充分挖掘出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才能将有效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当中,并深化陶行知问题观地渗透,保障教学素材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有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完全沿用教材,教师较少会出现脱离教材本身来教学的情况,但是,教材中较少的学习内容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能因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串联性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对此,将陶行知问题观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中,同样也是给予教师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推动力。《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是借助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来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罗列,并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素养以及文化素养,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与此同时,良好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也非常重要。而教师在利用陶行知问题观进行教学时,则需要端正史观,以客观、科学的方式来将整个历史发展历程罗列到学生面前,使得学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并了解历史发展。

(二)深化课堂精讲、精问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才能够了解問题地形成与发展,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对于学生而言,其可能因年龄较小而无法具备全面的思维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成长取决于教师启发与诱导方式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问题的设置时,一方面既要体现逻辑思维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全面性、严密性和创造性等品质,使得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实现思维地拓展,获得全面化地成长。而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时,最应当重视的便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从中验证教师对学生实施启发与诱导方法时是否合理。因传统的实践历史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到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因为教师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去与同学讨论问题,或者是没有机会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只是敷衍地让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解决,这便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了解并不清楚,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导致学生历史学业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而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需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精讲与精问,并且利用陶行知问题观来提前做好课堂提问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来向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从中获得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反馈,之后根据学生问题回答质量来对教学的方法与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并且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增加讲解的时间与提问次数,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与陶行知问题观的融合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并且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参考素材与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备课水平,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进行《工业革命》教学时,可利用网络资源来整理一小节教学内容,并且将陶行知问题观融入多媒体课件当中,增加课件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在进行教学时,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将提前准备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展示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则可立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的基础上整理单元内教学内容,即,将所有的工业革命内容整理起来,并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联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清晰且全面的单元专题教学内容课件。此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历史事件的重现,使学生通过动画、视频、影视片段等方式了解历史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同时,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与陶行知问题观的融合还能够使得学生建立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以及理解知识,并提升至情感的升华,针对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多方面与学习主动性起到较好地作用。在历史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并对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能大幅度提升历史教学效益,使得历史教学得到有效保证。

五、 结语

由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将陶行知问题观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时,必须要重视教师对于陶行知问题观地了解,并做好有效备课,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课堂教学时需要对学生展开了提问做好设定与思考。之后则要强化课堂精讲、精问的重要性,尽可能选择概括性较强,需要通过学生大量思考与分析后才能够回答的问题作为课堂首要问题,并且渗透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思考与自主探索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运用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与信息化技术来将整个历史课堂内容中问题串联起来,给予学生启发,并通过学生自身思考获得答案,这对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由此可见,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问题思考能力,也使得其历史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严立明.陶行知问题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5):76-78.

[2]杨力.例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数學学习与研究,2020(6):57.

[3]严立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J].福建陶研,2019(4):14-16.

[4]胡应东.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生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38-139.

[5]许柱.浅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7):18.

作者简介:白旭敏,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的整合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