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0-11-06姚中杰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法治探究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策略: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答问题,实现合作探究;针对某一问题再次质疑,展开深度探究;结合课堂评价延伸质疑,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字】三疑三探 初中道德与法治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110-02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在课堂上侧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讨,深度理解所学内容,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从本意上分析,“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在于“疑”与“探”,“疑”是指疑问,“探”是指探究。这两种行为的执行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注重以生为本,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理论讲解,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学生则为课堂的主角,他们的思考、分析以及个人想法,都与教师的教学进度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此,笔者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为例,依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三疑三探”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疑问,自主探究

设置疑问、自主探究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该环节下,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时间,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等,引导学生展开即时分析。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情况自主设计问题,积极参与互动探究,学习积极性得以大大提升。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通常以灌输式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跟着教学流程机械化地理解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需全面把握教学节奏,给予学生适宜的指导即可。

在《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反思的道德品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依托辅助教学设备,展示与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并与学生展开如下课堂互动。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个人责任。

生2:不同角色的责任。

生3:怎样看待责任。

……

师:看来大家对旧知识印象挺深刻,值得表扬!老师想问一下,你们认为在班级中哪些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呢?

生4:不参加班集体活动。

生5:捣乱课堂纪律、不注重个人卫生。

……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对以上行为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能否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问题?

众生:以上种种行为都不对。

生6: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应当怎样负责任?

生7:班集体与个人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8:若是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我们应当怎么办?

……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现在就可以结合教材展开自主探究,看看哪位同学能够准确分析这些问题。

通过课堂引导,学生自然而然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根据个人思路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补充,增强问题的针对性与适宜性,鼓励学生尝试解答,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

二、解答问题,合作探究

解答疑问、合作探究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环节。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侧重于理论知识讲解,要求学生较为被动地进行课堂学习,直接忽略学生课堂探究的过程。新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具有创新性、主动性的特点,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究问题。若是问题难度较大,则以合作探究为主,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突出课堂探究的开放性以及自主性。

合作探究环节一般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将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罗列出来,并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同时将独立解题中的新问题展示出来。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采取组间竞争的方式,由两个小组分析同一个问题,当组内讨论结束之后,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讨论成果。而未进行同一问题分析的其他小组给予评价,教师则纠偏补正,遵循适度、公正的原则,注重每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认真负责、互帮互助的意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再次质疑,深度探究

再次质疑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吸收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实现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转变。从本质上看,解决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要想拓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深度探究。以下继续以《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再次质疑与深度探究。

师:通过以上学习,大家都了解到什么是关爱集体、什么是社会责任。在生活中,参与志愿者活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也能体现出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你们对“‘给比‘得带来更多快乐”,有什么看法?

生1:“给”是一个自主付出的过程,人们通過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肯定会收获更多的快乐;而“得”较被动,得到东西的喜悦往往只在一瞬间。

师:这位学生说得很对,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看法吗?(无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要积极思考,这一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提出疑问。

生2:如果我们在“给”的过程中被人误解怎么办?履行责任,反被人“倒打一耙”,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生3:自觉承担责任是正确的,但如果被迫地承担责任,我们应当怎么办?

……

学生的再次质疑,与新时代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开放性、多变性的特点。若是学生质疑的方向存在明显偏差,教师需及时指正,使得问题回归正轨。之后,以适宜的问题为核心,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从生活实践的角度深度分析问题,再结合已学习的知识剖析问题,梳理出正确的解答思路。

四、课堂评价,延伸拓展

课堂评价也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需要突出评价的多样性以及综合性,促使学生对自我能力有更为全面的认知。一是师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激励,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二是互评。小组内成员针对讨论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其他同学进行科学评价,学会欣赏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以便取长补短。三是自评。自评实为“反省”,是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加以分析,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自身的优势以及不足,探索完善自我的路径。

延伸拓展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计将其划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为习题训练。教师利用PPT展示提前设定好的课堂习题,此类题型多为填空、选择题,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讨论得出正确答案,以此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层次为学生自行拟题。教师鼓励学生从理论基础出发,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设置与优化相应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根据知识积累以及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解题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达到巩固旧知、内化新知的目的。这样教學,既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疑三探”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学模式,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胆怯、不愿提问、提问题不合理等现象,教师应当利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整理出来、展开分析,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教师要与时俱进,主动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展开高效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蓝必忠.“三疑三探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才智,2018(11)

[2]王梦欣,罗德红.探讨认识论的追溯及现代应用——以“三疑三探”教学法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57)

[3]彭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李孟.高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7

作者简介:姚中杰(1980— ),广西容县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管理。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法治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