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生态学视角下的家校联动育人实践

2020-11-06黄海兵

文教资料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家校育人家庭

黄海兵

摘   要: 家校联动育人模式,追求适合家庭、学校和学生三者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提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管理生态学视角下,家校联动育人模式应具有共生性、互促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为了缩小现实与管理生态学视角下联动育人的差距,家校双方需达成共识联动共生,明晰责任互促互进,重视家教联动开放;还可利用网络、搭建平台,在育人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多元。只有多方携手前行,强化联系与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 家校联动育人   管理生态学

家校联动指的是家校双方通过交流探讨、开展活动等方式,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品德培养等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方式[1](7-10)。强调家校双方的内容互补和步伐协调,力求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现实中,家校双方应如何突破束缚解决问题,如何提高联动育人的成效,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家校联动育人的管理生态学分析

(一)管理生态学。

管理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由管理学和生态学有机融合,强调探索组织跟环境的关系,认为组织与环境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共生的、互促的、多样的、开放的和整体的生命系统[2]。

(二)联动育人的管理生态学分析。

管理生态学视角下的家校联动育人模式应具有共生性、互促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首先,在家校联动育人的生态系统中,学生、家长和教师等生态因子的角色与位置都不相同,他们均具备生态意义上的平等性,且彼此依赖互补,形成了共生关系[3](3-6)。然后,教师凭自己的工作而促进家长的改变,家长因自己的改变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又因自己的进步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价值实现,由此形成了互促关系。其次,各生态因子的角色各异位置多样,要求联动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再次,各生态因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和互相协调能力,受家校生态系统开放程度的影响较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扩大视野,重视家庭的作用,充分调动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最后,在家校联动的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相互关联,某一因子的改变,会对其他因子或系统整体产生影响[2]。总之,学校和家庭需协调合作,强化沟通和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家校联动育人的作用。

二、管理生态学视角下家校联动育人的问题

(一)共生性缺失。

有些学校认为,家庭应依照学校这个主体的安排而行事,不能干预学校教育,将家庭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家庭的需求及资源。有些家长看法相反,认为家长也有权介入学校教育,要求学校教育的思路不能与家长的思路偏离太远,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扰[4](49-55)。双方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均未考虑学生的诉求与发展。学校、家庭、学生三者的平等性被打破,彼此依赖互补的共生关系难以建立。

(二)互促性缺失。

有些学校将学生的学习负担分摊给家庭,让家长监督或辅导作业,挤占了家庭教育的时间[4](49-55)。有些教师将家校联动看作向家长告状的渠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均归咎于家庭教育失当的结果。如此,学校不但未能改变和促进家长,反而引发了家长的埋怨或指责。有些家长把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将学生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引发了教师的抱怨。家校关系紧张,联动合作育人难以顺利进行。

(三)多样性缺失。

现实中的联动育人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方面,而对心理、情感和道德等方面则并不关注[5](26),这样便窄化了育人的内容。另外,联动育人的途径常局限于家委会和家长会等固定的形式,且家长会华而不实,班級群聊常常只用来发布作业和通知。这些育人途径缺乏多样性,单一化形式化,只能应付检查,难以达到联动育人的实质性效果[4](49-55)。

(四)开放性缺失。

有些家长教育失当,指责孩子多,反思自己少;有些家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只为考出好成绩。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精神层面的教育明显不足,源于家长对学校教育缺乏全面了解。一些教师低估了家长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或家庭教育状况。家校生态系统较为封闭,缺乏开放性,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淡化,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很难做到协调一致联动育人。

(五)整体性缺失。

有些学校的家校联动活动,只是在学期初或学期末进行,其他时间并无动静。有些学校的联动活动,常受日常教学工作的影响,断断续续临时为之,内容上也残缺不齐前后不一,随意性、盲目性较强,致使家长很难与学校有效沟通,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导致家校联动难以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6]。

三、管理生态学视角下家校联动育人的路径

(一)达成共识,联动共生。

家校双方要达成共识,双方在联动共育中是两个平等的主体,不是一方强压而另一方附和的关系,双方需要互助互补共生共进,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1](7-10)。学校应尊重家庭,并给予家长方法指导,家庭也应信任学校,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为联动育人献计献策。另外,家校联动共育的中心是学生,他们有平等的权利发表看法,教师与家长应尊重他们的主体诉求和个性差异[7](16-20),予以正确引导,促进他们成长与发展。学校、家庭和学生三者关系越平等,依赖互补的共生关系越容易建立或越稳定。

(二)明晰责任,互促互进。

家校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在活动设计和安排等方面,家校均有责任,只强调学校方的责任或仅将责任推诿给家庭一方,均不利于双方互动互促[4](49-55)。同时,学校应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并采纳家长的合理建议,促进联动育人能力的提高,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联动活动,融洽亲子关系,提高教育能力[7]。另外,为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教师应多与学生谈心,并将其在学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探讨商榷,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教师与家长还应引导学生配合和支持联动活动,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因子应合作前行互促互进,推动家校联动育人的发展。

(三)内容多样,形式多元。

1.内容多样。

家校联动育人的内容不应仅限于学习方面,还应包含心理、情感及道德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5](26)。同时,学校应开展亲子等活动予以配合,并邀请家长到校参与,让家长与孩子更加亲密,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另外,学校还应邀请家长参与跟学生生活相关的事务管理,比如参与确定校服的样式,参与确定学生餐的用餐标准与要求,参与监督与检查食堂卫生和食材质量[1](7-10),参与监督学生宿舍的卫生与作息等,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家长的主体性意识。

2.形式多元。

家校联动育人的形式应向多元化发展。线上联动,可利用网络平台;线下联动,可活用家长资源及搭建交流平台。

(1)利用网络平台

各班级可建立微信群,除了发布作业和通知外,还可用来传阅家庭教育常识和家教故事等内容,为大家拓宽学习渠道。学校可开通微信公众号,用来报道家校联动活动,刊载教育故事,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8](64-65);可开通网上论坛,用来与家长沟通交流,解答对学校教育的疑问。学校还可以建立电子档案,由教师记录学生成绩、活动参与及师生评价等,也可由家长记载家庭教育情况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等,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从全面發展的角度认识学生的成长。

(2)活用家长资源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可活用家长资源,促进联动发展。比如让背景各异的家长走上讲台,讲授课外内容,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开阔学生眼界。有些家长的人脉资源丰富,能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机会[1]。另外,学校还可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和监督,增进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吸纳他们提出的建设性建议,促进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3)搭建交流平台

一是搭建亲子活动平台,如举办“感恩和爱”等家校联动活动,让家长与孩子走得更近,让家长感受孩子的成长,也让孩子体会家长的不容易,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为家校联动育人架起沟通的桥梁。二是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学校给学生和家长推荐家庭教育读物,定期举行阅读心得交流会,让他们意识到好学生是可以教育出来的,好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8]。

(四)重视家教,联动开放。

1.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学习家庭。

教师应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常与家长沟通,给予其一定的帮助,增强家长积极承担家庭教育重任的意识。家长不能只关心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增进亲人感情,营造和睦氛围,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家长还可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学习型家庭,追求终身学习的理想,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家长与孩子互动沟通、共同分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家长还应为此增加物质和时间的投入,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家家互帮互助,联动开放交流。

各个家庭情况不同,可利用各家优势,建立家家互助机制,实现家庭间的教育互补,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孩子间关系好的或住得较近的一些家庭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形式开展开放互助的联动活动[6]。具体可通过定期的社会实践、网络联动等活动形式,在孩子的学习、心理、习惯和品质等方面,家长们进行交流探讨,分享家教心得,取长补短,有效引导孩子们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互补。期间,学校可为家长们的互助提供实践机会、活动场所或方法指导。互帮互助开放交流,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促进联动育人的发展。

(五)统筹安排,整体育人。

1.落实联动计划,统筹安排内容。

学校应按时开展家校联动活动,落实好学期联动育人计划,不能因受日常教学等工作的影响而停办活动。此外,学校还应拟定并实施好中期与长期的活动计划。在联动活动的内容上,根据学生的身心情况和学段要求,学校应统筹安排那些能体现阶段性和层次性要求的活动,让家长也可通过活动增加对学生各阶段身心规律的了解[1](7-10)。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上,教师应定期向家长推送家教资料或阅读书目,以供家长持续学习之用。

2.调查考评监督,建立整体机制。

学校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向家长、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和学校教育情况,了解联动育人活动的进展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并改进完善。学校还可通过考评和奖励机制,提高家长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师对联动育人的重视程度。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积极参与对家校联动工作的监督,增强教参与意识管理责任。调查、考评和监督,可为建立连贯整体的家校联动育人机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洪.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7(3).

[2]葛鑫.生态学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王晓平.深层生态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19(16).

[4]闫敏,魏戈.家校共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少年儿童研究,2020(4).

[5]陈金玲.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

[6]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10.

[7]景云.新时代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

[8]田秀华.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J].江苏教育,2019(90).

猜你喜欢

家校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