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商科背景下的商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2020-11-05

江苏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商科商贸岗位

李 雄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商学院,江南 长沙410004)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间融合、升级不断催生着新兴业态,创新着商业模式,重构着商业生态,倒逼商科教育的变革重塑。因此,打破传统商科人才培育理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商科职业素养难塑造是主要问题之一。商科职业教育以培育“有商德、懂商道、具商情”的新时期跨界高素质、技能型商科人才为最终目标。但在商贸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岗位职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职业情感及认同感的认知培养,缺乏以“敬业、责任、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培育和“商道即人道”的职业价值观引领,学生普遍存在对就业岗位职责了解不足,难以养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契约意识和甘于奉献、兼济天下的职业情怀。

二、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构建“拓宽基础、做厚核心、突出跨界”三层递进课程体系,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强建设综合素质课平台,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形势政策、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及具有典型专业群特色的文化素质课程。第二阶段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实训、管理学、经济法、经济学、市场营销实务以及客户服务与管理、商务数据分析、营销策划实务、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的基础课教育。第三阶段课程的核心课程一般以4—6门为宜。第四阶段建立专业拓展课程平台,对接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引进真实企业项目,培养学生岗位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二阶段拓宽基础,三、四阶段做厚核心。

图1 “拓宽基础、做厚核心、突出跨界”三层递进关系图

(二)构建“跟岗认知、贴岗实训、跨岗实战、顶岗实习”四段实践教学体系

在构建商贸类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与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项目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岗位认知,了解岗位工作内容、性质及其环境。以供应链为主线,通过选品、物流、运营、策划、客服、数据分析、财务核算与决策、商务项目管理等岗位群工作内容进行贴岗实训。

(三)践行双轮驱动,实现教学任务项目化和项目任务教学化

图2 四段实践教学体系图

为解决基于工作任务的真实项目共享型实战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可基于商贸类岗位工作内容,以项目引领进行系统化课程教学改革。从商品的选品、物流,到线上与线下运营、策划、客服,再到商务数据分析、财务核算与决策以及商务项目管理等岗位群工作内容,进行教学情境和学习领域创设,实现项目任务教学化。将产品开发、物流配送、运营推广、营销策划、商务数据分析等专业群核心共享课程进行教学任务项目化重构,从而实现教学任务项目化和项目任务教学化。

图3 双轮驱动人才培养路径图

(四)创新“课程-文化-网络-实践-心理”思政教育体系,实施“54321”思政育人举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同时将从商之道与为人之道深度融合,推崇“商道即人道”,在商贸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思政教育体系和实施 “54321”思政育人举措来实施培养。要以课程引领为主渠道,将“商道即人道”精髓融入人才培养。如以湖湘文化来浸润,开设《湖湘商文化》特色课程陶冶学生职业情怀。以网络思政来拓展,充分挖掘网络课程和论坛等资源,丰富思政教学形式与途径。以项目引领为关键,与合作企业共同发力引入真实项目教学、抓住实践环节,突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以心灵能量滋养开展扶弱、帮困、助强来扶助,通过制定“千日成长计划”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课程-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的思政教育体系。

图4 “课程-文化-网络-实践-心理”思政教育体

三、结论

我校通过对商贸类专业群的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跨界协同、项目引领、双轮驱动”的商贸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示范引领、行业区域影响和国内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新商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样本。

猜你喜欢

商科商贸岗位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新商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画像即墨商贸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